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赏识性评语在作文批改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 杨小红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赏识性评语在作文批改中的有效实践,能促进学生写作兴趣极大提升,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实践中,我们应创新应用这一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批改;赏识性评语;实践应用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实践。在实践中,很多学生“谈文色变”,说写就感到头痛。究其原因,就是感受不到作文进步,体验不到写作的快乐。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进步来源于教师的评价,来源于老师对他们作业、态度、方法的认可。因此,在加强学生作文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抓住作文批改这一环节做文章,也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提升的。即加强赏识性语言的应用,让学生从老师或同学的评语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进步。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赏识而生存。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更乐意在表扬声中点燃兴趣的导火索。因此,在作文这种“伤脑筋”的智力活动中,我们更需要加强兴趣培养,又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赏识性评价,更具有现实意义。那落实到作文批改中,我们又如何评价学生作文的方方面面呢?这已逐渐成为我们语文老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在作文批改评价中也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和探索,但不论实行哪种评价方法,我们认为都应该体现激励性原则,以正面鼓励为主,在作文批改后加上既有导向功能又有评价特点的赏识性评语。
苏霍姆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批改中加强赏识性评语的应用,其目的就是“以批促改、以批促写”,增强学生作文兴趣,提升自能改文意识。因此,在批改实践中,我们应丰富批改方式,增强学生改文方式,更要通过教师批改、同学批改等方式,加强批改时的标注和评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改文的用心和用情。而传统作文批改,就是在每次的作文批改后面,除了打上等级之外还要写上几句话。当学生某个段落写得精彩时,我就写上:“你写得真棒!”、“描写得真准确!”、“你真善于观察!”等等。如果学生的作文超出了教师的预期,十分出色,我就用惊喜的语气鼓励学生:“你写得太精彩了!”“你写得比我们大家想得都要好,真不简单!”或者面对全班同学说:“他的叙述方法真好,我们都来试一试!”如果学生写得不太好,我就针对其中写得较好的部分予以鼓励,如:“这篇作文你什么什么写得很成功,在某某方面再努力一下就更好了!”即便学生的作文不是很理想,甚至是糟糕的,我们也不能“当头一棒”,而要尽可能找出其中的积极因素,鼓励学生“你敢于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虽然放在这篇文章中不太合适,下次可以根据题意再努力。”每次的作文都是如此,一年两年下来,孩子们的作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写得好的,看到这些鼓励性的评语,在不断地努力,写得马虎点的,看到老师这些鼓励性的话语,也变得更加努力了,作文也在不断的进步,几个月下来,家长看到孩子作文水平上发生的变化,纷纷在家长微信群中说到,说这学期孩子的作文进步真大,回家也知道主动写日记了,过去需要在家长督促或指导下作文的现象不见了,于是作文本成了我和家长沟通的纽带,我在作文后面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家长也写上一些感谢的话语,有的家长写上:“谢谢你,老师,你让孩子知道了写作文的乐趣,孩子现在回来不再害怕。”有的家长写上:“老师,你每次都在作业后面写上那么多鼓励孩子评语,太辛苦了,但对孩子的作用太大了,过去,只见老师在作文时写评语千篇一律,没想到,你每次的作文都写评语都让孩子兴奋不已,谢谢你。”没想到,我的几句话,发生了这么大的力量,这不是我做了什么,是学校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巨大作用。我的眼睛湿润了,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当然,我们在推崇赏识性的评语的同时,但也不能一味的肯定和表扬,有缺点、有问题的我们仍然要指出来,让学生知道,只不过这种方式有委婉,但又不失效果。让学生们时刻感受得到,时刻督促自己努力去做好每次作文,这便是鼓励性评语式的表扬法和友善性评语式的批评法。在实际工作中,使我真正尝到了甜头,大大改变了学生以前作文拖拉、胡编、乱抄等不良行为习惯,收到预期效果。
过去的作文,写得不好往往只是凶巴巴地打上一个等级,而我现在不过是写上“老师相信,你能行!”、“你作文进步很快,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孩子,别灰心,再来一次好吗?”等评语,延迟判断,提供给学生“再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老师的评语动力启发、帮助下提高写作信心,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对于写得差点的,在作文批改中采用期待性的评语,让学生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如对作文拖拉的、书写不成篇章的学生写上“老师相信你,今后能写出好作文来”、“能干的你会把字写得工工整整”、“你很聪明,如果观察再仔细一点,那就更好了!”诸如此类的期待式评语,增强了学生自主要求的调控力,激发了写作动机,增强自信心,进而加倍努力取得进步。
传统作文评讲课中,很多学生怕教师批评,而现在,很多学生看到自己作文本上写着几处或几行热情洋溢的话语,心量流淌着幸福和快乐。快快乐乐的作文,是所有孩子的愿望。作文批改中的人文性鼓励评语内容,沟通了师生情、伙伴情,让学生在享受富有情趣的赏识中陶冶,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更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从学生的一点一滴进步中,我深深感悟到教育的真谛:爱学生要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
参考文献:
[1]黎小珂,作文赏识性评语的鼓励作用[D].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年。
[2]汪巧苇,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批改;赏识性评语;实践应用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实践。在实践中,很多学生“谈文色变”,说写就感到头痛。究其原因,就是感受不到作文进步,体验不到写作的快乐。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进步来源于教师的评价,来源于老师对他们作业、态度、方法的认可。因此,在加强学生作文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抓住作文批改这一环节做文章,也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提升的。即加强赏识性语言的应用,让学生从老师或同学的评语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进步。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赏识而生存。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更乐意在表扬声中点燃兴趣的导火索。因此,在作文这种“伤脑筋”的智力活动中,我们更需要加强兴趣培养,又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赏识性评价,更具有现实意义。那落实到作文批改中,我们又如何评价学生作文的方方面面呢?这已逐渐成为我们语文老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在作文批改评价中也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和探索,但不论实行哪种评价方法,我们认为都应该体现激励性原则,以正面鼓励为主,在作文批改后加上既有导向功能又有评价特点的赏识性评语。
苏霍姆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批改中加强赏识性评语的应用,其目的就是“以批促改、以批促写”,增强学生作文兴趣,提升自能改文意识。因此,在批改实践中,我们应丰富批改方式,增强学生改文方式,更要通过教师批改、同学批改等方式,加强批改时的标注和评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改文的用心和用情。而传统作文批改,就是在每次的作文批改后面,除了打上等级之外还要写上几句话。当学生某个段落写得精彩时,我就写上:“你写得真棒!”、“描写得真准确!”、“你真善于观察!”等等。如果学生的作文超出了教师的预期,十分出色,我就用惊喜的语气鼓励学生:“你写得太精彩了!”“你写得比我们大家想得都要好,真不简单!”或者面对全班同学说:“他的叙述方法真好,我们都来试一试!”如果学生写得不太好,我就针对其中写得较好的部分予以鼓励,如:“这篇作文你什么什么写得很成功,在某某方面再努力一下就更好了!”即便学生的作文不是很理想,甚至是糟糕的,我们也不能“当头一棒”,而要尽可能找出其中的积极因素,鼓励学生“你敢于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虽然放在这篇文章中不太合适,下次可以根据题意再努力。”每次的作文都是如此,一年两年下来,孩子们的作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写得好的,看到这些鼓励性的评语,在不断地努力,写得马虎点的,看到老师这些鼓励性的话语,也变得更加努力了,作文也在不断的进步,几个月下来,家长看到孩子作文水平上发生的变化,纷纷在家长微信群中说到,说这学期孩子的作文进步真大,回家也知道主动写日记了,过去需要在家长督促或指导下作文的现象不见了,于是作文本成了我和家长沟通的纽带,我在作文后面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家长也写上一些感谢的话语,有的家长写上:“谢谢你,老师,你让孩子知道了写作文的乐趣,孩子现在回来不再害怕。”有的家长写上:“老师,你每次都在作业后面写上那么多鼓励孩子评语,太辛苦了,但对孩子的作用太大了,过去,只见老师在作文时写评语千篇一律,没想到,你每次的作文都写评语都让孩子兴奋不已,谢谢你。”没想到,我的几句话,发生了这么大的力量,这不是我做了什么,是学校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巨大作用。我的眼睛湿润了,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当然,我们在推崇赏识性的评语的同时,但也不能一味的肯定和表扬,有缺点、有问题的我们仍然要指出来,让学生知道,只不过这种方式有委婉,但又不失效果。让学生们时刻感受得到,时刻督促自己努力去做好每次作文,这便是鼓励性评语式的表扬法和友善性评语式的批评法。在实际工作中,使我真正尝到了甜头,大大改变了学生以前作文拖拉、胡编、乱抄等不良行为习惯,收到预期效果。
过去的作文,写得不好往往只是凶巴巴地打上一个等级,而我现在不过是写上“老师相信,你能行!”、“你作文进步很快,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孩子,别灰心,再来一次好吗?”等评语,延迟判断,提供给学生“再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老师的评语动力启发、帮助下提高写作信心,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对于写得差点的,在作文批改中采用期待性的评语,让学生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如对作文拖拉的、书写不成篇章的学生写上“老师相信你,今后能写出好作文来”、“能干的你会把字写得工工整整”、“你很聪明,如果观察再仔细一点,那就更好了!”诸如此类的期待式评语,增强了学生自主要求的调控力,激发了写作动机,增强自信心,进而加倍努力取得进步。
传统作文评讲课中,很多学生怕教师批评,而现在,很多学生看到自己作文本上写着几处或几行热情洋溢的话语,心量流淌着幸福和快乐。快快乐乐的作文,是所有孩子的愿望。作文批改中的人文性鼓励评语内容,沟通了师生情、伙伴情,让学生在享受富有情趣的赏识中陶冶,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更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从学生的一点一滴进步中,我深深感悟到教育的真谛:爱学生要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
参考文献:
[1]黎小珂,作文赏识性评语的鼓励作用[D].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年。
[2]汪巧苇,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