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时政热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赵志强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中政治是中等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引导和树立高中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中政治又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与时政紧密结合,及时反映出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的最新动态。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有机地融入时政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政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政治是一门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时事政治教学一直以来就是政治课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巧妙运用时政资源,渗透时事政治的内容,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能教给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能紧扣时代的主题,开拓学生的视野,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挖掘生活中有价值的时政资源
  想要更有效地利用各类时政资源,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时政资源挖掘能力,能够洞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焦点与议题,并且挖掘其中和知识教学有联系的地方,进而在课堂上对这些内容展开剖析,为知识教学带来很好的辅助。同时,教师要对于课本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其中的核心教学点,并且以此为基础来挖掘各种新闻热点与时事报道,进而让时政资源更好地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让知识教学得到深化。只要教师细心地对时政报导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能够引入课堂的时政资源有很多。比如,汶川地震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领导核心的坚强力量;“禁塑令”的推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美国次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这些时政资源都可以引入课堂,使课堂教学的素材更加丰富。同时,这也是培养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的良好切入点,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教材知识。
  二、创设热点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高中政治的教学而言,由于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的教学内容,使得政治的教学经常处于一种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境地,如何将时政热点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是高中政治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将时政热点融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的相关知识点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背诵“市场调节的局限性”,那学生的理解效果将会不够理想。笔者在讲解这节课时,首先是通过“瘦肉精”事件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对添加瘦肉精的行为产生一种愤怒的心理,然后再给学生讲解市场调节的相关问题,这样,学生在理解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时,就会显得更加的轻松,而且印象深刻。
  三、利用時政热点突破政治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如果在高种政治课堂中,能把时政热点贯穿在整节课中,这样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们的中华文化”我一课时,就结合当时央视热播的节目“国家宝藏”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说明,给学生讲述“国家宝藏”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唤起大众对文物保护、文明守护的重视。除此之外,“国家宝藏”还通过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电视化语言的呈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不仅是一件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是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短片探讨、分析说明,解答问题,这不仅仅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关键是学生通过对这些相关资料的了解、分析,能自己总结出中华文化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具有包容性的特征,这就很巧妙的将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且化解突破了重点难点知识,并能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让学生自己搜集时政资料上台演讲
  政治的难度就在于政治的敏感度,教师在进行品质教学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敏感,锻炼学生洞悉政治的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笔者会让学生自己准备时政资料,然后上台进行演讲,演讲时要将时政的重点讲解出来,并且要对时政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学生在这个年龄层次充满了表现欲,所以在准备时也都会认真地去准备资料,在讲解时也是尽量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清晰。让学生自己准备资料会提升学生对于政治的敏感度,而准备资料时也需要大量的去翻阅政治资料,这也就提升了学生对政治文案的阅读量。当阅读量丰富之后,学生对政治的洞察力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例如,在讲“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这一课时,笔者便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上台进行演讲,然后正式授课时,便挑选了几名学生上台,并且让没有上台的同学和台上同学进行对比,若是台下同学所选演讲题材优于台上同学,则台下同学也可以上台进行演讲。这堂课在教授过程中,学生都准备充足,自信满满。上台的同学也是举了很多当下时政,如“某市城管部门执法不文明,当地市民去纪检室举报”“某地警察暴力执法,经举报已革职、处理”等。通过这些演讲,学生们对政府权力受人民监督这个概念有了新的理解,而台下同学也是加以补充,整堂课可谓是充满了政治色彩,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政治的理解支持及尊重喜爱。
  五、运用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的教研应以实践性研究和开放性研究为主,构建课程模块要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生活为基础。新课程改革强调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相联系,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价值追求。高考政治巧妙地将学科素养的考查融入时政素材与生活情境之中,促使学生学以致用。高中阶段,繁琐的课程内容、巨大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们无暇顾及课外的知识,不少同学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现实生活中的大事件和时事热点与学生成长相结合,让学生体验了解天下事的乐趣与益处,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个人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关注社会热点,巧用知识,妙析热点,使知识与热点实现有机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欢迎,越来越重要。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事政治,教师既要对它进行深入了解,也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插入,将时政热点教学理念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谢先华.时政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选择和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6(19).
  [2]赵磊.浅谈时政热点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15(11).
  [3]刘茹.刍议高中政治课堂时事政治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