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作者】 杨 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工匠精神”意蕴丰富,在新时代,不单指技艺的精湛,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具体到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讲,要求他们要有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严谨细致,守正创新的精神。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军人,应当采取多样的方法,以丰富和贴近实际的内容,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践行“工匠精神”。
  关键词:职业高中;班级管理;工匠精神;班主任
  一、职业高中学生概况
  结合各职业学校的现状来看,由于职高门槛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加中考而直接升职高学习。总体而言,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纪律意识薄弱,行为习惯也较随意。在班主任工作中,绝大部分班主任都要在学生行为习惯方面下大力气。好在,虽然职高学生文化课成绩较低,但动手能力却不差。所以,在学生成长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的班主任,要从熟悉的班级管理常规中去渗透“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以更丰富更贴近实际的内容,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为何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报告中所提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是根本,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核心,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要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灵魂。
  从当代职业教育来看,职业教育只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并没有关注学生对于技能和岗位的热爱,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育只有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注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创新钻研,精益求精的传授,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艰苦朴素,勇于改革和创新,才能让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有更多行业尖端、世界领先的能力,才能在各行各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直接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在职业高中阶段,学生处在思想观念的叛逆期,在这个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深刻领悟和践行“工匠精神”,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深刻认识工匠精神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更离不开“工匠精神”。然而,经过实践调查,有高达60%的同学对“工匠精神”毫无了解,并不知道其精神内涵包括哪些。所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观看相应的视频,比如《致匠心》、《入殓师》等。让学生深刻的去领悟,我们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就必须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专注并且热爱。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当深知,职业高中既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实践技能,也要使学生具备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二)以“工匠精神”为立足点,开展现代职校班级文化建设
  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更有利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向积极的一面靠拢。职校的学生由于其特定的年龄特征,往往缺乏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所以,必须由班主任加以引导,营造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每个班级可针对自身专业特色和职业目标,在教室里悬挂所学专业领域内有杰出成就的大国工匠人物简介,让学生以其为向导,树立好长远的学习目标。此外,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特长,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班级活动。在一系列班级活动中去培养耐心、细心、专注、严谨、一丝不苟等工匠精神。
  (三)明确培养方向,强化专业技能学习
  学生首先要成为工匠,才能谈得上有匠心,才能形成“工匠精神”。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讲,其文化课成绩普遍较低,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普遍有较为良好的兴趣。针对这一现状,应当引导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并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项省市技能比赛。?以会计专业为例,可以给学生真实的账本,一笔一笔的记录当月消费明细,进而培养学生做事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只有真切的掌握了专业技能,才能在这一领域内有所作为,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创新。
  (四)班主任以身作则,引导塑造“工匠精神”
  学生具有向师性,这是个不争的实事。作为班主任,如果不具有“工匠精神”,何谈引导学生培养“工匠精神”。班主任首先应当努力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入学生中,用心倾听、真诚关心,得到学生的信任,进而向学生潜移默化的展现“工匠精神”所包含的做事耐心、细心、敬业等品质。倡导建立班委轮换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增强自信,锻炼能力。?同时也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立不同的班级管理岗位,引导学生在岗位中培养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领域缺乏的不再是单纯的技术人才,而是精神理念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所以,职校高中学生的身上必须“烙”上工匠精神的印记,将“工匠精神”作为指向标,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在学生成长教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班主任,要从熟悉的班级管理常规中去渗透“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更丰富更贴近实际的内容,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知道,一项项看似单调和重复的活动背后,其实都潜藏着提升的空间,如何发挥工匠精神,如何让学生领会工匠精神内涵,如何把简单的事情干得漂亮,把平凡的事情做得卓越,这是我们为师者不断探索和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2]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3]周丽琴,孙玮.当代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J].中华少年,2015,27:230.
  [4]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44:20-22.
  [5]彭文彰.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会计人才[J].财会学习,2016,08: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