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教学点滴谈

【作者】 贺薇静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行知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此为座右铭,在教学方面要常常总结经验。小学语文教学对孩子们一生的教育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小学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语文课的重要。下面谈一谈我的教学体会,希望和同仁们商榷。
  一、在实践中学会作文   
  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提倡作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大作文教学观。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将语言交际活动回归于生活应用。联系生活实际,也便于学习生动活泼的人民群众语言,有利于养成良好之风,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运用,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写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小学生趣味盎然的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说话和写作的要求,学生能够乐意接受,作文指导自然贴切地融入生活之中。又如围绕“看图说话、写作”这一中心时,教师可以设计“扮顾客——买学习用品”“扮售货员——说学习用品”“作学生——买学习用品”“扮群众——写人民来信”四项课堂活动,学生能入情入境地表演,语言、神态表演得惟妙惟肖。
  作文教学活动化,可以成为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节目表演等。师生根据情境的需要成了生活中各种角色,如家长、教师、记者、播音员、医生、生活管理员等。创设教学情境,模拟重现生活,以练促用,学以致用,体现了实践性,应用性和生活性。作文教学开放而富有生机与活力,走出小课堂,走进精彩生活的大世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说一说、议一议、演一演、做一做、评一评把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都充分调动起来了。看得清、听得真、感受深。在设置的作文教学情境中,学生眼观其景,耳闻其声,身临其境,学得快乐,学得有趣。
  二、说话与写作相结合
  小学作文教学包含看说话训练与写作训练两大部分。学生的说话能力的发展优于写作能力的发展,所以由读入写或边读边写的作文训练完全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作文教学规律。
  笔者在上“说写课”,课堂上有的学生热烈讨论,甚至辩论;有的学生深思过后奋笔疾书;有的学生细细品读反复锤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在说话训练中,既有教师的说,又有学生的说,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师生入情入境地畅谈,达到作文教学的最佳效果。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安排下,说的过程就是口头作文训练过程。在平时的说话训练时,教师与学生聊天,对话,看似只是说话闲聊,其实是真真实实的言语交际训练。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说,小品表演说,既训练学生具体地说,也训练学生概括地说,既有表扬说,也有指错说。在这样有意识的创设宽松环境中,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新的表达,学生创造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这些作文素材为下一步的书面作文夯实了基础。
  三、实现语文教学民主
  实现语文教学民主,是以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为前提,以肯定、启发为手段,以引导、创新、释放心灵为目标,作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变写作文为体验创造的乐趣和进行心灵与情感交流的途径,使写作文成为小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1.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的理念,以练为主,以训为辅,由传统作文教学单向交流转变为双向交流、多向交流。由少数面向全体,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培养并放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的插话、点拨和总结,引而不发,点而不讲,彰显出“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能做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2.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与鼓励。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肯定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与鼓励,体现出“润物细无声”“湿衣看不见”的教书育人的艺术。在课堂上教师要用鼓励、激励学生的话语:“你真行”“真了不起”“值得继续发扬”一节课能用一些鼓励、赞扬之词,说明这节课有成功之处。教师要以独特的慧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热情洋溢而又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和恒心,增强学生作文的兴趣和动力,同时师生之间的关系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
  3.让学生大胆、自由、充分的表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一直要求学生作文时谨记:你认为开头怎么样适合你就怎样写,你认为结尾怎样有创意你就怎样结尾,主动权就在学生的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在教学中的民主科学做法,促进学生灵活多变地进行作文训练。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的生活感受也不尽相同的。只有让学生大胆、自由、充分的表达,学生的作文才能充满个性、生机与活力的。只要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作文教学的效果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有了良好的探究环境与积极的探究意识还不够,要使学生学会探究,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运用到学习实践中去,最终形成探究能力。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握好交流讨论的时机,积极,有序,有效的组织学习。教师要及时抓住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参与各组的交流谈论,巧设悬念,精要点拨,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效果,例如《黄河的主人》,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你最喜欢课文的那一段?为什么?同学们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热烈的谈论交流,各抒己见,有的喜欢黄河那磅礴的气势;有的喜欢羊皮筏子上乘客的谈笑风生,有的喜欢艄公外贸动作的语句……因为这些地方从正反两个方面突出了艄公的不畏艰辛,勇敢智慧,震精机制的品格,激发了学生的无比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