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资源的整合对策

【作者】 杨小强

【机构】 四川省三台县芦溪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高中教学中,地理科目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已经融入到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微课资源进行整合,既符合我国教育部门倡导的新型教育方式,又能够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地理,更快的学习掌握地理知识。据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得出有利于现实的整合对策,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英语、数学等传统科目的学习压力已经很大,这也导致大多学生在对地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地理的重视与兴趣,这无疑不利于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的开展。而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微课资源进行整合,则能够帮助高中学生快速理解结构复杂、信息量庞大的地理知识,无形中调动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加强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那么广大高中地理教师究竟该如何对微课资源进行整合呢?
  一、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不同方向
  1、理论方向
  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存在两种方向,分别是理论方向与实践方向。从理论方向的角度来看,顾名思义,这种微课资源类型主要以理论传授为主。在对地理微课视频进行收集、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以高中地理的重点、难点为主,通过言语传授或者是提问,达成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这种微课资源主要以学生难以理解的地理问题为核心,在讲解的过程中,目的在于让学生快速搭建自身的地理知识结构,在繁复的地理知识中找出自己最容易理解的方法。
  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理论方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制作微课资源视频后,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在地理科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教师稍加启发,就能够让学生有效的理解原有的复杂知识,如中国十大旅游景点、中国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等问题,都需要包括在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理论方向之中。
  2、实践方向
  从实践方向的角度来看,这种微课资源方向主要是指教师在对地理微课视频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围绕学生学习过的地理问题,开展实践演示。其过程始终以某个知识点为基础,让学生能够按照视频进行实践,并为学生的实际练习型提供演示。
  在我国目前的高中地理微课视频资源中,理论方向与实践方向所占的比重基本持平。这两种方向都能够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进行丰富,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水平。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资源的整合对策
  1、提高教师微课资源的运用水平
  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微课资源进行整合,需要对教师微课资源的运用水平进行提高,这是因为,教师是将微课资源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主要操作者,如果教师不能够不断提升微课资源的运用水平,那么微课资源整合也就无从谈起。
  第一,教师需要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将其融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如果能够适当运用远程技术将适合学生目前地理学习情况的微课资源进行整合,无疑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高中地理知识。
  第二,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情况下需要结合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中的表现,运用微课资源,例如,在教学的导入环节,立足于理论方向整合微课资源,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以实践方向的微课资源为主等等。
  第三,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具备自主制作微课视频资源的能力。除了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之外,教师更应该在选材、讲解等步骤中下功夫。现实中的很多高中地理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微课资源整合存在一定的心理排斥,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点需要广大高中地理教师注意。
  2、加大微课资源的推广力度
  加大微课资源的推广力度对于资源整合来说至关重要,其中高中地理教师作为微课资源整合的实际操作者,其有义务对微课资源进行推广,让学生、家长都能够理解微课资源,让其他教师能够学会利用微课资源教学。
  传统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使得创新式教育势在必行。微课资源的推广有利于促进创新式教育的传播,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在现实情况下传播微课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
  学校管理者也需要加大微课资源的推广力度,通过激励政策让教师重视微课资源整合,同时还可以举办微课比赛,评选优秀微课教师,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3、采取微课资源协同共建模式
  首先,基于微课资源整合建设要求,根据高中地理教材进行重新选择,对高中地理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习对象等进行调查分析,在这个基础上编写微课制作设计脚本,对教学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录制并制作微课视频,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建设完善的、配套的微课教学资源。这种模式与微课制作设计要求完全相符,取得的微课教学质量相对而言也比较理想,很容易成为优质资源。但是也存在缺点,即制作设计周期比较长,耗费的时间资源和人力资源比较多。
  其次,结合精品地理教学资源库对精品课程视频进行筛选并加工处理,根据微课教学资源的要求进行组合优化、重新分割,确保微课资源整合建设要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在短时间内,这种模式不需要重新设计,一般就可以制作出一定规模的微课教学资源。但是也存在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受到微课技术、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设计等各个方面的限制,造成微课资源整合建设质量整理不够理想。
  就笔者个人认为,基于长远发展视角去考虑。第一种模式相对于第二种来说优势更突出一些。高中领导可以在教育部门的牵引下对本地的地理教师进行组织,将高中地理教学优势词充分整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对微课制作设计团队、地理教师队伍、地理学科特色等进行认真筛选。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目标选择专门的、合适的微课录制场地,为学生量身制作微课,使微课资源建设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无论选择怎样的微课资源整合建设模式,都要立足于本校教学资源条件,对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微课资源整合建设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4、搭建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平台
  教育部门为了促进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的有效落实,在2013年的时候曾经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在这一文件中,教育部门明确提出要在“三通两平台”基础山展开教师信息技术专业能力的建设工作,使“提升工程”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展微课建设大赛,一时间掀起微课资源建设潮流,各个学科的教师也积极申请与微课有关的课题,打造学生学习空间,加强建设教师研修。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各地学校也纷纷借助微课课题建设平台以及微课大赛等展示微课建设成果,对建设微课资源进行积极整合。但是,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整合建设工作是一件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实现健康、有效、持续发展,必须要搭建有效的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平台并对其不断进行完善,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进微课资源共享、整合的互联网应用平台建设。从某个层面上说,搭建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平台可以以某一个中学为中心进行单独建设和完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立足于中学本身,将影响力充分发挥出来并向外辐射,在这个基础上建设有效的微课资源互联网平台,也可以数个中学相互携手,共同搭建高中微课资源平台并对其进行完善。
  总之,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微课资源的整合十分必要,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保证教学效果。所以,学校的管理者、教师需要应当加深对微课资源的重视,加大对微课资源整合的投入,推广微课资源,解决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植.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建设的思考[J].学周,2017,12(16):110-111.
  [2]曾泳梅.基于微课资源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下),2017,11(03):86.
  [3]张正勇.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建设路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0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