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升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探究

【作者】 蔡 敏

【机构】 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街道龙池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首先对古诗文的基本概念和古诗文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论述,然后分析了应用此类教学方式的目的与意义,最后探讨了提升古诗文教学魅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教学魅力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起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理念的作用。深入挖掘古诗文教学的魅力,并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到熏陶,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思想道德与品质,最终升华学生的人格与修养。
  一、古诗文教学的概念界定及其模式
  (一)古诗文教学的概念
  古诗文,通常又被称作文言诗文,其通常指代的是古代通过古汉语等方式而记录保留下来的诗歌、散文等各类文学作品。古诗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理解古诗文中的基本意义、传统文化等内容,领悟其中的意境。
  (二)古诗文教学的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对其中的语句逐一展开翻译,围绕着古诗词所表达的内容,结合诗词的历史背景,将诗词所要呈现的所有的内容进行翻译解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情感与意境。
  二、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就目前的小学生来讲,古诗文是大部分学生学习的难点。第一,小学生在学习语文古诗文时能很轻松的完成教师留下来的古诗文背诵任务,是因为对古诗文而言一大部分的古诗文都有诗句押韵的特点在朗读和背诵上都能朗朗上口,熟读几遍就能铭记于心,然而其中很多的学生并不能真正的体会和真正的明白理解自己背诵的古诗文表达的含义以及每句诗句的意思。第二,和古诗相比,古诗文更难以理解,同时学习起来难度也会很大,和现代化教学背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化。因此,面对这样的教学背景和教学情况,教师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进行古诗文学习,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将很难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学生的古诗文整体水平也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小学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是当今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古诗文更加的重视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对学生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提升古诗文教学魅力的策略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和培养正确的价值理念。在老师的引领之下,学生经过训练就得以自主的领悟到古诗文中作者的内心情感,最终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会得到逐步增强。
  (二)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展开教学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学提供了便捷的内容呈现形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学生既收获了学习的快乐,教师也实现了教学的效果。信息化的呈现可以最大化地减小古诗文作者和学生之间不易于克服的时空界限,进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作者的情感,最终实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一基本目标。
  (三)以故事背景介绍加深学生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对古诗文形成深入理解,就不能将教学活动局限在古诗文内容的讲解方面,还应该介绍古诗文的社会背景、作者背景等,使学生加深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由此,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接受特点,以故事教学的方式引入古诗文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为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文内涵创造条件。
  例如,学习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如果教师简单地从文字意义层面为学生讲解诗文中蕴含的思想,让学生感受李白的创作情感和创作风格,必然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就无法对《早发白帝城》形成深入理解。而教师以故事教学法导入创作背景,让学生在了解李白创作此诗背景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分析,就能够使其更为深切地感受到诗歌的创作思想。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李白创作此诗的背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心情愉悦,在折返时顺水行舟,感受到江山的壮丽多姿,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其将自身获得赦免的情感以及对两岸景色的描写相结合,不无夸张和奇想,却显得飘逸流丽,无一处雕琢。李白的这种情感虽然在诗歌中没有进行明显的表露,但是结合创作背景,学生能够轻易地从诗歌的节奏中感受诗人的快乐以及隐藏在快乐背后的点点惋惜之情。
  可见,在古诗文教学中适当地融入故事背景介绍,学生的诗文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古诗文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四)借助想象和联想,体悟古诗文的意境美
  我国优秀的古诗文能够经受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冲刷,一般都具有绝美的意境,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语言形式,更是精神文化食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认识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古诗文的这一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更应该引发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古诗文的意境美,使学生对古诗文形成深入认识。
  (五)营造良好的古诗文阅读气氛。
  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中,由于古诗文的内容和现代化发展的时代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时小学生的自身阅历不够丰富,导致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很难做到真正的体会与理解诗人在古诗文中要表达的感情和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古诗文教学气氛,能够保障教学目标顺利的完成。教师能够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妙语连珠同时声情并茂,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让课堂的整体气氛变得具有趣味性,学生能够因此全身心的投入到古诗文学习当中,从而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
  (六)把握主旨,深入了解古诗文内在诗意。
  在学习小学语文古诗文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高效性以及实效性,首先就是要正确的引导写生对于古诗文的题目以及作者和诗文主旨进行全方面的掌握和认知,才能够为接下来的古诗文具体内容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题目和中心主旨入手也能够让学生在总体上对诗意进行初步的掌握和了解。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在前期的教学准备环节中进行全方面的整理和规划,并且对需要用到的视频和PPT课件进行收集和整理,为教学的有效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总而言之,小学古诗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古代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古诗文教学的重视,借助对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古诗文学习能力,为学生深入学习古代文化知识,养成古代文化素养创造条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余涛.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 祖国,2017(8):213.
  [2]王晓畅. 谈新课程下古诗文教学新感悟[J]. 中国校外教育,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