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
【作者】 彭 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喜捷镇玉龙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字词掌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构句、成段和谋篇的成败,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就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语言文字,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的条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情趣化。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生字,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生对识字发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限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遇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如何开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识字兴趣的培养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的识字课堂具有趣味性,是充满快乐的体验课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识字的“良方”,我们教不应该予以否定。1、用猜字迷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字迷中牢记字形。如教“处”字时,学生容易和“外”字混淆。我给他们出个字谜:半个多,腿伸长,一竖一点,站腿上。是个“处”字;在变幻一下“半个多,在一旁,一竖一点站边上”是“外”字。再加:“们”和“闪”字,我编出“一人在门外,一人在门里”的谜语让学生猜两个字底。2是通过编儿歌、顺口溜识字。这种方法以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教“聪”字时可以这样编一道顺口溜:“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又如“高”字,可以编出: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画”字时“一块豆腐割四块,放进锅里盖上盖”。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再如有认识请、晴、情蜻、请、精时,教大家朗读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旁衣你出,再换“米”字真精彩。小学生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我们只有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有趣的活动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浓厚兴趣,这样,教学会显得轻松愉快,学生的思维也会十分活跃。使得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学习和认识最后记住“汉字”。3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以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汉字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如“拼字游戏”“词语接龙”“找朋友”等等。
二、丰富生活识字的途径
现代汉字教学观认为,儿童识字,是他们自己生活、学习、成长的需要。为此我们应努力在汉字与儿童生活间建立联系,丰富识字的途径。
1、让课堂回归生活
比如在教学《自选商场》。课前我把教室装扮成自选商场的场景。当学生看到生活中的自选商场搬到了课堂上,看到那么多熟悉的物品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甭提多兴奋了。我顺势展开自选物品认汉字的活动,寓教于乐,从孩子熟悉的生活中去构思教学情境,不仅把汉字和实物建立起联系,丰富了这些汉字的人文积淀,更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了愉悦。
2、做生活都有心人
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为识字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可让孩子自由地选择生字,进行课外识字,成效也不错。但低段学生缺乏自觉性,选择性,需要教师和家长的不断提醒。经过一学期的引导点拨,现在班里的学生基本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在班级、校园边走边认汉字;在家长的帮助下,选择在电视、商品包装袋、路牌、广告牌等途径,反复地接触认识汉字,积累了不少字词。
三、遵循规律,形成记忆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自主识字,学生对生字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只是依附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之下的。脱离了这一语言环境,学生对汉字仍然可能感到陌生。因此,教师在以下的教学环节中必须帮助学生完成对汉字的再认识。这个过程应该是渐进的过程,即由生动的语言到抽象的汉字,再由抽象的汉字到生动的语言。只有这样,才真正完成了识字教学的全过程。
1、由语言到汉字
语言是和生活经验密切结合的,汉字是抽象出来的特殊符号。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识记与生活经验密切结合的词语或句子,要比识记孤零零的汉字容易得多。因此,识字教学有必要经历由句到词,再由词到字的过渡。具体的做法在日常教学中易于操作,且收效很好。教师可以出示与汉字相关的词句,学生读记,然后逐步擦去其它字,独立识记汉字。
2、自主探索识字方法。
识字方法有很多种,如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编儿歌,编顺口溜,联想画面识字等等。同样一个汉字,不同的学生会想出不同的识记方法。在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寻记字方法,灵活运用识字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3、由汉字到语言
识记了汉字的字音和字形,并不等于完全掌握了汉字。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固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中能够认识这个汉字,变换了语言环境,学生就不能准确地读出汉字的读音。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学生思维定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教学中教师未能遵循教学规律,为学生提供发展思维的空间。由汉字到语言,是指将已识记的抽象的书面符号再次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运用汉字,结合生活经验组词说话。再次把识记的汉字与相应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既丰富了语言积累,又强化了对汉字的感性认识。
四、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让小学生们在识字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将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同时相结合使得充分利用资源,在小学生们识字学习中渗透文化思想,带动了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教育的层次,相信未来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语言文字,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的条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情趣化。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生字,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生对识字发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限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遇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如何开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识字兴趣的培养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的识字课堂具有趣味性,是充满快乐的体验课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识字的“良方”,我们教不应该予以否定。1、用猜字迷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字迷中牢记字形。如教“处”字时,学生容易和“外”字混淆。我给他们出个字谜:半个多,腿伸长,一竖一点,站腿上。是个“处”字;在变幻一下“半个多,在一旁,一竖一点站边上”是“外”字。再加:“们”和“闪”字,我编出“一人在门外,一人在门里”的谜语让学生猜两个字底。2是通过编儿歌、顺口溜识字。这种方法以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教“聪”字时可以这样编一道顺口溜:“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又如“高”字,可以编出: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画”字时“一块豆腐割四块,放进锅里盖上盖”。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再如有认识请、晴、情蜻、请、精时,教大家朗读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旁衣你出,再换“米”字真精彩。小学生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我们只有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有趣的活动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浓厚兴趣,这样,教学会显得轻松愉快,学生的思维也会十分活跃。使得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学习和认识最后记住“汉字”。3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以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汉字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如“拼字游戏”“词语接龙”“找朋友”等等。
二、丰富生活识字的途径
现代汉字教学观认为,儿童识字,是他们自己生活、学习、成长的需要。为此我们应努力在汉字与儿童生活间建立联系,丰富识字的途径。
1、让课堂回归生活
比如在教学《自选商场》。课前我把教室装扮成自选商场的场景。当学生看到生活中的自选商场搬到了课堂上,看到那么多熟悉的物品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甭提多兴奋了。我顺势展开自选物品认汉字的活动,寓教于乐,从孩子熟悉的生活中去构思教学情境,不仅把汉字和实物建立起联系,丰富了这些汉字的人文积淀,更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了愉悦。
2、做生活都有心人
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为识字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可让孩子自由地选择生字,进行课外识字,成效也不错。但低段学生缺乏自觉性,选择性,需要教师和家长的不断提醒。经过一学期的引导点拨,现在班里的学生基本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在班级、校园边走边认汉字;在家长的帮助下,选择在电视、商品包装袋、路牌、广告牌等途径,反复地接触认识汉字,积累了不少字词。
三、遵循规律,形成记忆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自主识字,学生对生字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只是依附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之下的。脱离了这一语言环境,学生对汉字仍然可能感到陌生。因此,教师在以下的教学环节中必须帮助学生完成对汉字的再认识。这个过程应该是渐进的过程,即由生动的语言到抽象的汉字,再由抽象的汉字到生动的语言。只有这样,才真正完成了识字教学的全过程。
1、由语言到汉字
语言是和生活经验密切结合的,汉字是抽象出来的特殊符号。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识记与生活经验密切结合的词语或句子,要比识记孤零零的汉字容易得多。因此,识字教学有必要经历由句到词,再由词到字的过渡。具体的做法在日常教学中易于操作,且收效很好。教师可以出示与汉字相关的词句,学生读记,然后逐步擦去其它字,独立识记汉字。
2、自主探索识字方法。
识字方法有很多种,如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编儿歌,编顺口溜,联想画面识字等等。同样一个汉字,不同的学生会想出不同的识记方法。在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寻记字方法,灵活运用识字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3、由汉字到语言
识记了汉字的字音和字形,并不等于完全掌握了汉字。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固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中能够认识这个汉字,变换了语言环境,学生就不能准确地读出汉字的读音。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学生思维定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教学中教师未能遵循教学规律,为学生提供发展思维的空间。由汉字到语言,是指将已识记的抽象的书面符号再次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运用汉字,结合生活经验组词说话。再次把识记的汉字与相应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既丰富了语言积累,又强化了对汉字的感性认识。
四、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让小学生们在识字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将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同时相结合使得充分利用资源,在小学生们识字学习中渗透文化思想,带动了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教育的层次,相信未来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