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
【作者】 龙美林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临江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在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正如著名教育家吴申斯基所言:“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而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恢复到它那里去。”
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论文从依据幼儿性格特点,教师的良好态度和多变的方式,引导幼儿“能够讲述”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将儿童文学作品运用到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几方面进行论述在学前教育中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一、语言教学与艺术的结合
对于幼儿的语言学前教育,应体现其艺术性,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艺术地实施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语言既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它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教师本人应用最好的语言、最恰当的语言、能够开启幼儿智慧的语言来完成自己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还应体现教师的诙谐幽默、灵活多变的方法,要让幼儿在接受教育中感受到美、表现美的情绪和能力,这样的艺术方式,幼儿才容易接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教育中,要求“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并明确了“目标”、“教育要求”和“指导要点”。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性格各异的孩子,胆大淘气的,胆小内向的……鼓励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的宽容语言对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宽容等待会让幼儿积极的开展思维想象空间。如:在“词语开花”活动中,请幼儿用树、水、花、电说词时,小朋友想到了很多。明卓的“玫瑰花”,炎均的“菊花”,依琳的“杨柳树”,然然的“洪水”,凯泽的“电源”等等,这些都来自于小朋友的智慧。
二、正确孩子的语言表达方式
幼儿园孩子的语言表达方式会存在发音不过准确,吐字不够清晰的问题,教师在教育孩子发音上应以标准的普通话教学,使孩子吐字发音达到清晰准确的地步。幼儿园孩子由于其特殊的年轻性质,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比较强,作为幼儿教师是孩子在学校过程中主要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最正确的发音吐字方法,并引导孩子健康正确的词语词汇,指导孩子与人沟通时的正确方法和技能。教师在对学前教育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时应当注意使用适当的语言沟通来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教师在教育还在语言的过程中,应当以孩子的角度和心理,模拟小孩的语速和语调,并辅以眼神动作等,吐字清晰形象生动富有感情的与孩子进行沟通,这样不仅让小孩有亲切感,更能使孩子通俗易懂,高效的达到教学作用。
三、语言教育与道德的培养
我们的孩子幼稚单纯,活泼可爱,天真无邪,他们的心灵充满着可塑性。故,《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及老子《道德经》等道德教育方面的教材应始终贯穿于幼儿学前教育之中,要以培养幼儿从小就学会心地善良,诚实守信,热爱国家,团结向上的好品德为目的。幼儿的道德教育及其成长,靠我们精心的培育,更需要我们宽容、等待的态度给予幼儿成长的空间。发展幼儿语言的目标中提到“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经过自身实践,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举个例子:我们班的小朋友佳宜和琳琳是同桌,每天两个小家伙儿在一起玩的都很好。可是有一天早晨,佳宜看到琳琳来了,就急忙对我说:“我不和琳琳挨着”,我莫名其妙的看着她撅起的小嘴巴,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她接着说:“昨天琳琳踩我的鞋了,都脏了,也没说对不起。”琳琳听了,很委屈的说:“我不是有意的”。说完,两个人站到那都不动了。我走过去,蹲下来,摸着琳琳的头说:“既然不是有意的,应该对佳宜说什么?”此时,只见琳琳走过去,对佳宜说了声“对不起”。佳宜马上说:“没关系。”然后就帮着琳琳拿书包指着她旁边的座位,说“坐这吧”。两个好朋友有说有笑,刚才的事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可以让有矛盾的两个小伙伴和好如初。这语言沟通的作用得到了印证,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使用必要的礼貌用语的意义,更让我们感受到幼儿语言教育的魅力。
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要想对一个陌生进行认识了解,首先要通过与其进行语言沟通。因此,语言是体现一个人修养水平、知识水平、生活态度等最重要的方式。语言的熟练程度和组织能力不是先天得来的,而是通过后期学习训练达到的,所以对于如一张白纸一样的幼儿来说,在学前教育时期打好语言基础显得至关重要。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教师应当适当的组织和进行一些幼儿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课前演讲或者是朗读的小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都能得到语言锻炼,这样不仅能增加他们的语感,还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演讲水平提升学生的胆识,教师在学生演讲或者朗读结束后再给予孩子刚刚的表现一些小点评,不仅让孩子能得到夸奖增加孩子语言方面的信心,也可以使孩子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有不足,下一次演讲或者朗读时会纠正这方面的不足,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口语水平。学前教育教师是幼儿孩子学业生涯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在与孩子沟通和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情感。在于孩子沟通过程中,无论是表达肯定意见还是否定意见,愉快情感或不愉快的情感时,教师都应该用符合孩子的温柔语气,使用健康的语言。
五、幼儿园、家长积极配合,搞好孩子的养成教育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要加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还要培养幼儿为他人劳动的能力。在幼儿园中,教师单独的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教师应当与家长多联系,统一认识、统一要求,使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习惯,在家里得到进一步巩固。在教育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在幼儿园里爱劳动,但一回到家就变得不爱劳动了。对这一类幼儿,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同时修正教育方法,开展诸如:“当妈妈的小助手”一类帮助父母做事的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做到在幼儿园和家里一个样。
总之,幼儿语言的发展,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不想让知识变成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工具。”在幼儿园教育中,只有运用好这个工具,才能为培养创造型任务打好基础。做为幼儿教师要树立一种信念,用一生去打造自己的教学语言,把文化、思想和对幼儿的爱和责任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因为这是我们教学的工具,也是开启幼儿心灵和智慧的钥匙。
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论文从依据幼儿性格特点,教师的良好态度和多变的方式,引导幼儿“能够讲述”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将儿童文学作品运用到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几方面进行论述在学前教育中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一、语言教学与艺术的结合
对于幼儿的语言学前教育,应体现其艺术性,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艺术地实施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语言既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它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教师本人应用最好的语言、最恰当的语言、能够开启幼儿智慧的语言来完成自己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还应体现教师的诙谐幽默、灵活多变的方法,要让幼儿在接受教育中感受到美、表现美的情绪和能力,这样的艺术方式,幼儿才容易接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教育中,要求“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并明确了“目标”、“教育要求”和“指导要点”。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性格各异的孩子,胆大淘气的,胆小内向的……鼓励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的宽容语言对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宽容等待会让幼儿积极的开展思维想象空间。如:在“词语开花”活动中,请幼儿用树、水、花、电说词时,小朋友想到了很多。明卓的“玫瑰花”,炎均的“菊花”,依琳的“杨柳树”,然然的“洪水”,凯泽的“电源”等等,这些都来自于小朋友的智慧。
二、正确孩子的语言表达方式
幼儿园孩子的语言表达方式会存在发音不过准确,吐字不够清晰的问题,教师在教育孩子发音上应以标准的普通话教学,使孩子吐字发音达到清晰准确的地步。幼儿园孩子由于其特殊的年轻性质,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比较强,作为幼儿教师是孩子在学校过程中主要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最正确的发音吐字方法,并引导孩子健康正确的词语词汇,指导孩子与人沟通时的正确方法和技能。教师在对学前教育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时应当注意使用适当的语言沟通来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教师在教育还在语言的过程中,应当以孩子的角度和心理,模拟小孩的语速和语调,并辅以眼神动作等,吐字清晰形象生动富有感情的与孩子进行沟通,这样不仅让小孩有亲切感,更能使孩子通俗易懂,高效的达到教学作用。
三、语言教育与道德的培养
我们的孩子幼稚单纯,活泼可爱,天真无邪,他们的心灵充满着可塑性。故,《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及老子《道德经》等道德教育方面的教材应始终贯穿于幼儿学前教育之中,要以培养幼儿从小就学会心地善良,诚实守信,热爱国家,团结向上的好品德为目的。幼儿的道德教育及其成长,靠我们精心的培育,更需要我们宽容、等待的态度给予幼儿成长的空间。发展幼儿语言的目标中提到“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经过自身实践,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举个例子:我们班的小朋友佳宜和琳琳是同桌,每天两个小家伙儿在一起玩的都很好。可是有一天早晨,佳宜看到琳琳来了,就急忙对我说:“我不和琳琳挨着”,我莫名其妙的看着她撅起的小嘴巴,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她接着说:“昨天琳琳踩我的鞋了,都脏了,也没说对不起。”琳琳听了,很委屈的说:“我不是有意的”。说完,两个人站到那都不动了。我走过去,蹲下来,摸着琳琳的头说:“既然不是有意的,应该对佳宜说什么?”此时,只见琳琳走过去,对佳宜说了声“对不起”。佳宜马上说:“没关系。”然后就帮着琳琳拿书包指着她旁边的座位,说“坐这吧”。两个好朋友有说有笑,刚才的事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可以让有矛盾的两个小伙伴和好如初。这语言沟通的作用得到了印证,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使用必要的礼貌用语的意义,更让我们感受到幼儿语言教育的魅力。
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要想对一个陌生进行认识了解,首先要通过与其进行语言沟通。因此,语言是体现一个人修养水平、知识水平、生活态度等最重要的方式。语言的熟练程度和组织能力不是先天得来的,而是通过后期学习训练达到的,所以对于如一张白纸一样的幼儿来说,在学前教育时期打好语言基础显得至关重要。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教师应当适当的组织和进行一些幼儿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课前演讲或者是朗读的小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都能得到语言锻炼,这样不仅能增加他们的语感,还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演讲水平提升学生的胆识,教师在学生演讲或者朗读结束后再给予孩子刚刚的表现一些小点评,不仅让孩子能得到夸奖增加孩子语言方面的信心,也可以使孩子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有不足,下一次演讲或者朗读时会纠正这方面的不足,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口语水平。学前教育教师是幼儿孩子学业生涯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在与孩子沟通和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情感。在于孩子沟通过程中,无论是表达肯定意见还是否定意见,愉快情感或不愉快的情感时,教师都应该用符合孩子的温柔语气,使用健康的语言。
五、幼儿园、家长积极配合,搞好孩子的养成教育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要加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还要培养幼儿为他人劳动的能力。在幼儿园中,教师单独的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教师应当与家长多联系,统一认识、统一要求,使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习惯,在家里得到进一步巩固。在教育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在幼儿园里爱劳动,但一回到家就变得不爱劳动了。对这一类幼儿,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同时修正教育方法,开展诸如:“当妈妈的小助手”一类帮助父母做事的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做到在幼儿园和家里一个样。
总之,幼儿语言的发展,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不想让知识变成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工具。”在幼儿园教育中,只有运用好这个工具,才能为培养创造型任务打好基础。做为幼儿教师要树立一种信念,用一生去打造自己的教学语言,把文化、思想和对幼儿的爱和责任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因为这是我们教学的工具,也是开启幼儿心灵和智慧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