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对提高小学特殊教育效果方法的探索

【作者】 蒋晓飞

【机构】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特殊教育的发展是对广大需要接受小学教育而身体存在不足的儿童的关怀,是体现人人接受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营造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因此,提高小学特殊教育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小学特殊教育;观念;关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小学特殊教育同样需要改变观念,特殊教育行业工作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其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特殊教育相比普通教育更特殊、复杂,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需要得到更多的特殊照顾。
  一、改变小学特殊教育观念,给予学生更多关怀
  在具体实践中,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工作方法不断改进,特别注意坚持一个“爱”字,突出一个“特”字。所谓“爱”,即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方面,关注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或生活中的困难。例如,关心学生和正常人的交流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等,做到把“爱”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当中。教师要树立学生工作高于一切的思想,并以“爱”为纽带,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耐心教育。同时,要突出“特”字,考虑聋哑学生、听力障碍学生的需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积极面对特殊教育任务的艰巨性,勇于克服工作的巨大困难。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积极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强、自立、自信的决心,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提高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特殊教育教师除具备职业素养和知识能力外,还需要熟练掌握特殊教育知识,如心理学、缺陷教育学等,教师还要对语言、听力等专业学科有所了解。教师要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教材进行综合理解,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进行有效的教育,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要。例如,对有听力障碍的学生,教师要采用助听、读写等形式对其进行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应照顾学生的心理状态。由于听力障碍学生实际听力水平有所不同,教师在开展教育时,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方式。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增强学生的信心、满足其教育需要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要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
  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针对性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教育,如学生的能力、爱好、身体健康情况等,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条件制定教学计划、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现有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针对性教育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爱好进行教育。例如,学生对舞蹈充满兴趣,同时自身条件允许其学习舞蹈,教师这时就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学习舞蹈的信心,使其舞蹈生涯顺利开始,并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教师在教育时要照顾学生的心理感受,使学生的内心得到满足,这种满足会使他们感受到快乐,对生活充满信心。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要具有针对性,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
  四、坚持以人为本
  任何教育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学生成为教育的核心。教育方案的设计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然而,在特殊教育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虽然一直被宣传,却没有受到特殊教育教师的重视,特殊教育同样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特殊教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程式化,导致学生的心灵和人格没有得到充分的自由成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学生对生活的渴望,满足学生作为单独存在个体的情感需求。特殊教育学校以人为本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将学生的需求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次,学校“以人为本”的本质是将学生的价值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服务的宗旨,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综合发展。
  五、积极挖掘社会可用资源
  特殊教育是一项可贵的教育事业,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了提升小学特殊教育的效果,相关工作者应该积极寻找和利用社会资源更好地为特殊教育服务。例如,可以组织相应的志愿者参与到特殊教育的工作中来;其次,可以加大对特殊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等等。
  六、结语
  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发展与需要的角度出发,实现特殊教育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总而言之,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教师要树立一种特殊教育理念,在特殊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为更好地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视觉符号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王宇,张凯,贺敏.  艺术科技. 2014(08) 
  [2]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方式及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邓猛,景时.  中国特殊教育.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