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学会之乐常驻心头
【作者】 王 芳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北城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愉快教育是一种好学、乐学精神的教育,是一种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教育。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看来,“乐之”优于“好之”、“知之”。因为“乐之”是发自内心的要求,使主体愉快情绪的反映,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可以断定,愉快教育就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立足点,是开发智力、发展特长,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若是学生乐学,必先从教师乐教开始。教书育人,需先做到四心相通,即备课中要了解编者的心,理解作者的心,体现教者的心,锤炼学生的心。“四心相通”中的了解编者、理解作者的心,是教师钻研时的“输入”,是吸收,是对教材的“内化”;体现教者的心,设计教学蓝图和教案,是“输出”,是运用,是对教材的“外化”;锤炼学生的心,是师生的合作,是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读书、学做事、学做人,是对教材的“活化”。教师没有“到人所不到”的“内化”,也就没有“创人所不创”的“外化”,更谈不上“教人所不教”、“导人所不导”、“练人所不练”的“活化”。“化”者通也,唯有“四心相通”了,乐学中育人方能落在实处。
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才能使学生品尝到学会之乐?我们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施与教师的爱;激起学生的兴趣;登台阶品尝乐。
一、施与师爱来品尝乐
愉快教育是一种渗透着爱、贯穿着爱的教学过程 。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就是爱,每个孩子都喜欢在欢乐、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生活。基于这种认识,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喜欢上这门课。
学生对爱的接受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当你稍稍向他们表示一点爱意和关心,哪怕是一个眼神,你会立刻感到一股强烈的反响,学生们会百倍的关注你,注意你的神态、举动乃至情绪。因此,我每次走进课堂之前都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每次登上讲台的时候都要面带微笑,每次和同学们互致问候的时候都要感情饱满:因为要想成功地实施愉快教育,教师首先必须是乐教者,要有乐教精神,以满腔热情来上好每一堂课。只要这样,便掌握了课堂的主导权。“亲其师而信其道”,让学生喜欢、亲近,这是教学成功的必备前提。
二、激起学生兴趣来品尝乐
英语教学绝对不能进行简单、枯燥的一问一答、一讲一听、一读一背,它必须是能调动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设计出学生耳目一新、学兴盎然的教学过程。
例如,在学习新目标英语八(下)Unit 5的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时,可以把学生分组,然后让他们编写接龙故事。故事可以以“I think I am going to be a professional athlete.”为开头,其他同学以“if”,开头接句子,组内各同学轮流写两句,然后在班内进行交流与评比,看哪个组写的最有趣,而且句型应用的正确。如有一个组写到:I think I am going to be a professional athlete. If I become a professional athlete, I will be famous. If I become famous, I will be rich. If I become rich, I will buy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If I buy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I will eat them. If I eat them, I will be fat. If I become fat, I will be ugly. If I become ugly, I will be sad.Oh, My God! 这个环节的设置既使整节课的气氛达到了空前的高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以充分的运用及巩固知识点。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他们都争先恐后的抢着说,使口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课堂上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学生们充分的体会到了学会之乐。
三、登台阶,品尝乐
学生们刚接触到英语时间不长,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不足为怪。但教师若置困难于不顾,学生必然会感到学习很苦;若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不经过自己的思考,轻而易举的获得知识,也不会品尝到真正的乐。只有通过学生自觉吃苦的劳动,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给学生铺上台阶,还要让学生能顺利的登上台阶。如学习“If I become an athlete, will I be happy?”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铺设以下几个台阶:
第一台阶:引出话题。通过多幅著名的职业运动员的图片先提起大家的兴趣.告诉大家“They are professional athletes.”可以学习“professional athletes”这个短语,并在看图片的过程中可以复习表示职业的单词,使学生在自然、愉快的心情中面对新课。
第二台阶:初涉课文。教师自编一段关于姚明的短文,并把文中的新单词的设计其中,让学生们自己处理这些单词及短语,总结难点,化难为易,这样就可以把深奥的课文具体化、简单化,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三台阶:小试身手。教师根据本文大体内容设计判断题,几个简单问题,使课文结构清晰了,化繁为简。
第四台阶:归纳总结。让学生完成表格。由表及里,总结语言。
第五台阶:知识升华。举行辩论会,分成正反两方,就成为职业运动员是否快乐展开辩论,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应用,并展现出自己的立场和情感。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拾阶而进,伴有乐趣,又需再攀登,苦中有乐,他们乐于吃苦的心境在这层层台阶中逐步达到乐学的彼岸。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作为向导领着学生踏上那条艰难的求知小道,要让学生觉得发现真理的是他们自己。你只是他们的助手,但他们缺了你又不行的。”实践证明,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会从克服困难中感到成功的欢乐,乐于拼搏进取,这样的教学过程必然充满乐趣,必然是愉快的。外界刺激所带来的兴趣是短暂的、瞬间的。而通过顽强拼搏与努力,通过克服重重困难所品味到的成功之乐,乐趣无穷。只有教师能大胆放手,逐步放手,一切为了学生,才能真正体现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善教与乐学的和谐统一。
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才能使学生品尝到学会之乐?我们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施与教师的爱;激起学生的兴趣;登台阶品尝乐。
一、施与师爱来品尝乐
愉快教育是一种渗透着爱、贯穿着爱的教学过程 。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就是爱,每个孩子都喜欢在欢乐、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生活。基于这种认识,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喜欢上这门课。
学生对爱的接受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当你稍稍向他们表示一点爱意和关心,哪怕是一个眼神,你会立刻感到一股强烈的反响,学生们会百倍的关注你,注意你的神态、举动乃至情绪。因此,我每次走进课堂之前都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每次登上讲台的时候都要面带微笑,每次和同学们互致问候的时候都要感情饱满:因为要想成功地实施愉快教育,教师首先必须是乐教者,要有乐教精神,以满腔热情来上好每一堂课。只要这样,便掌握了课堂的主导权。“亲其师而信其道”,让学生喜欢、亲近,这是教学成功的必备前提。
二、激起学生兴趣来品尝乐
英语教学绝对不能进行简单、枯燥的一问一答、一讲一听、一读一背,它必须是能调动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设计出学生耳目一新、学兴盎然的教学过程。
例如,在学习新目标英语八(下)Unit 5的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时,可以把学生分组,然后让他们编写接龙故事。故事可以以“I think I am going to be a professional athlete.”为开头,其他同学以“if”,开头接句子,组内各同学轮流写两句,然后在班内进行交流与评比,看哪个组写的最有趣,而且句型应用的正确。如有一个组写到:I think I am going to be a professional athlete. If I become a professional athlete, I will be famous. If I become famous, I will be rich. If I become rich, I will buy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If I buy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I will eat them. If I eat them, I will be fat. If I become fat, I will be ugly. If I become ugly, I will be sad.Oh, My God! 这个环节的设置既使整节课的气氛达到了空前的高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以充分的运用及巩固知识点。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他们都争先恐后的抢着说,使口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课堂上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学生们充分的体会到了学会之乐。
三、登台阶,品尝乐
学生们刚接触到英语时间不长,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不足为怪。但教师若置困难于不顾,学生必然会感到学习很苦;若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不经过自己的思考,轻而易举的获得知识,也不会品尝到真正的乐。只有通过学生自觉吃苦的劳动,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给学生铺上台阶,还要让学生能顺利的登上台阶。如学习“If I become an athlete, will I be happy?”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铺设以下几个台阶:
第一台阶:引出话题。通过多幅著名的职业运动员的图片先提起大家的兴趣.告诉大家“They are professional athletes.”可以学习“professional athletes”这个短语,并在看图片的过程中可以复习表示职业的单词,使学生在自然、愉快的心情中面对新课。
第二台阶:初涉课文。教师自编一段关于姚明的短文,并把文中的新单词的设计其中,让学生们自己处理这些单词及短语,总结难点,化难为易,这样就可以把深奥的课文具体化、简单化,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三台阶:小试身手。教师根据本文大体内容设计判断题,几个简单问题,使课文结构清晰了,化繁为简。
第四台阶:归纳总结。让学生完成表格。由表及里,总结语言。
第五台阶:知识升华。举行辩论会,分成正反两方,就成为职业运动员是否快乐展开辩论,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应用,并展现出自己的立场和情感。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拾阶而进,伴有乐趣,又需再攀登,苦中有乐,他们乐于吃苦的心境在这层层台阶中逐步达到乐学的彼岸。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作为向导领着学生踏上那条艰难的求知小道,要让学生觉得发现真理的是他们自己。你只是他们的助手,但他们缺了你又不行的。”实践证明,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会从克服困难中感到成功的欢乐,乐于拼搏进取,这样的教学过程必然充满乐趣,必然是愉快的。外界刺激所带来的兴趣是短暂的、瞬间的。而通过顽强拼搏与努力,通过克服重重困难所品味到的成功之乐,乐趣无穷。只有教师能大胆放手,逐步放手,一切为了学生,才能真正体现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善教与乐学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