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李雄丽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北城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历史是初中教学体系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考的考试科目,因此做好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注重与历史的结合,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入故事教学法既能够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和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故事教学法;对策
  历史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会降低历史课堂教学效果。而故事教学法,既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此时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来对故事教学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达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目的。
  1.故事教学法引用的原则
  由于大多数学生对故事会比较感兴趣,可以使他们更好的参与其中。但是,教师在引用故事教学法时,要慎重选择,既要符合历史事实,又要满足课堂教学要求。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入故事教学法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真实性。教师所选择的故事应该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并非人为杜撰的,如果故事情节与历史不相符,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给学生带去错误的引导,甚至有可能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因此,在选取历史故事时,要求故事满足历史事实,不允许随意虚构历史;(2)针对性。教师所引用的历史故事需要与当前的历史教学内容相匹配,并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来引用历史故事,凸显故事的针对性,以期更好的发挥故事的优势,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趣味性。之所以大多数学生喜欢听故事,主要是由于故事具有趣味性,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故事教学法的实施能够有效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对策
  2.1利用故事讲述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故事本身就属于历史事实,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述,而且讲述的方式呈现多样化,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讲所熟悉的历史故事,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例如,在对《商鞅变法》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处罚太子师傅”和“悬木赏金”两个故事,这样既可以凸显商鞅赏罚分明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反映出学生商鞅的钦佩之情,进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对那些熟悉历史故事的学生自己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讲演能力。再如,在对《秦未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讲解“四面楚歌”、“鸿门宴”等历史小故事,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期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课余时间来开展历史故事会,引导和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课本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和深化,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
  2.2利用故事创设悬念,提高课程趣味性
  大部分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虽然他们对知识充满渴望,但是实际学习仍停留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比较欠缺的阶段。而学生天生对故事比较敏感和感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以故事为媒介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印象。例如,在进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一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故事向学生进行讲述,正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才会导致国家变得积弱贫瘠,而且随着英国鸦片不断的流入中国,既造成了中国白银的大量流失,而且也削弱了军队战斗能力,在这个危机时刻,清政府钦差大臣林则徐历时23天,不畏各方势力,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激发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反映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毅力与决心。此时学生内容会产生如下疑问:中国是如何抵抗外国侵略的呢?随后教师就可以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既能够改善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排斥心理,而且还可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2.3利用故事承上启下,确保课程平缓推进
  通常情况下,一个课时为40分钟,要想保证每一位同学整节课中都聚精会神的听讲,教师可以将故事教学法引入到整个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近代化的探索”一节内容教学时,当“洋务运动”学习完之后,就要讲解“戊戌变法”,此时教师可以把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间所发生的权力争斗故事讲述给学生听,并将戊戌变法的大背景介绍给学生,还可以借助“公车上书”故事来对变法内容进行介绍,最后教师可以引入“谭嗣同英勇就义”故事来讲述变法的结果。这样的故事教学法可以使每一个知识点间得到了完美的过渡,而并非一味的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既可以保证课程平缓推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效升华。
  2.4利用故事进行解题,提高学习效果
  在进行课堂所学知识复习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则可以引入故事教学法,以确保历史习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课后复习时间有限,尤其是即将步入中考的初三学生,很少有多余的时间来编演历史故事,而整幅历史画卷通常是由栩栩如生、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构成,一旦历史离开了历史人物,就会变得暗淡无光、黯然失色。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使他们对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有所掌握,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洞察能力和批判精神。例如,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传奇女子赛金花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这样一个烟花女子,在同胞深受外人凌辱和压迫之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慷慨陈词,为民请命,誓死与联军统帅瓦德西据理力争,最终避免北京城遭受屠城之劫。随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对这样一个风尘女子进行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在对一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不是看他(或她)的地位、出身,而应该看他(或她)是否有功于国、有功于民。同时,教师在留复习作业时,可以把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历史故事融入到复习题中,例如有一位教师就将“岳飞抗金”编成复习题:“岳飞精忠报国百姓颂扬、名扬天下;秦桧人人嗤之以鼻,遗臭万年。”要求学生畅谈对两个历史人物岳飞和秦桧的看法。这样的复习题,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阻碍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此时教师可以引入故事教学法,其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确保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汤红琴.历史故事教学法的运用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9(21):52-53.
  [2]郭琴.利用历史故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J].南北桥,2018,11(9):139-140.
  [3]杨西兰.基于历史故事的初中历史教学研究[J].南北桥,2018,4(1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