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种评价,激发合作兴趣,体验合作成就
【作者】 王泽贞 范祖军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小组评价应贯穿于学生每天的全过程,以评价集体和评价个人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这样能促使小组内每个组员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去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提高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深深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教师做为学生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就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其实孩子们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一开始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如果老师能强化训练,一阶段后,他们会有好的转变,因为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下面就习惯的养成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学习习惯的养成
1、课堂口令式
“请你跟我这样做。”
——“我就跟你这样做。”
“1—2—3”
——“快坐好”
“言必行”
——“行必端”
课堂上,我用口令与孩子们交流,有时就是课堂上的一种暗号,告诉他们有人开始注意力不集中了。一年级的孩子们对这种方法很有兴趣,他们很快能对上老师的口令,这时老师再适时表扬那些动作迅速的孩子。这样似乎形成一种竞争模式,让每个人都能快速调整听课状态。如:请大家打开书并取出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1—2—3—”,在老师的“1—2—3—”内完成老师指定的口令,这对训练孩子的眼、耳的注意力帮助很大。教师可进行小组强化式训练,对一些平时动作迟缓的学生有很有效的督促作用。
2、学会用眼睛和他人沟通。
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要学会认真倾听,并要做到认真倾听“五心”:一要专心无论听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都要听清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的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误时,要大胆评价同学的发言。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虚心接受,并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的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3、优秀作业
一本优秀的作业不仅是正确率高,低年级尤其要求书写要认真规范,一本优秀的作业可以给自己小组奖励一分,通过小组捆绑式激励,可以促进孩子全面的发展。
二、劳动卫生习惯的养成
1、在学校里,自觉劳动且守纪律的同学给小组奖励一分,并且用完的
笤帚要摆放整齐,用完的抹布要洗干净后折叠整齐晾干,这样以来,我们班就成为了无值日生的实验班级,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自觉的做好班级每项工作,黑板、地面、桌椅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2、在家里,除了完成作业以外,要求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袜子自己洗,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外每天做一件家务,周日做3件家务,在劳动中懂得感恩,在劳动中快乐成长。
我们还制定了卫生常规:1.按时起床,不睡懒觉,准时到校。2.书包要整洁,桌椅,抽屉要清洁,学习用品摆放整齐。3.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4.平时要勤换衣,勤洗澡,勤剪指甲。
三、行为习惯的养成
每天必须做好课前的准备,遵守课间的秩序,讲好课
外的文明,为此我们制定了《讲文明、从我做起》在后面的黑板上赫然醒目:1.上学要跟家长说“再见”,看见老师要问好,早上见到要行礼,见到同学互称好。2.课间活动要文明友爱,不在校园或走廊奔跑高叫,追逐打闹,不妨碍别人活动或休息。3.要别人帮助用“请”,得到别人帮助后要“谢谢”,不小心碰撞别人要道歉说“对不起”,别人碰着你,向你表示歉意时要说“没关系”。4.对人要热情大方,客人来校参观,要主动上前问好。
另外,我们又建立了孩子的《成长日志》,每个学生买了一个记录自己成长日记的小本子,每天可以记高兴的事和不开心的事,也可以写自己的进步以及想法和打算怎么努力……还可以记录到家的时间以及写作业的时间(因为刚刚认识了钟表);家长写孩子在家的表现与希望;老师写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之所以建立孩子的成长日志,想法有三个:一是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从一年级开始练习天天写话;二是用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他担心老师或家长记录下来;三是便于老师、家长、还有孩子的交流。
总之,孩子的一切习惯的养成,都要跟得上评价,我们一直把小组评价贯穿始终,每周一评比奖励,为了每个孩子将康快乐的成长,我们把一四班的班级誓言牢记心中:我是四班学生,要懂得感恩和诚信;要做到文明和勤奋!我是四班的一员,我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班级,爱运动、爱学习。
一、学习习惯的养成
1、课堂口令式
“请你跟我这样做。”
——“我就跟你这样做。”
“1—2—3”
——“快坐好”
“言必行”
——“行必端”
课堂上,我用口令与孩子们交流,有时就是课堂上的一种暗号,告诉他们有人开始注意力不集中了。一年级的孩子们对这种方法很有兴趣,他们很快能对上老师的口令,这时老师再适时表扬那些动作迅速的孩子。这样似乎形成一种竞争模式,让每个人都能快速调整听课状态。如:请大家打开书并取出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1—2—3—”,在老师的“1—2—3—”内完成老师指定的口令,这对训练孩子的眼、耳的注意力帮助很大。教师可进行小组强化式训练,对一些平时动作迟缓的学生有很有效的督促作用。
2、学会用眼睛和他人沟通。
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要学会认真倾听,并要做到认真倾听“五心”:一要专心无论听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都要听清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的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误时,要大胆评价同学的发言。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虚心接受,并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的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3、优秀作业
一本优秀的作业不仅是正确率高,低年级尤其要求书写要认真规范,一本优秀的作业可以给自己小组奖励一分,通过小组捆绑式激励,可以促进孩子全面的发展。
二、劳动卫生习惯的养成
1、在学校里,自觉劳动且守纪律的同学给小组奖励一分,并且用完的
笤帚要摆放整齐,用完的抹布要洗干净后折叠整齐晾干,这样以来,我们班就成为了无值日生的实验班级,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自觉的做好班级每项工作,黑板、地面、桌椅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2、在家里,除了完成作业以外,要求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袜子自己洗,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外每天做一件家务,周日做3件家务,在劳动中懂得感恩,在劳动中快乐成长。
我们还制定了卫生常规:1.按时起床,不睡懒觉,准时到校。2.书包要整洁,桌椅,抽屉要清洁,学习用品摆放整齐。3.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4.平时要勤换衣,勤洗澡,勤剪指甲。
三、行为习惯的养成
每天必须做好课前的准备,遵守课间的秩序,讲好课
外的文明,为此我们制定了《讲文明、从我做起》在后面的黑板上赫然醒目:1.上学要跟家长说“再见”,看见老师要问好,早上见到要行礼,见到同学互称好。2.课间活动要文明友爱,不在校园或走廊奔跑高叫,追逐打闹,不妨碍别人活动或休息。3.要别人帮助用“请”,得到别人帮助后要“谢谢”,不小心碰撞别人要道歉说“对不起”,别人碰着你,向你表示歉意时要说“没关系”。4.对人要热情大方,客人来校参观,要主动上前问好。
另外,我们又建立了孩子的《成长日志》,每个学生买了一个记录自己成长日记的小本子,每天可以记高兴的事和不开心的事,也可以写自己的进步以及想法和打算怎么努力……还可以记录到家的时间以及写作业的时间(因为刚刚认识了钟表);家长写孩子在家的表现与希望;老师写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之所以建立孩子的成长日志,想法有三个:一是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从一年级开始练习天天写话;二是用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他担心老师或家长记录下来;三是便于老师、家长、还有孩子的交流。
总之,孩子的一切习惯的养成,都要跟得上评价,我们一直把小组评价贯穿始终,每周一评比奖励,为了每个孩子将康快乐的成长,我们把一四班的班级誓言牢记心中:我是四班学生,要懂得感恩和诚信;要做到文明和勤奋!我是四班的一员,我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班级,爱运动、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