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推铅球技术研究
【作者】 李永强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推铅球运动是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型项目,是投掷者站在投掷圈后沿,单手持球置于肩上锁骨窝处,经过助跑(滑步、旋转等形式),尽可能多地动员全身的力量,以尽可能快的动作速度,将器械尽可能掷远的投掷项目。
关键词:原地推铅球教法
一、前言
中学体育教学首先要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上好体育课,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要积极地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推动学生经常性地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
二、泛化阶段: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细节部分,要求用力蹬地,快速移动,做出超越器械动作,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有错就纠,加速形成正确的运动技能,促进分化抑制和延缓抑制的进一步发展。
三、巩固和运用自如的阶段:其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止已定型的推铅球技术能发生消退,教学中要加强练习,反复练习不断予以强化。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初学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及观察法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3、结果与分析
3.1动作的注意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采取了以下手段和方法,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及其重难点。在一段时间教学后,特别要强调推铅球的动作要领及方法,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原地侧向垫步推铅球的动作技术概念,为今后侧向垫步推铅球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动作保持过程
根据学生力量大小不同姿势进行臂屈练习,如推墙练习,斜立撑,两人一组掌心相对,手指相对练习推手,要求伸臂用力动作快。这些练习与推铅球出手时的动作相似,能使学生比较正确的本能感受和技能刺激。
3.3动作复制过程
二人一组,后面一位同学拉住前面一位同学的左手,稍稍用力,使他做出蹬地转髋的动作,保持一段时间(10″—15″)要求有超越器械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到推铅球的用力顺序,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同时伴以语言信号刺激,叫学生反复练习,强化正确动作概念,形成良好的技术动作基础。
3.3.1先要求学生进行徒手模仿练习将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按“蹬地送髋”、“起体制动”,“送看推球”三个动作环节来进行练习。先体会各动作环节的肌肉感觉并适时地叠加直至完整动作。及时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集体与个别相结合。
3.3.2持球练习:铅球置于指根,掌心不能触球,把球放在锁窝处,大拇指朝下,肘关节抬起(略低于肩),自然而放松。
3.3.3推高与拔指练习
A、在投掷的前方设定一定高度的横杆,学生在原地或正面推铅球过杆,注意出手的角度及速度,同时注意上下肢的协调性及上肢的用力顺序、顶肩、挺胸、抬头,右肩用力向前迅速伸臂推球,屈腕拨指。
B、①徒手拨指练习:左手压住右手中间三指,右手尽力前推,要求肘关节抬起,有正确的出手角度(38°—42°)
②在高处悬挂一实心球,进行拨指练习。
3.4动作的动机过程
3.4.1持球投掷:在掌握上述动作的基础上,学生对原地推铅球的技术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指正,共同提高,对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教师要及时纠正,并要多做示范,使学生强化正确动作技术。
3.4.2持球练习垫步:动作要求同上,但学生在练习中往往铅球要离开肩或球不贴紧颈及肘关节下落,所以要练习中,特别要注意这几个环节,及时纠正错误,同时要帮助力量小、个子矮的同学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
3.4.3在掌握原地推铅球和垫步的基础上侧向垫步推铅球,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分解动作到整个动作再分解动作,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就更扎实,技能也在不断地提高,形成比较稳定的动力定型。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注意安全,严密课堂的组织工作,安全检查在铅球课中尤为重要,为此在练习方法。(当然距离要足够远)而不采用画扇形投掷区进行训练的方法。因为初学者不易掌握好投掷方向,站在投掷区外的同学不是很安全的。而且对面投掷的方法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课堂的练习效率。此外,要重视准备活动,尤其是要做好上肢、腰部、肘关节和肩关节等各部分的活动,以免发生伤害事故,导致与锻炼身体背道而驰。
2)正确的握铅球。将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铅球的正确放位是在锁骨内端上方,紧贴颈部持球的正确动作是五指自然分开。
3)做好“推”的运动练习。“推铅球”,顾名思义,铅球是用手肘“推”出去的,而不是“扔”的,但在初学者,特别是在女生中,往往容易出现“扔”的动作,形成“满弓”的姿势,这种错误的动作不仅不能把铅球推得更远,而且极易造成肌肉拉伤,为此,在练习第一步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推”这个动作。为解决这问题,在训练中学生握好球后,特别要强调肘关节稍低于肩部,肘关节抬太高或太低易出现“扔”的动作,重复多次的做这一练习,使学生对“推”的动作有较深刻的认识。
4)做好转体,即上体向右扭转,不论是原地推铅球还是滑步推铅球,只有充分扭转身体,才能加长用力的摆动弧度并拉紧左侧的骨肉,才能更好地发出暴发力。初学者往往把扭转身体做成向右侧体,因此在训练中要强调转体蹬腿动作,要求学生转体到面朝正前方向为准,以加强学生的转体意识。
5)解决全身发力及用力顺序问题。推铅球是全身发力,至下而上用力的投掷项目,在原地推铅球时上体应充分扭转,要以大腿迅速伸直,并以右肩为轴,身体转向投掷方向,往前送髋,同时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伸直将球推出,球离开手肘,手肘、手腕要用力,并用手指将铅球拨球。
4.2建议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铅球教学时间是比较少的,要很好地掌握推铅球技术,仅凭课上的时间是很不够的,教师应督促学生在课外活动时,也要进行练习,并且还可以布置徒手动作技术的回家作业,空闲时,学生可以练习,这样既得到了积极性的休息又提高了推铅球的技术。由于男女学生体质和身体素质的差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男生掌握推铅球技术明显快于女生,所以,在教学中,女生学习推铅球技术的时间要增加2—3学时,这样才能与男生同步,同时又要用鼓励帮助的态度,来克服女生畏难的情绪,激发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推铅球的技术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邰崇禧等.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2]张卿华,运动生理学,基础理论教研室。
[3]叶永延,体育运动心理学。
关键词:原地推铅球教法
一、前言
中学体育教学首先要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上好体育课,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要积极地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推动学生经常性地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
二、泛化阶段: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细节部分,要求用力蹬地,快速移动,做出超越器械动作,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有错就纠,加速形成正确的运动技能,促进分化抑制和延缓抑制的进一步发展。
三、巩固和运用自如的阶段:其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止已定型的推铅球技术能发生消退,教学中要加强练习,反复练习不断予以强化。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初学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及观察法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3、结果与分析
3.1动作的注意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采取了以下手段和方法,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及其重难点。在一段时间教学后,特别要强调推铅球的动作要领及方法,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原地侧向垫步推铅球的动作技术概念,为今后侧向垫步推铅球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动作保持过程
根据学生力量大小不同姿势进行臂屈练习,如推墙练习,斜立撑,两人一组掌心相对,手指相对练习推手,要求伸臂用力动作快。这些练习与推铅球出手时的动作相似,能使学生比较正确的本能感受和技能刺激。
3.3动作复制过程
二人一组,后面一位同学拉住前面一位同学的左手,稍稍用力,使他做出蹬地转髋的动作,保持一段时间(10″—15″)要求有超越器械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到推铅球的用力顺序,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同时伴以语言信号刺激,叫学生反复练习,强化正确动作概念,形成良好的技术动作基础。
3.3.1先要求学生进行徒手模仿练习将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按“蹬地送髋”、“起体制动”,“送看推球”三个动作环节来进行练习。先体会各动作环节的肌肉感觉并适时地叠加直至完整动作。及时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集体与个别相结合。
3.3.2持球练习:铅球置于指根,掌心不能触球,把球放在锁窝处,大拇指朝下,肘关节抬起(略低于肩),自然而放松。
3.3.3推高与拔指练习
A、在投掷的前方设定一定高度的横杆,学生在原地或正面推铅球过杆,注意出手的角度及速度,同时注意上下肢的协调性及上肢的用力顺序、顶肩、挺胸、抬头,右肩用力向前迅速伸臂推球,屈腕拨指。
B、①徒手拨指练习:左手压住右手中间三指,右手尽力前推,要求肘关节抬起,有正确的出手角度(38°—42°)
②在高处悬挂一实心球,进行拨指练习。
3.4动作的动机过程
3.4.1持球投掷:在掌握上述动作的基础上,学生对原地推铅球的技术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指正,共同提高,对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教师要及时纠正,并要多做示范,使学生强化正确动作技术。
3.4.2持球练习垫步:动作要求同上,但学生在练习中往往铅球要离开肩或球不贴紧颈及肘关节下落,所以要练习中,特别要注意这几个环节,及时纠正错误,同时要帮助力量小、个子矮的同学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
3.4.3在掌握原地推铅球和垫步的基础上侧向垫步推铅球,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分解动作到整个动作再分解动作,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就更扎实,技能也在不断地提高,形成比较稳定的动力定型。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注意安全,严密课堂的组织工作,安全检查在铅球课中尤为重要,为此在练习方法。(当然距离要足够远)而不采用画扇形投掷区进行训练的方法。因为初学者不易掌握好投掷方向,站在投掷区外的同学不是很安全的。而且对面投掷的方法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课堂的练习效率。此外,要重视准备活动,尤其是要做好上肢、腰部、肘关节和肩关节等各部分的活动,以免发生伤害事故,导致与锻炼身体背道而驰。
2)正确的握铅球。将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铅球的正确放位是在锁骨内端上方,紧贴颈部持球的正确动作是五指自然分开。
3)做好“推”的运动练习。“推铅球”,顾名思义,铅球是用手肘“推”出去的,而不是“扔”的,但在初学者,特别是在女生中,往往容易出现“扔”的动作,形成“满弓”的姿势,这种错误的动作不仅不能把铅球推得更远,而且极易造成肌肉拉伤,为此,在练习第一步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推”这个动作。为解决这问题,在训练中学生握好球后,特别要强调肘关节稍低于肩部,肘关节抬太高或太低易出现“扔”的动作,重复多次的做这一练习,使学生对“推”的动作有较深刻的认识。
4)做好转体,即上体向右扭转,不论是原地推铅球还是滑步推铅球,只有充分扭转身体,才能加长用力的摆动弧度并拉紧左侧的骨肉,才能更好地发出暴发力。初学者往往把扭转身体做成向右侧体,因此在训练中要强调转体蹬腿动作,要求学生转体到面朝正前方向为准,以加强学生的转体意识。
5)解决全身发力及用力顺序问题。推铅球是全身发力,至下而上用力的投掷项目,在原地推铅球时上体应充分扭转,要以大腿迅速伸直,并以右肩为轴,身体转向投掷方向,往前送髋,同时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伸直将球推出,球离开手肘,手肘、手腕要用力,并用手指将铅球拨球。
4.2建议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铅球教学时间是比较少的,要很好地掌握推铅球技术,仅凭课上的时间是很不够的,教师应督促学生在课外活动时,也要进行练习,并且还可以布置徒手动作技术的回家作业,空闲时,学生可以练习,这样既得到了积极性的休息又提高了推铅球的技术。由于男女学生体质和身体素质的差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男生掌握推铅球技术明显快于女生,所以,在教学中,女生学习推铅球技术的时间要增加2—3学时,这样才能与男生同步,同时又要用鼓励帮助的态度,来克服女生畏难的情绪,激发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推铅球的技术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邰崇禧等.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2]张卿华,运动生理学,基础理论教研室。
[3]叶永延,体育运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