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魅力语文之初中教学中的散文欣赏

【作者】 罗佳梅

【机构】 四川省研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的魅力无处不在。散文中的魅力,那是如诗如画般的一种享受。
  散文是自有文明以来就极具风采与魅力的一种文学样式,写景、叙事、咏物、论理,散文都融入了一种浓厚的情致韵味。因为散文总以一种经过情感的灌注,写意磨练而成的朴素、自然、流畅、干净的本色语言感染读者。有着高超的驾驭语言本领的作家,总是于貌似娓娓道来的平常中涵蓄着丰富的底蕴和雅致的趣味,显示出一种经过锤炼之后的精美,绘景而见情,状物而有意,叙事而成趣,写人而传神,让人品味不尽。我们阅读一篇好的散文,就如品味陈年佳酿一般能获得一种韵味悠长的美的享受。作为教师,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对散文之美的欣赏必不可少。散文之美一般表现在形式之美、语言美、意境美,这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的重点和难点。
  一、欣赏散文之形式美
  “艺术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最终是从感性事物,从自然取来的;或者说,纵使内容是心灵性的,这种心灵性的东西也必须借外在现实中的形象,才能掌握得到,才能表现出来。”(黑格尔)这即是说,文学的情感美和哲思美都离不开表现方面的形式美,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才能铸成艺术的美,其关系犹如服饰与人体,相得益彰,才能称之为美。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形式美的集中表现。一篇散文所写的内容,尽管可以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但绝不会是一盘散沙,尤其是优秀散文,其内容应该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结构。在文字的散与整,材料的疏与密,文笔的繁与简,布局的开与合、收与放的关系上,能够根据文章意境的要求、作者情思的要求而处理好这些关系,这样的篇章结构便称之为美。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善用工笔细描的写景散文,重心在春天的“美”,文笔就在春景。在描写春景时,条理清晰地写出春天里的草、花、风、雨、人的情态,文章结构采用排比段的形式,把春天的“美”写得夺人心魄,使人为之心醉神迷。这样的形式处理与作者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已浑然一体,语言的张力与内在的情感逻辑相辅相成,难分彼此。
  二、欣赏散文之语言美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质朴自然。散文教学中,对散文语言美的欣赏尤为重要,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描写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分别用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四个词语修饰,质朴自然。同是虫鸣,油蛉似“低吟”,蟋蟀如“弹琴”;同为动作,黄蜂因肥胖而用“伏”,叫天子因轻捷而用“窜”,十分生动地写出了孩子的情趣和独特感受。
  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叙写的是平常生活中一桩桩平凡无奇的事,但因语言的突出的特色,特别是父亲去买橘子时的一系列动作词的运用,凝聚到“我”身心为之一震的年迈父亲的背影上,那种子对父的舔犊深情找到了“喷火口”,从而产生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
  三、欣赏散文之意境美
  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因事以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即作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是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于作者的境界是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可见,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景物,与作者心中感情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散文中,作者往往会给人以形传神的意境之美。以形传神,就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逼真画面而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传递出文中主人公的主观情感,阅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不妨循其形,入其理,察其情,达到鉴赏的目的,获得审美的愉悦。
  朱自清的《春》中,春天的景象被作者所描绘得非常精彩。春天中的草、花、风、雨、人,在作者的笔下,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让人读了,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又仿佛在品尝一幅幅清丽的水墨画,春天的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幅动态的、立体的图画中溢了出来。我们进入这样的画面时,充分领略春天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对的清丽、柔和的那般喜悦的心境呢?
  另外,总所周知,春天,她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但在朱自清的《春》中,却写出来了,而且还那么美,美得让人陶醉。他独具慧眼,敏锐捕捉主体和喻体的质的相似点,把春天的魅力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之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光辉。
  要指导学生欣赏散文中的意境美,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修养和较广的知识面。例如在备课时,应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鲁迅散文的深邃,郭沫若散文的浪漫,矛盾散文的俊健,巴金散文的热烈,朱自清散文的隽永,冰心散文的婉丽……教师如能对这些大家的风格心中有数,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总之,散文欣赏是语文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构成,而散文欣赏只有从审美的需要出发,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使散文欣赏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的归属。
  语文的魅力在散文欣赏中,那就是如诗如画般的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