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化整为零 点面结合
【作者】 王术忠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新课改下如何高效落实《体育与健康》理论的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理论知识与健康教育专题是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必选的一个学分。学校教育要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过去单纯的体育技术技能的教学早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必须在此基础上,将体育理论与健康知识有机穿插进行,才是时势所趋。如何合理有效地将两者融为一体,是摆在广大一线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现行的体育“走班制”教学,教学内容存在着二个特性:一是理论全面性,二是选项针对性。一个是“面”上的问题,一个是“点”上的问题。“走班制”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解决以上的“点与面”,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落到实处呢?这又是一线体育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直接关系到《体育与健康》教学能否落实到实处。
二、如何理解“化整为零,点面结合”
(一)化整为零
化整为零是指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体育与健康》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特点是面广、量大,知识点零碎且彼此间相对独立,各项目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技术、战术和相应的理论知识。因为有了这些因素,《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教学在系统性上就不显得那么严格,便于利用零零碎碎的点滴时间进行。这样,相对独立的知识点的教学可以有机地穿插到每一次体育课中去,体现新体育教学的内外互动,更好地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二)点面结合
有关“点面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知识点的“点与面”。因为体育与健康理论体系本身固有的特点,虽说相对独立且零碎杂乱,但在通盘考虑上也要精心设计,通过一个或几个主线,将零散的知识点穿连成串,继而串串相连穿插成面。精心设计好了这些“点”,教学中一点点地去解决这些“点”,方可集点成面,从而变零散为系统。
2、时间的“点与面”。小知识点的教学可以结合各技战术的教学穿插进行,相对这些随时拾起的知识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去整合,同时,面对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还是需要一节或几节课去系统解决。因此,时间的“点面结合”也要精心设计,以便更好地利用零碎时间和一些特殊天气进行理论的教与学。
3、学生知识的“点与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应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理论的教学上,即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点(专长)又要兼顾学生的知识面(体育与健康理论)。从而达成学生知识体系的“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教学效果。
4、教师知识互补的“点与面”。体育教学即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共同需求,又要考虑同一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体育教学要协调好教师的专长和学生的需求,形成教师间的点面结合、知识互补。充分利用教师特长,从而满足学生“面”上的需求。
三、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内堂与外堂有机结合。
将一些小的知识点有机地穿插进技术技能的外堂学习中去,随时拾起,集少成多,然后利用一些特殊天气提供的内堂理论课进行整合,形成体育与健康内堂课和外堂课的有机结合。具体方法:
1、理论教学穿插在游戏中进行。例如在接力比赛的游戏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计好几个简单选择题,一纸一题,跑完的小组组长快速到老师手中抽题,然后小组间共同解决问题,先给出正确答案的一组为获胜组。这种结合可以说是机械地进行,适应于一些与技术技能学习不相关联的知识点。
2、理论教学穿插在技战术的学习中进行。
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常说我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具有明显的专项特点,是从点上提高本选项学生的专项理论基础。譬如说各种球类的裁判法教学,各项技术的动作要领教学等等。
(二)利用各种形式的知识讲座。
理论知识面的开拓要打破项目间的区别,学武术的只知道武术理论,学篮球的只知道篮球知识,这样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是没有好处的。每学期伊始,每位老师都要围绕自己所教项目精心准备一场理论课。利用雨雪天气或专门拿出时间来,以讲座的形式传授到每一位学生中去,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完成健康教育专题系列的一个学分的教学;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提高学生各体育赛事的欣赏水平也离不开相应的理论基础。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已成为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共识。在此,谈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和做法,借此呼吁,同时乞求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