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高考体育原地推铅球训练方法的研究
【作者】 李永强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本文主要针对原地推铅球项目的运动训练方法做以分析。
一、铅球项目分析
推铅球是一项古老的健身运动项目,那时人们主要通过投掷石头来进行远度的比赛。渐渐地,男子和女子铅球项目开始出现在奥运会上。到现在,高中阶段涉及到铅球项目,初中阶段涉及到实心球项目。在高考体育考试中,原地推铅球采用的是男子5kg,女子4kg的标准。对于铅球训练来说,训练追求的就是铅球推出去的远度,也是考试的标准,如果能够把影响铅球远度的各个因素发挥到极致,那么这个学生的技术就达到了最佳化。
(一)影响铅球成绩的因素
1.出手初速度
出手初速度是指在铅球离开手的一瞬间,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从投掷的技术原理上来分析决定投掷远近最重要的是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速度是这个项目的核心。[1]速度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直接的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如出手初速度能够稍微高,那么投掷的远度就会明显增加。因此,在训练中要寻找对提高学生出手初速度的方法,对应地进行练习,相信学生的成绩会不断地提高。
2.出手角度
有关铅球的出手角度,物理学中认为,在理论的环境下应该是45度,但是因为人自身有一定的高度,并且铅球在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所以它的运行轨迹不是简单的抛物线。原地推铅球项目要想获得最大的距离,其出手的仰角应该小于45度。这个角度随铅球出手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一般是在38度—42度之间。
二、运动训练方法研究
(一)训练时间
陕西省体育高考时间安排在每年的4月中旬,因此在考试前的一个冬训(9月—12月)就显得特别重要。冬季是学生力量训练和能力储备的最佳时期,也是考试前积攒能量的关键阶段。本次学生原地推铅球成绩跟踪采取每月跟踪两次。
(二)原地推铅球专项技术动作训练
1. 原地徒手动作练习
训练学生面向教师呈两横排站立,在教师的口令下,统一完成分解动作的练习,接着再完成完整动作的训练。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教师在训练课的基本部分的开始阶段可以安排徒手动作的训练。通过徒手动作的训练,首先保证
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掌握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
2. 橡皮筋转髋练习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操场的看台栏杆上,训练的学生用右手握住橡皮筋的另一端,原地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这项练习在巩固和定型基础动作的同时,还能让训练学生体会转髋动作以及腿部力量传导到腰部的协调用力。
3. 持球动作练习
训练学生在投掷区排成一路纵队,在教师的口令下分别做持球的分解动作以及完整动作练习。每人训练4次,第1次和第2次为持球分解动作练习,后2次为完整的动作练习并将铅球掷出。这项训练师对以上两种练习的巩固和强化,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和纠错。
(三)原地推铅球专项力量训练
通过前边对铅球项目的分析,铅球项目是一项集力量和速度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除了具备一般身体素质以外,还要具备推铅球必须的专项素质。对于铅球项目,它需要练习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速度,以及力量耐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专项力量。专项力量,通俗来说,就是我们所说的爆发力。一个完整的铅球技术环节,它靠的是全身上下肢的协调用力,而不只是上肢的力量。因此,在教师安排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着重于学生相关肌肉群的爆发力。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训练的学生在这5个月的成绩分析,发现学生的身体力量在不段提升,同时每个学生的成绩也都有很大的进步。其中,男生进步最大的是王哲,前后差值2.3米,训练前,王哲的爆发力是最一般的,经过不断的反复训练以及放松练习,他在学会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掌握了推铅球的用力方法,因此,虽然他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进步幅度最大。女生的进步也很明显,杨鹤和赵捷前后差距1.8米,师玉菁前后差距1.3米,女生在训练之前由于力量较差,经过5个月的训练后,力量明显提高,铅球成绩也相应提升。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整个训练周期的安排与负荷量都设定的比较科学和合理。
2.所有训练学生在力量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原地推铅球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进步幅度大小不一。
3.个别训练学生的动作还存在问题,尤其是手指手腕发力问题,不能正确用力或不会用力,造成成绩不太理想。
4.个别训练学生在完整的动作练习中仍然存在上肢和下肢脱节的现象,不会正确地将下肢力量传导到上肢来,造成成绩提升较慢。
5.由于训练的学生教少,尤其是女生,导致训练时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学生的竞争性也不是特别强烈,容易自我满足。
(二)建议
1.对手指手腕力量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如握哑铃屈腕练习,跳绳练习等,加强学生的手指手腕力量。
2.训练前让学生坚持做徒手动作的练习,使技术动作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化,最终达到自动化的阶段。
3.提高教练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训练纪律的整顿,防范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4.教练员要给学生进行思想动员,鼓励学生积极训练,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要树立长远目光,提高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光华.浅析体育专业生的铅球训练[J]. 科研,2015(20):59.
[2]胡涛.浅析铅球最后用力的理论与训练[J]. 素质教育,2012(12).
[3]陈洪.再谈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的训练指导[J].田径,2006,( 02) .
[4]陈永生.如何提高高考体育生的原地推铅球成绩[J].田径,2007,(03) .
[5]科丽荣.铅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6).
[6]卢佳.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技术及专项力量训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8).
一、铅球项目分析
推铅球是一项古老的健身运动项目,那时人们主要通过投掷石头来进行远度的比赛。渐渐地,男子和女子铅球项目开始出现在奥运会上。到现在,高中阶段涉及到铅球项目,初中阶段涉及到实心球项目。在高考体育考试中,原地推铅球采用的是男子5kg,女子4kg的标准。对于铅球训练来说,训练追求的就是铅球推出去的远度,也是考试的标准,如果能够把影响铅球远度的各个因素发挥到极致,那么这个学生的技术就达到了最佳化。
(一)影响铅球成绩的因素
1.出手初速度
出手初速度是指在铅球离开手的一瞬间,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从投掷的技术原理上来分析决定投掷远近最重要的是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速度是这个项目的核心。[1]速度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直接的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如出手初速度能够稍微高,那么投掷的远度就会明显增加。因此,在训练中要寻找对提高学生出手初速度的方法,对应地进行练习,相信学生的成绩会不断地提高。
2.出手角度
有关铅球的出手角度,物理学中认为,在理论的环境下应该是45度,但是因为人自身有一定的高度,并且铅球在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所以它的运行轨迹不是简单的抛物线。原地推铅球项目要想获得最大的距离,其出手的仰角应该小于45度。这个角度随铅球出手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一般是在38度—42度之间。
二、运动训练方法研究
(一)训练时间
陕西省体育高考时间安排在每年的4月中旬,因此在考试前的一个冬训(9月—12月)就显得特别重要。冬季是学生力量训练和能力储备的最佳时期,也是考试前积攒能量的关键阶段。本次学生原地推铅球成绩跟踪采取每月跟踪两次。
(二)原地推铅球专项技术动作训练
1. 原地徒手动作练习
训练学生面向教师呈两横排站立,在教师的口令下,统一完成分解动作的练习,接着再完成完整动作的训练。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教师在训练课的基本部分的开始阶段可以安排徒手动作的训练。通过徒手动作的训练,首先保证
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掌握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
2. 橡皮筋转髋练习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操场的看台栏杆上,训练的学生用右手握住橡皮筋的另一端,原地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这项练习在巩固和定型基础动作的同时,还能让训练学生体会转髋动作以及腿部力量传导到腰部的协调用力。
3. 持球动作练习
训练学生在投掷区排成一路纵队,在教师的口令下分别做持球的分解动作以及完整动作练习。每人训练4次,第1次和第2次为持球分解动作练习,后2次为完整的动作练习并将铅球掷出。这项训练师对以上两种练习的巩固和强化,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和纠错。
(三)原地推铅球专项力量训练
通过前边对铅球项目的分析,铅球项目是一项集力量和速度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除了具备一般身体素质以外,还要具备推铅球必须的专项素质。对于铅球项目,它需要练习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速度,以及力量耐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专项力量。专项力量,通俗来说,就是我们所说的爆发力。一个完整的铅球技术环节,它靠的是全身上下肢的协调用力,而不只是上肢的力量。因此,在教师安排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着重于学生相关肌肉群的爆发力。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训练的学生在这5个月的成绩分析,发现学生的身体力量在不段提升,同时每个学生的成绩也都有很大的进步。其中,男生进步最大的是王哲,前后差值2.3米,训练前,王哲的爆发力是最一般的,经过不断的反复训练以及放松练习,他在学会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掌握了推铅球的用力方法,因此,虽然他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进步幅度最大。女生的进步也很明显,杨鹤和赵捷前后差距1.8米,师玉菁前后差距1.3米,女生在训练之前由于力量较差,经过5个月的训练后,力量明显提高,铅球成绩也相应提升。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整个训练周期的安排与负荷量都设定的比较科学和合理。
2.所有训练学生在力量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原地推铅球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进步幅度大小不一。
3.个别训练学生的动作还存在问题,尤其是手指手腕发力问题,不能正确用力或不会用力,造成成绩不太理想。
4.个别训练学生在完整的动作练习中仍然存在上肢和下肢脱节的现象,不会正确地将下肢力量传导到上肢来,造成成绩提升较慢。
5.由于训练的学生教少,尤其是女生,导致训练时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学生的竞争性也不是特别强烈,容易自我满足。
(二)建议
1.对手指手腕力量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如握哑铃屈腕练习,跳绳练习等,加强学生的手指手腕力量。
2.训练前让学生坚持做徒手动作的练习,使技术动作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化,最终达到自动化的阶段。
3.提高教练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训练纪律的整顿,防范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4.教练员要给学生进行思想动员,鼓励学生积极训练,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要树立长远目光,提高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光华.浅析体育专业生的铅球训练[J]. 科研,2015(20):59.
[2]胡涛.浅析铅球最后用力的理论与训练[J]. 素质教育,2012(12).
[3]陈洪.再谈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的训练指导[J].田径,2006,( 02) .
[4]陈永生.如何提高高考体育生的原地推铅球成绩[J].田径,2007,(03) .
[5]科丽荣.铅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6).
[6]卢佳.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技术及专项力量训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