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对小学特殊教育教学问题的初探

【作者】 方珍珍

【机构】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特殊教育的发展是对广大需要接受小学教育但身体存在不足的儿童的关怀,是体现人人接受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营造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因此,提高小学特殊教育的教学方式,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小学特殊教育;观念;关怀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做好特殊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小学方面的特殊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并进一步提高当前小学特殊教育的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方面特殊教育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对特殊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小学方面的特殊教育遇到的问题
  1. 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在以往特殊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因为一些传统教育观念的存在,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有些教育者认为,特殊教育的对象是残疾人,他们进入社会后只要能解决自理问题就行。其实,这样的评价标准简单并且粗暴,以此为标准,学生的学习独立性会受到压制,学习的主动性及创造性会慢慢丧失。
  2. 教师队伍质量有待提高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在建设过程中也有着很大的进步,但距新课改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论是在个人的素质方面,还是在自身的教学水平及理念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有的教师在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方面、关爱学生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针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实际采取特色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没能充分利用学生兴趣挖掘其潜能;还有部分特殊教育的教师专业不对口,需要进行教学培训。
  3. 家庭教育的关注度有待加强
  就小学生而言,家庭教育对其影响十分巨大。但不少学校认为自身的责任就是学生的校园教育,出了学校,学生的教育就和学校没有太大的关系,故而不注重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及时沟通。特殊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比一般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多,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教育。为此,学校和家庭要携手做好工作,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小学方面的特殊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对特殊教育小学的重视
  首先,要加强对特殊教育小学的经济支持,要提高办学的条件,可以采用引进社会资金的方式来提高当前的办学水平,保证学校的建设以及正常的运行。其次,在进行特殊教育小学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调查工作,根据学生分布的状况以及周围的特殊教育学校分布状况等各种因素来进行特殊教育小学的建设,从而使特殊教育小学的建设和发展更加符合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二)不断提高对学校的管理水平
  提高小学特殊教育的管理水平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努力,一方面,要采取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官本位思想,重视行政为教育服务的功能,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从思想观念的角度上改变传统的弊端。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并且进一步细化管理工作的细则,做到权力下放到人,权责一致,更好地对特殊教育小学进行管理。
  (三)特殊教育学校在课堂上的关爱教育
  伴随着特殊教育的健康发展,社会在为残疾学生捐款捐物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部分残疾学生会把源于人文关怀的捐款捐物活动看作是一种施舍和别人对自己的怜悯,特殊教育非常重视转变学生的这种思想,教导学生接受善意的帮助,与此同时,逐步学会自立自强。当前许多特殊教育学校会启发聋哑学生尝试学习手语和唇语,练习跳舞,用优美的舞姿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引导学生在克服困难、发扬天赋和优点的过程中形成健康、良好的心态。
  (四)改变小学特殊教育的观念,更好的实施人文关怀教育。
  一说起特殊教育,人们想到的无非是特殊学校、特殊儿童和特殊的环境,对特殊教育并没有很多的关注和了解。如今,我国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人平等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注特殊儿童这一群体,对特殊儿童予以帮助。特殊教育在国家重视和社会人士的帮助下也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力量,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过往,特殊教育以帮助特殊儿童学习为主,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现在,特殊教育以“爱”为新观念,进行对特殊儿童心理上的疏通,教师更是要把特殊儿童放在工作之上,慢慢走进特殊儿童的生活,从他们的角度的去看在个世界,从而更好的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将爱放在实践中,实时观察特殊儿童的表情与身体行为的变化。
  (五)小学特殊教育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从古至今一直都有说教学要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个人爱好与能力去传授知识,小学特殊教育更应如此。特殊儿童,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例如喜欢舞蹈的聋哑儿童,无法正常说话,与无法听到外界的声音,这就需要会手语的教师按照特殊的书本进行教学,学得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按照他喜欢舞蹈的这个爱好去培养,获得一技之长。又如患有唐氏综合症的特殊儿童,他们只有几岁的智力,很容易患有抑郁症或者自闭症,则需要更多的人文关爱去陪伴他们关心他们,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小学特殊教育教学更应该以人为本,将特殊儿童放在工作之上,关心特殊儿童的平时生活,了解特殊儿童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变化,根据特殊儿童不同的需求去制定教学计划,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来吸引特殊儿童,让他们乐于学习。教师要将培养特殊儿童立足于社会的能力和提高特殊儿童心理素质能力放在教学的主要位置,让特殊儿童在小学特殊教育中就能找到自己将来想要成为的人和想要做的职业,提高特殊儿童的自信心,使他们在人前不卑不亢,拥有自尊。教师要有以一切都为了学生的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为促进小学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现在的特殊教育模式得到了多方面的完善,很多学校不再对残疾学生进行隔离教育,积极接纳学生融入群体教育。而且,特殊教育学校对本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指出教师不能歧视残疾学生,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实施特殊教育工作,关爱残疾学生,在教育事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当前的特殊教育活动非常注重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为学生讲各种励志故事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健康、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1]董艳艳,张茂聪.我国特殊教育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分析[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2).
  [2]丁勇.关于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