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究

【作者】 叶启安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需要创新教学策略。实践中,我们应抓好新知教学,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生活实例的分析、解决中提升获得良好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提高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当前课改的关键词,也是一线教师的事业追求。在大力倡导创建高效课堂的今天,提高教学质量的呼声愈加强烈。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样的效果抽象性强,给人以空洞感,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行为,没有经过精心设计,那样的课堂会更枯燥乏味。多年实践告诉我,要提高其有效性,就需要我们创新策略,做到多种方法并举,才能把育人落到实处。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其达成策略。 
  一、抓好落实,创新策略开展新知教学
  新知教学,也称新授教学,是化解教学难点的主阵地。多年实践告诉我们,每突破一个新的知识点,让学生牢固掌握,便是教学的一大成功。但在初中这样紧张的学习时间内,我们不仅要讲效果,还要追求效率,也就是要在有效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想教育。因此,我们应把每个新知教学应抓好落实,尽可能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得快,掌握得到牢。
  (一)知识点条理线条化。每一课都有一个到多个知识点,整个学期或三年下来就有无数个知识点。虽然这几个知识点有一定联系,但记住这么多还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将这些看似杂乱的知识点,将之条理化、线条化,让能让学生快速记忆,降低记忆难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及时掌握,提高学习有效性,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知识点凌乱的呈献给学生,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自然也是没有头绪的。如果教师能够将知识点以清晰的线条呈献给学生,那么学生自然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的脉络。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一是可将知识点以板书的形式呈现,最好存储在多媒体中,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整理,效果会更好。教学中,我们可以一边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一边将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框架呈现出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加清晰明了,并保存在电子白板中,以备学生随时调用浏览。其次,适时归纳小结。每讲完一课或一个章节,都应对讲解的重点知识,进行口头的归纳与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整合。学生掌握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脉络,那么,自然就能够更好的把握知识点,学习效率自然大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就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抽象理论知识形象化。道德与法治虽然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一门学科,然而其理论却又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不小难度。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时政教学等方式策略来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学以致用,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不论是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还是较强的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提高,都需要在实践平台上的反复锻炼。因此,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书本理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既能内化知识,形成能力,还能让学生体验到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再是空洞的“强制禁令”,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规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在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 
  (一)创设实际例子情境教学。每一道德与法治理论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该如何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活动,是很多学生产生的疑问。现代教学要求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学生能否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有效结合起来,创设出实例情境,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该如何应用知识点。但这需要我们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作为例子平台。通过课堂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强化生活实例分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通过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考试也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时,我们应将分析实际生活实例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或平台,特别是在新知识教学时,更应将此渗透其中。特别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背景下,为了提升学生灵活运用学习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显得有现实意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给出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解决问题,在提升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点能力的基础上,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但在这过程中,需要我们多种方法并行。在实践中,我们可运用趣味性教学、合作探究法、启发诱导法等多种方法,做到灵活应用,因需使用。
  总之,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或优化教学策略。作为一个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主体积极性调动,想方设法使其爱好该学科,增强其学习活力。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重点来抓,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进步,体验到学习成功。
  参考文献:
  [1]刘和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思考[J].教育,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