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将礼仪品格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作者】 张 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金沙江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可谓历史悠久。中国礼仪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可见礼仪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环境
  礼仪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得体的衣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问候,彬彬有礼的行为所体现的已不仅仅是个人很有礼貌的简单层次,而是他个人才能、自信心、热情、对生活的热爱等积极的心态。从“不学礼,无以立”可以看出: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礼仪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在提倡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礼仪也渐渐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话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还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在幼儿园里,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以前班里的大部分孩子见到教师会问好,但是也有的孩子不会,家长也没有这个意识。通过本学期的礼仪培训,教师每天早晨首先会向入园的孩子和家长鞠躬问好。刚开始,孩子们只说不做;慢慢地,他们学会了鞠躬问好;再后来,家长也学会了鞠躬问好。班里的章某和他的奶奶每天早晨入园时,都会认真地鞠躬问候教师好。当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弯下腰,作为教师真地觉得很感动。文明礼仪不仅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拉近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作为教师,要养成自己的文明礼仪习惯,除了早上入园时教师要鞠躬问好,平时的举止要端庄,语言要文明,对待幼儿也要有礼貌。“请!”“谢谢!”“对不起!”更是要时刻挂在嘴上。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为幼儿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二、从入、离园开始,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主动、积极热情地向别人“问好”、“问早”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人讲礼仪获得好感的开始。早晨幼儿入园一声“老师早!小朋友早!”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同伴的距离,也调动了幼儿的情绪。每天早上,孩子、教师、家长见面行90°鞠躬礼,互相问好,看似形式,但长期坚持会提醒人们交往就要躬下身来,互相尊重,接下来交往中,矛盾就会大大减少。
  离园时,培养幼儿主动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经过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就要离开幼儿园了,一声“再见”有对下一次见面的期待,也有对今天友谊的依恋;同时也告知老师,我要走了!知道孩子跟谁走。简单的一句“再见”让孩子养成做事善始善终的习惯,这样简单和年复一日的问候,就会在孩子心中埋下行为礼仪的种子,终将结出文明的果实。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品格教育
  活动是孩子成长的乐园,是礼仪品格教育开展的沃土。为了长期有效地开展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活动,他们首先把幼儿礼仪品格教育引进课堂,利用挂图、画册和情景表演等形式,教孩子学习礼仪、理解和使用礼仪,并把礼仪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晨间接待时,开展了“礼仪小天使”活动:身披绶带的“礼仪小天使”们向老师、家长和小朋友行礼问好;喝水时,孩子们一边背礼仪三字经,一边排好队;还有进餐礼仪、午睡礼仪、升国旗礼仪……礼仪品格教育的开展,规范了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为了激励孩子们不怕困难,勇敢坚强,各班还开展了“礼仪品格之星”评选活动,孩子们个个争当星级宝宝。此外,他们还开展了茶道、插花、扎染、吹画等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感受艺术之美,感受中国文化的灿烂。礼仪品格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华礼仪的良好氛围。
  四、通过教学活动,巩固礼仪教育 
  幼儿的一日活动是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利用幼儿一日活动的机会开展礼仪教育是保障幼儿礼仪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礼仪教育活动时,教师应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在幼儿各科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内容,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语言和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例如:在故事《小熊请客》中,老师引导幼儿,当小熊请好朋友分享食物时,朋友们要对小熊说“谢谢”,小熊要说“不客气”。这样幼儿就在轻松的表演活动中学会了一些礼仪知识。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具体形象的,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念儿歌、玩游戏等形式可丰富幼儿的礼仪知识,让幼儿明确礼仪规范的要求,激起内部情感,尤其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讲礼仪的经典,如“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能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
  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在一日生活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习惯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在实践中一贯性、一致性地要求。幼儿的礼仪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是实施幼儿园礼仪教育的主要途径,应该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品格植根在孩子们灵魂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