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向林华
【机构】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镇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多媒体在不仅在语文教学中作用巨大,在作文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教学中,我们可用此来激趣、提供素材和规范作文,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作文能力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多媒体;运用
语文难教,而作文尤其难教。这恐怕是很多语文教师的心声了。语文难学,而尤其是作文。这恐怕是大多数学生的心态了。目前,在小学,学生普遍怕上作文课,“怕作文”成了学生畏惧作文的共同心理。正是这种心理的存在,导致很多学生“谈文色变”。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将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在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多媒体走进课堂,与作文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这不仅使作文教学大有改观,而且提高了学生作文兴趣和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作文教学,谈谈多媒体在其间的实践运用。
一、化解学生怕作文的心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从现实看,很多学生怕作文,提及作文就很头痛。这种心理,是他们把作文当苦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倡导学生主体的今天,我们要培养学生作文能力,首先就要化解学生怕心理,让他们把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来做。为此,我们应一改传统的作文教法,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情感。我们知道,多媒体能集成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声、光、色的综合刺激下,产生“我要写”之需,自然就会把作文当作一件快乐事了。落实在具体训练项目上,我们平常要求学生“观察仔细,注意细节”,而这样的观察,就可通过多媒体的三维呈现,近距离放大呈现等,就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更多细节,更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特征。在游玩中,听录音,欣赏配有音乐的解说词,观察山水,领略田野风光;帮助学生拟作文题,即兴作文,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握“火候”让学生进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急于表达欲望的境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兴趣浓厚的气氛中进行学作文。
二、解决素材难找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收集素材、分析素材
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常说一句话:“语文教师要有素材“意识”。作文是以知识积累、生活积累为基础的,任何习作都来自于生活。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积累素材时不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所以教师必须要走进学生中,对学生的生活充满好奇心,随时保持着观察与思考,如随便找个地方都能做迷藏,在走廊上吹泡泡,菜花丛中捉来蜜蜂玩,小角落里过家家……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啊!同时,运用多媒体视频展现出孩子们的生活情景,让他们知道这些也是作文的素材,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加了素材积累意识,写出的作文富有感情、富有新意。
除此之外,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让学生将课内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语、片断、作文知识及时记下来,经过长期的积淀,语言自然丰富,当作文需要时,大量恰当的词句就涌向笔端了。
三、解决胡编乱造的问题——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彩的生活
著名小学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老师经常说:作文应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文贵以真”,要用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和感受。所以,作文教学应立足于每个学生丰富的真实生活情景,而不能远离他们的实际生活,写空话、假话。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应该把握周围的教学资源,让孩子们写他们熟悉的生活:遍山的野花,叮咚的河水,还应该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看到自己身边没有的世界:热闹的大都市、耸立的高楼,雄伟的博物馆……教师的任务重在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感受,多想象,自由表达,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写自己多彩的生活和丰富的想象,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基础上发展学生个性。如我教学过的三年级第六册《百花园》,大语文教学观要求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花的美丽,注意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长势,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花,通过查找或访问,收集花的照片、图片和相关知识;根据收集的资料写一段话。经过思考,我认为对于的孩子来说,接触的信息太少,相关的书籍并不多,网上查阅条件不足,何况留守儿童多,家庭辅导跟不上,但孩子们生活在,走出家门,便可置身于花的世界中:金灿灿的油菜花、粉红如霞的桃花、洁白如玉的梨花,还有那漫山遍野的野花……所以我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花,尽可能多收集这种花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展现花的图片和相关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他们没见过的花,引导他们去发现美,去进行广阔的想象,以“认识感受第一,谋篇布局第二”的理念作指导,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作文动机,学生作文起来自然畅所欲言,发自肺腑。有一位学生这样写到:“最喜欢的是那油菜花里甜甜的蜂蜜味儿,最想看的是一群群蜜蜂围着油菜花嗡嗡直叫,真想做一只小小的蜜蜂,飞舞在花丛中。”由引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把读写结合起来,更利于达到我们教学预期。
总之,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但是在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中,我们除了要科学运用多媒体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身边的生活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择自然景物或人物或事物,有意识地使学生留心观察,了解“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领略“春雨润物”的美好意境,观察“暮归的老翁”的嬉态,这些都是我们作文的良好素材资源,都是我们多媒体呈现的大好内容。这样的作文教学,能使多媒体与作文教学连为一体,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诚,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师,2017年。
[2]刘杜又,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策略[J].教育学文摘,2016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多媒体;运用
语文难教,而作文尤其难教。这恐怕是很多语文教师的心声了。语文难学,而尤其是作文。这恐怕是大多数学生的心态了。目前,在小学,学生普遍怕上作文课,“怕作文”成了学生畏惧作文的共同心理。正是这种心理的存在,导致很多学生“谈文色变”。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将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在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多媒体走进课堂,与作文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这不仅使作文教学大有改观,而且提高了学生作文兴趣和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作文教学,谈谈多媒体在其间的实践运用。
一、化解学生怕作文的心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从现实看,很多学生怕作文,提及作文就很头痛。这种心理,是他们把作文当苦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倡导学生主体的今天,我们要培养学生作文能力,首先就要化解学生怕心理,让他们把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来做。为此,我们应一改传统的作文教法,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情感。我们知道,多媒体能集成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声、光、色的综合刺激下,产生“我要写”之需,自然就会把作文当作一件快乐事了。落实在具体训练项目上,我们平常要求学生“观察仔细,注意细节”,而这样的观察,就可通过多媒体的三维呈现,近距离放大呈现等,就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更多细节,更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特征。在游玩中,听录音,欣赏配有音乐的解说词,观察山水,领略田野风光;帮助学生拟作文题,即兴作文,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握“火候”让学生进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急于表达欲望的境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兴趣浓厚的气氛中进行学作文。
二、解决素材难找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收集素材、分析素材
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常说一句话:“语文教师要有素材“意识”。作文是以知识积累、生活积累为基础的,任何习作都来自于生活。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积累素材时不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所以教师必须要走进学生中,对学生的生活充满好奇心,随时保持着观察与思考,如随便找个地方都能做迷藏,在走廊上吹泡泡,菜花丛中捉来蜜蜂玩,小角落里过家家……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啊!同时,运用多媒体视频展现出孩子们的生活情景,让他们知道这些也是作文的素材,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加了素材积累意识,写出的作文富有感情、富有新意。
除此之外,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让学生将课内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语、片断、作文知识及时记下来,经过长期的积淀,语言自然丰富,当作文需要时,大量恰当的词句就涌向笔端了。
三、解决胡编乱造的问题——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彩的生活
著名小学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老师经常说:作文应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文贵以真”,要用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和感受。所以,作文教学应立足于每个学生丰富的真实生活情景,而不能远离他们的实际生活,写空话、假话。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应该把握周围的教学资源,让孩子们写他们熟悉的生活:遍山的野花,叮咚的河水,还应该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看到自己身边没有的世界:热闹的大都市、耸立的高楼,雄伟的博物馆……教师的任务重在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感受,多想象,自由表达,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写自己多彩的生活和丰富的想象,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基础上发展学生个性。如我教学过的三年级第六册《百花园》,大语文教学观要求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花的美丽,注意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长势,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花,通过查找或访问,收集花的照片、图片和相关知识;根据收集的资料写一段话。经过思考,我认为对于的孩子来说,接触的信息太少,相关的书籍并不多,网上查阅条件不足,何况留守儿童多,家庭辅导跟不上,但孩子们生活在,走出家门,便可置身于花的世界中:金灿灿的油菜花、粉红如霞的桃花、洁白如玉的梨花,还有那漫山遍野的野花……所以我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花,尽可能多收集这种花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展现花的图片和相关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他们没见过的花,引导他们去发现美,去进行广阔的想象,以“认识感受第一,谋篇布局第二”的理念作指导,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作文动机,学生作文起来自然畅所欲言,发自肺腑。有一位学生这样写到:“最喜欢的是那油菜花里甜甜的蜂蜜味儿,最想看的是一群群蜜蜂围着油菜花嗡嗡直叫,真想做一只小小的蜜蜂,飞舞在花丛中。”由引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把读写结合起来,更利于达到我们教学预期。
总之,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但是在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中,我们除了要科学运用多媒体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身边的生活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择自然景物或人物或事物,有意识地使学生留心观察,了解“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领略“春雨润物”的美好意境,观察“暮归的老翁”的嬉态,这些都是我们作文的良好素材资源,都是我们多媒体呈现的大好内容。这样的作文教学,能使多媒体与作文教学连为一体,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诚,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师,2017年。
[2]刘杜又,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策略[J].教育学文摘,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