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小学班级管理
【作者】 刘红英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集凤镇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班级管理尤其是低年级班级管理是辛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同时又是充满了育人的科学,它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孩子们一生的生活道路。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要成为一位合格的低年级班主任,需要认清这个年段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那么,如何去教育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呢?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和摸索,现就低年级班级管理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以身作则,做学生喜爱、亲近的老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许多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特征是:民主的、公正的、好学的、富有爱心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平等,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班里的班委、小组长、班级文明升旗手、班级之星、三好学生、单项积极分子等都由班级民主推荐产生,最后鼓掌确定,让真正有能力的、有水平的学生脱颖而出,用行动向全班证明老师是民主的、公正的,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的竞争机制。同时班级开设班级信箱,学生可以对班级的建设、管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我开设的班级周记及时记录了学生的想法,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敞开心扉诉说的平台。我通过周记的交流,接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及时了解班级情况,进行适当处理。每次晨会或做早操结束后回到教室,则是学生期待与兴奋的时刻,因为我将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并当场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与尊重,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感染、感化、震撼着学生。学生人格的升华、个性的养成、心灵的净化,无不受老师的激发、点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只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影响、教育学生,学生良好的素质将在潜移默化中生成,它更多的获益于陶冶,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树立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热心地引导。小朋友们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学习,我就根据他们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经常讲些小数学家、小文学家、小画家、等名人的故事给他们听,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小朋友一听入了迷,我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听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看谁想得好,说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在孩子们有了美好的学习愿望以后,我就根据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学习竞赛,同学们的上进心是特别强烈的。这一下,同学们可来劲了,一个个手握铅笔,聚精会神,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一张张工整的作业展示在我的眼前。当然,这种引导既是积极的也是具体细致的。教师的功夫贵在循循善诱,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只要我们服务周到,引导得当,他们就会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去获取新知,增长才干,不断进步!
三、细心帮扶每一位学生
低年级的小朋友就如一株株娇嫩的花枝,需要精心地培育,才能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一个班主任要全面地关心每一个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游戏,从生活习惯到思想品德,都要细心地扶持,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通过热心地引,细心地扶来体现的。刚入学的孩子是什么都不懂的,我就把学习常规、生活常规、清洁卫生常规、课间活动常规等等都编成儿歌,让同学们天天读,时时想,记在心,照着做,并且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进行训练,细心扶持,使孩子们初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例如:在一年级上学期,我给他们编了一首儿歌是:闹铃响,快快起,背书包,上学去,遇同学,微微笑,见老师,就问好,进教室,搁书包,拿出书,快学习。时间一长,晨读的习惯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碰到的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就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所以,班主任除了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外,还特别要对那些顽劣儿童更细心的扶持,要发现他们的长处,正面引导,使之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如我班黄龙同学上面有几个姐姐,他是个男孩,父母对他娇生惯养,他不仅在家里打骂姐姐,不听大人的话,到了学校还是恶习不改,上课坐不稳,不会听讲,下课就打闹,在他身上确实难找出优点来。可是我发现他有一次写字第一个完成,我就及时表扬了他,第二天,他又把字写好看了,于是,我大加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并鼓励他克服缺点,努力做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帮助,他进步很快,每次考试在班里都是前十名。这件事说明,只要我们坚持耐心扶持,这些学生也是能进步的,而且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树立榜样,选好班干部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我采取的办法是由学生先自己就职演讲,参与竞选,然后由学生结合每位学生的演讲先民主投票选举10位同学,再由教师权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表意见,而且选出的干部往往又比较理想。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会组合。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另外,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且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总之,作为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班主任不仅要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而且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只有这样,班级管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以身作则,做学生喜爱、亲近的老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许多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特征是:民主的、公正的、好学的、富有爱心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平等,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班里的班委、小组长、班级文明升旗手、班级之星、三好学生、单项积极分子等都由班级民主推荐产生,最后鼓掌确定,让真正有能力的、有水平的学生脱颖而出,用行动向全班证明老师是民主的、公正的,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的竞争机制。同时班级开设班级信箱,学生可以对班级的建设、管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我开设的班级周记及时记录了学生的想法,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敞开心扉诉说的平台。我通过周记的交流,接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及时了解班级情况,进行适当处理。每次晨会或做早操结束后回到教室,则是学生期待与兴奋的时刻,因为我将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并当场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与尊重,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感染、感化、震撼着学生。学生人格的升华、个性的养成、心灵的净化,无不受老师的激发、点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只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影响、教育学生,学生良好的素质将在潜移默化中生成,它更多的获益于陶冶,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树立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热心地引导。小朋友们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学习,我就根据他们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经常讲些小数学家、小文学家、小画家、等名人的故事给他们听,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小朋友一听入了迷,我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听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看谁想得好,说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在孩子们有了美好的学习愿望以后,我就根据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学习竞赛,同学们的上进心是特别强烈的。这一下,同学们可来劲了,一个个手握铅笔,聚精会神,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一张张工整的作业展示在我的眼前。当然,这种引导既是积极的也是具体细致的。教师的功夫贵在循循善诱,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只要我们服务周到,引导得当,他们就会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去获取新知,增长才干,不断进步!
三、细心帮扶每一位学生
低年级的小朋友就如一株株娇嫩的花枝,需要精心地培育,才能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一个班主任要全面地关心每一个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游戏,从生活习惯到思想品德,都要细心地扶持,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通过热心地引,细心地扶来体现的。刚入学的孩子是什么都不懂的,我就把学习常规、生活常规、清洁卫生常规、课间活动常规等等都编成儿歌,让同学们天天读,时时想,记在心,照着做,并且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进行训练,细心扶持,使孩子们初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例如:在一年级上学期,我给他们编了一首儿歌是:闹铃响,快快起,背书包,上学去,遇同学,微微笑,见老师,就问好,进教室,搁书包,拿出书,快学习。时间一长,晨读的习惯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碰到的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就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所以,班主任除了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外,还特别要对那些顽劣儿童更细心的扶持,要发现他们的长处,正面引导,使之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如我班黄龙同学上面有几个姐姐,他是个男孩,父母对他娇生惯养,他不仅在家里打骂姐姐,不听大人的话,到了学校还是恶习不改,上课坐不稳,不会听讲,下课就打闹,在他身上确实难找出优点来。可是我发现他有一次写字第一个完成,我就及时表扬了他,第二天,他又把字写好看了,于是,我大加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并鼓励他克服缺点,努力做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帮助,他进步很快,每次考试在班里都是前十名。这件事说明,只要我们坚持耐心扶持,这些学生也是能进步的,而且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树立榜样,选好班干部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我采取的办法是由学生先自己就职演讲,参与竞选,然后由学生结合每位学生的演讲先民主投票选举10位同学,再由教师权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表意见,而且选出的干部往往又比较理想。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会组合。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另外,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且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总之,作为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班主任不仅要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而且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只有这样,班级管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