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中职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作者】 陈秋静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中职学校中,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文化基础课,但是中职生语文素养却一直不高。本文对中职生语文学习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从“正态度、重基础、联实际”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中职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生;语文素养;培养
一、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华罗庚认为,“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条件。很多学生数学看不懂题目、英语不理解段意,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没学好。
“语文”更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语文学习涵盖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分别对应理解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感悟能力、文字书面表达能力。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影响了每个人一生的成长。
二、中职生语文学习现状
《语文》是“语文”的载体,是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它在所有学科中所占比例普高等同,并在各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中职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差:中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中,没有养成主动学习习惯,语文基础知识差。甚至有部分学生连基本的字词拼音都没有掌握,写作过程中更是错字连篇,思维混乱,语序不清。
素质低:中职学生多数全是三差生。基础差,纪律差,素养差。具体表现在学生普遍上课不专心,容易开小差,甚至有学生到了职高直接放弃语文学习,混天过日。这样就导致了基础差,素养更不用说了。
对语文认识不够:许多学生来到职高后,只学数学、外语或者专业课,认为语文学不学都能考到普通的成绩,不必担心。
三、中职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摆正态度,重视语文教学。
笔者认为,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更应该了解到语文学习对于这群行为习惯差、纪律意识差、法律观念淡漠、思想政治素质低的学生重要意义。语文教师更应该有明确的意识,主动采取行动重视中职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人非生而知之。”有的学生之所以对语文不够重视,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课改政策的影响:随着课改深入,语文学科的拓展延伸,考试内容往往不是所学内容的直接体现,而更注重语文能力的考核。这种学习与考试脱节的状况让学生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心理。再加之有些入选的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时代感差距很大,学习过程中就存在理解障碍。二是家长的影响:有些家长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导致学生重理轻文。三是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日积月累长期实践的结果。语文学科自身提高成绩较慢,而学生却急功近利的原因。四是有一些同学从小对语文不感兴趣,基础差,讨厌背诵和记忆,抵触写作文。久而久之兴趣殆尽,没有学习动力。
如何让学生重视语文学习?首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思想工作入手,让他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其次,可以多角度地让古文化与现代文化来熏陶感染,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性,吸引学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后,从零做起,教师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坚信能学好语文,夯实自己的语文功底,提升人格魅力。
(二)重视基础,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职学生虽然语文基础较差,但他们青春活泼,智力正常,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老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能学好语文,在“读”“背”“说”“写”上给予正确而适当的帮助。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朗读、默读、速读、口头复述、背诵、精读、评析等多种形式对中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背诵”一直是中职生的难题,而除了智力因素之外,没有掌握背诵的正确方法,对自己不自信是学生“无法记忆”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发挥好管理作用,在相信学生能背诵的前提下,给予正确的记忆指导,适当施压,帮助学生从“少”到“多”,从“无”到“有”,树立基本的自信。
在说话教学中,课堂上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在课堂内进行叙述、说明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复述课文、介绍自己、口头描述周围的人和事等;如果进行各种朗读和表演活动,可以结合课本中散文、诗歌、剧本、小说等不同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故事化。对学生“说”的内容、胆量、声音、感觉、姿态等方面进行训练。
在写作教学方面,笔者认为,职高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除了要有现实素材玉知识积累之外,学习一定的写作技巧是必要的,其中“模仿”是一个非常棒的方法。除此之外,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动手写写的好习惯。正所谓肚中有墨,何愁倒不出。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
(三)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提高中职生语文素养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量的中初级专门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语文学科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在人们的平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有着没有办法割舍的现实使用价值。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离开了生活实际就好比“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学生只有置身于自然用心感受过春天,才能体验《春》的美,只有在生活中体验了亲人的关爱,才能理解《我的母亲》中母亲的眼泪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教师要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课外,使之跟广阔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然、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领悟,创造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读书与实践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让学生带着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再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常洁,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初探[G]
[2]陈春兰,中职语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G]
[3]常逢杰,中职学生语文素养建构策略浅谈[G]
关键词:中职生;语文素养;培养
一、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华罗庚认为,“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条件。很多学生数学看不懂题目、英语不理解段意,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没学好。
“语文”更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语文学习涵盖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分别对应理解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感悟能力、文字书面表达能力。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影响了每个人一生的成长。
二、中职生语文学习现状
《语文》是“语文”的载体,是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它在所有学科中所占比例普高等同,并在各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中职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差:中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中,没有养成主动学习习惯,语文基础知识差。甚至有部分学生连基本的字词拼音都没有掌握,写作过程中更是错字连篇,思维混乱,语序不清。
素质低:中职学生多数全是三差生。基础差,纪律差,素养差。具体表现在学生普遍上课不专心,容易开小差,甚至有学生到了职高直接放弃语文学习,混天过日。这样就导致了基础差,素养更不用说了。
对语文认识不够:许多学生来到职高后,只学数学、外语或者专业课,认为语文学不学都能考到普通的成绩,不必担心。
三、中职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摆正态度,重视语文教学。
笔者认为,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更应该了解到语文学习对于这群行为习惯差、纪律意识差、法律观念淡漠、思想政治素质低的学生重要意义。语文教师更应该有明确的意识,主动采取行动重视中职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人非生而知之。”有的学生之所以对语文不够重视,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课改政策的影响:随着课改深入,语文学科的拓展延伸,考试内容往往不是所学内容的直接体现,而更注重语文能力的考核。这种学习与考试脱节的状况让学生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心理。再加之有些入选的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时代感差距很大,学习过程中就存在理解障碍。二是家长的影响:有些家长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导致学生重理轻文。三是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日积月累长期实践的结果。语文学科自身提高成绩较慢,而学生却急功近利的原因。四是有一些同学从小对语文不感兴趣,基础差,讨厌背诵和记忆,抵触写作文。久而久之兴趣殆尽,没有学习动力。
如何让学生重视语文学习?首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思想工作入手,让他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其次,可以多角度地让古文化与现代文化来熏陶感染,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性,吸引学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后,从零做起,教师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坚信能学好语文,夯实自己的语文功底,提升人格魅力。
(二)重视基础,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职学生虽然语文基础较差,但他们青春活泼,智力正常,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老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能学好语文,在“读”“背”“说”“写”上给予正确而适当的帮助。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朗读、默读、速读、口头复述、背诵、精读、评析等多种形式对中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背诵”一直是中职生的难题,而除了智力因素之外,没有掌握背诵的正确方法,对自己不自信是学生“无法记忆”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发挥好管理作用,在相信学生能背诵的前提下,给予正确的记忆指导,适当施压,帮助学生从“少”到“多”,从“无”到“有”,树立基本的自信。
在说话教学中,课堂上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在课堂内进行叙述、说明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复述课文、介绍自己、口头描述周围的人和事等;如果进行各种朗读和表演活动,可以结合课本中散文、诗歌、剧本、小说等不同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故事化。对学生“说”的内容、胆量、声音、感觉、姿态等方面进行训练。
在写作教学方面,笔者认为,职高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除了要有现实素材玉知识积累之外,学习一定的写作技巧是必要的,其中“模仿”是一个非常棒的方法。除此之外,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动手写写的好习惯。正所谓肚中有墨,何愁倒不出。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
(三)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提高中职生语文素养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量的中初级专门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语文学科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在人们的平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有着没有办法割舍的现实使用价值。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离开了生活实际就好比“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学生只有置身于自然用心感受过春天,才能体验《春》的美,只有在生活中体验了亲人的关爱,才能理解《我的母亲》中母亲的眼泪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教师要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课外,使之跟广阔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然、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领悟,创造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读书与实践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让学生带着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再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常洁,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初探[G]
[2]陈春兰,中职语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G]
[3]常逢杰,中职学生语文素养建构策略浅谈[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