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作者】 狄 琼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识字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一开始接触的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新课程把识字教学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有目的地调动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现阶段如何让小学低段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汉字,是每一个老师面临的问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特别多,就算只是学习常用汉字,其数量也仍然不少,而且汉字之间的形似、音似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区分,并做到正确识记,是至关重要的。
一、营造氛围,培养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必须让学生没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1.鼓励学生做小老师
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让小学生把课外搜集来的生字教给班级的所有同学;又如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老师,教小组成员识字,检查小组成员的识字效果,早读或认读生字时都可以让学生来做领读小教师。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奋性。
2.在做游戏中识字
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例如:针对儿童好胜心理,在生字教学时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游戏,在生字巩固时开展“比一比,看谁快”的抢读生字比赛,都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所学课文内容,设计富有情景的游戏,也是教学中常用有效的手段。学习《乌鸦喝水》一课,让学生戴着乌鸦的头饰认读生字。这些游戏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恰到好处地照应了课文内容。
3.制作生字卡片
在做卡片的过程中,可以抄写,可以剪贴,也可以配插图,勾花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人手一套的生字卡片便于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合作学习。孩子们拿着自己的小卡片,可以自己拼读,可以让同伴欣赏,也可以当小老师拿卡片来考考小组内的同学。可见,这小小的识字卡片真是为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插上了翅膀。
二、是拓宽识字环境,教学课堂无限延伸
1.识字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短短几十分钟有限的空间,而应该利用一有利的空间。例如社会环境识字。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其实是一个学习汉字更为广阔的大环境,为孩子学习汉字方面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课堂。例如街道上的“路牌名”、“商店招牌”、“商场”以及各种宣传标语,电视屏幕中经常出现的字,“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等等,学生都会在无形中通过听、看、问、记。牢记这些字词。
2.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成才最重要的场所。在校园里,经常让学生熟悉的“表扬栏”、“宣传栏”、“光荣榜”等等。营造书香环境,享受知识环境的无限乐趣,同时在班级里开展各种知识竞赛。每周、月、期等开展各种“识字明星”、“识字天才”、“字拥大王”等评比活动,并给予精神或者特质奖励,来激起学生识字的渴望和浓厚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自觉识字的习惯。
三、利用多媒体形式,结合传统文化,开展识字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我国的教学模式已经摆脱了以往的“一支铅笔、一块黑板”的形式,已经向着更多元化,更广泛化发展,而促成这个情况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小学生对文字是非常敏感的,以往由于我们只能通过老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帮助学生识字,这样是比较麻烦复杂的,所以,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没有识字的兴趣和快乐。但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我们通过PPT、图画、音频以及视频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多元化,也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了课堂上,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像上文所叙述的古诗词教学和成语故事教学,我们都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让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像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成语故事的动画小短片进行播放,也可以制作PPT,来介绍古诗词其中蕴含的意义,通过这些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词和成语,认识了更多的汉字,同时,也传承和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说,时代在进步,但是,传统文化依旧是我国的瑰宝,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渗透传统文化,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识字学习。
四、指导学生阅读识字
所谓“阅读识字”的方法,就是通过听故事、说故事的途径理解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然后根据记忆(或跟随老师或录音),尝试阅读课文,在阅读活动中和生字见面。通过一个阶段多篇课文的阅读,对一个个生字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达到识字的目的。“阅读识字”主要是在刚入学儿童不识字或识字量很少的情况下,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汉字教学的方法。其识字教学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听后阅读,利用无意记忆熟悉汉字。第二阶段是利用有意记忆,分批强化识字。第三阶段是先识后写,逐步达到“三会”,那就是“会读、会写、会用”,同时开设扩展阅览课。阅读识字法遵循儿童的记忆规律,在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允许遗忘”,待遗忘率最高期过后再要求,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进行识字,充分开发了儿童的识字潜能。
总之,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的喜好出发,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识字就不再是一种乏味地机械记忆,而是一种有趣的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果,又发展了他们的能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现阶段如何让小学低段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汉字,是每一个老师面临的问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特别多,就算只是学习常用汉字,其数量也仍然不少,而且汉字之间的形似、音似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区分,并做到正确识记,是至关重要的。
一、营造氛围,培养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必须让学生没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1.鼓励学生做小老师
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让小学生把课外搜集来的生字教给班级的所有同学;又如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老师,教小组成员识字,检查小组成员的识字效果,早读或认读生字时都可以让学生来做领读小教师。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奋性。
2.在做游戏中识字
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例如:针对儿童好胜心理,在生字教学时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游戏,在生字巩固时开展“比一比,看谁快”的抢读生字比赛,都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所学课文内容,设计富有情景的游戏,也是教学中常用有效的手段。学习《乌鸦喝水》一课,让学生戴着乌鸦的头饰认读生字。这些游戏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恰到好处地照应了课文内容。
3.制作生字卡片
在做卡片的过程中,可以抄写,可以剪贴,也可以配插图,勾花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人手一套的生字卡片便于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合作学习。孩子们拿着自己的小卡片,可以自己拼读,可以让同伴欣赏,也可以当小老师拿卡片来考考小组内的同学。可见,这小小的识字卡片真是为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插上了翅膀。
二、是拓宽识字环境,教学课堂无限延伸
1.识字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短短几十分钟有限的空间,而应该利用一有利的空间。例如社会环境识字。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其实是一个学习汉字更为广阔的大环境,为孩子学习汉字方面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课堂。例如街道上的“路牌名”、“商店招牌”、“商场”以及各种宣传标语,电视屏幕中经常出现的字,“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等等,学生都会在无形中通过听、看、问、记。牢记这些字词。
2.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成才最重要的场所。在校园里,经常让学生熟悉的“表扬栏”、“宣传栏”、“光荣榜”等等。营造书香环境,享受知识环境的无限乐趣,同时在班级里开展各种知识竞赛。每周、月、期等开展各种“识字明星”、“识字天才”、“字拥大王”等评比活动,并给予精神或者特质奖励,来激起学生识字的渴望和浓厚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自觉识字的习惯。
三、利用多媒体形式,结合传统文化,开展识字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我国的教学模式已经摆脱了以往的“一支铅笔、一块黑板”的形式,已经向着更多元化,更广泛化发展,而促成这个情况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小学生对文字是非常敏感的,以往由于我们只能通过老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帮助学生识字,这样是比较麻烦复杂的,所以,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没有识字的兴趣和快乐。但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我们通过PPT、图画、音频以及视频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多元化,也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了课堂上,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像上文所叙述的古诗词教学和成语故事教学,我们都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让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像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成语故事的动画小短片进行播放,也可以制作PPT,来介绍古诗词其中蕴含的意义,通过这些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词和成语,认识了更多的汉字,同时,也传承和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说,时代在进步,但是,传统文化依旧是我国的瑰宝,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渗透传统文化,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识字学习。
四、指导学生阅读识字
所谓“阅读识字”的方法,就是通过听故事、说故事的途径理解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然后根据记忆(或跟随老师或录音),尝试阅读课文,在阅读活动中和生字见面。通过一个阶段多篇课文的阅读,对一个个生字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达到识字的目的。“阅读识字”主要是在刚入学儿童不识字或识字量很少的情况下,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汉字教学的方法。其识字教学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听后阅读,利用无意记忆熟悉汉字。第二阶段是利用有意记忆,分批强化识字。第三阶段是先识后写,逐步达到“三会”,那就是“会读、会写、会用”,同时开设扩展阅览课。阅读识字法遵循儿童的记忆规律,在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允许遗忘”,待遗忘率最高期过后再要求,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进行识字,充分开发了儿童的识字潜能。
总之,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的喜好出发,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识字就不再是一种乏味地机械记忆,而是一种有趣的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果,又发展了他们的能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