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

【作者】 刘 杨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开展一些课程的改革,虽然高中体育并不是现阶段比较主要的课程,但它对于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学习压力的缓解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达到很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体育的教学思维亟待创新。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方法探索
  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体育知识的学习,又有动作技能的形成,其显著特点在于学生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如何使学生达到高中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发展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认为高中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智力与动作技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能力,才能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创新课堂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收获适合自己的体育知识。教师不能只注重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而是应当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但要注重学生个体的不断成长,还应当注重学生集体的不断进步。高中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进行自主学习探究。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与独立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在高中体育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天赋能力对高中体育课程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身体素质上的先天性差异,很多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师所安排的教学任务,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同时注重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通过分层教学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到最适合自己的高中体育知识。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多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对每一个学生所具备的个人体育特长与兴趣爱好进行充分的了解,为每一位学生制定出恰当的学习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发高中生的体育学习潜力。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创新的技能
  任何的创新活动都是需要依托知识的积累,体育创新也是同样需要体育技术知识的积累。创新过程是要按照一定的模式形成的,它体现在时间顺序、组织安排、不可倒逆和路径依赖。它把教师的“教中学”和学生的“学中用”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学生创新所需要具备的体育技术技能及体育知识一是要丰富,二是扎实。而且这些技术技能知识是一种带有地方色彩、学生色彩的知识。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注意顺应学生创新的自然路径,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的积累和熟练。一个人的创造活动,是在技能高超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新想法、新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知识技能的积累就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运用发现法,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让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分析问题,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快的掌握知识及动作要领,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当然,除此以外,还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等等。一句话,任何教学方法,只要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教师都不烦去尝试尝试。
  三、通过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面对众多学生的体育需求,任课教师应该充分并且积极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体育爱好。在增加课程项目的时候可以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这样就会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棒球,有的人喜欢跑步,还有的学生喜欢跆拳道,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将学生们分组,各有各的喜好的学生组成一组,然后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也可以对学生们薄弱的体育项目加强训练。比如,有的学生耐力较差,就可以适当让学生加强体能锻炼,留一部分的课堂时间进行热身慢跑,每节课都先跑一段时间,再进行其他的项目锻炼。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着手,不断强化学生的长处,补足短处,这样的平衡发展才能一步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实施现代化体育教学手段
  采取体育室外多媒体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高中体育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通过有关体育知识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于一体,模拟现实体育教学中的情境,清晰展示出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有效加深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体育影像的形式,为学生实施展现体育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应用由音乐、图片、故事案例等多媒体表现形式组合的教学内容,采用这种更加直观的体育课堂形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更加有助于学生对我国的体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应用QQ、微博、微信等网络沟通平台,使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产生良好的沟通,从而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拉近师生关系,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水平。
  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讲解一些有关我们国家优秀的运动员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如许海峰打吊瓶上奥运赛场,为了祖国和人们的荣誉,而不惜带病之躯的高尚精神。结合体育知识的学习,利用国家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取得的巨大成绩,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如我国女排、女足的优秀战绩,乒乓球队团结拼搏,奥运会、世锦赛的骄人战绩,激励我国人民奋发向上的斗志和努力做好工作的信念。在讲中国体育取得辉煌战绩的同时,不要忘了还要给同学们讲到中国的体育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激励我们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如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但是某些项目却处于落后的状态,以足球为例,以前连参加正式国际比赛的资格都没有,直到2001年才闯入世界杯,那个时候全国人民高呼:“中国足球出线了!”虽然第一次闯入世界杯,但是最终一颗球都没有进。这个与我们的民族精神相距太远,所以,我们作为体育老师,要多鼓励学生们练好身体、学好技术、将来报效祖国,将中国的体育精神发扬光大。
  总之,在课程改革理论的指导下高中体育教育教学定要在实践中深化落实新型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有效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效培养高中生体育综合素养、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坚毅品质。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采用新型教学策略,不仅要激发高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而且要高效培养高中生的体育综合素养,为众多高中生成为一名名拥有健康体魄、健康身心的未来国家建设者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士锋.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解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4).
  [2]姜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研究[J].教育,2016(8).
  [3]杨平云.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探讨[J].青年时代,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