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作者】 王 玲
【机构】 四川省仪陇县金城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问策略是一种重要策略,是帮助我们诱发思维,增强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我们应精心设计,合理实施,才能助推英语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提问;有效;提高
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作为奠基平台的小学英语教学,我们就应加强质疑意识培养,让他们有主动思考的问题意识。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很多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习惯,没有质疑意识。面对这种情况,南宋教育家朱熹告诉我们:“学生无疑需教有疑。”这就是说,我们要激发学生质疑主动性,增强问题意识就可以通过“教有疑”策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培养。
我们知道,思维参与的学习是高效的学习,但我们现行学生很多懒于思考,不愿动脑,没有主动质疑的习惯。特别是小学生,不仅思考积极性差,还没有良好的思维方法。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采取“提问”策略,就正好践行了“学生无疑须教有疑”理念,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启良好的思维模式。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那什么方法可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英语课堂提问可以问题情境方式呈现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是点燃学生探究欲望的火把,也是新旧知识点衔接的纽带。因此,在新课导入阶段,我们除了要激趣外,就要加强学生思维激发,使其高度参与。其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达到像磁石一样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收心”,把注意力全部聚焦到课堂新知学习上来。例如,在教学SBⅡ,Lesson 58—59A Famous Detective一文中时,我们就可这样来设计开课导入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从旧知走向新知:
① Why was the young lady worried?
② Why was Holmes worried?
③ Where was the red bell rope connected?
④ Why did Holmes ask if her uncle kept pets?
⑤ Why did Holmes and Wasten sit with the light on for half an hour? And Why did they turn it off later?
⑥ What did they find in the uncle’s room?
Which of them do you think are related to the murder?
⑦ Can you make a description about how the uncle was killed?
这样很快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不仅有浓厚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能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启思维运转,起到了“投石激浪”的良好教学效果。但在注意趣味性的同时,绝不可忽视问题的真实性,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甚至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
二、英语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注重层次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落实到课堂提问上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因材施问”。因此,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就要胸怀全体学生,通过设计出深浅不一的问题,让不同学力学生来进行回答,体现“点面结合”,这样提问,既能顾及到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也兼顾到了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实现了让优生飞、差生“吃得饱”的效果。体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就要对不同心态、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启发式引导方式,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思考积极性。同时,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规律,对优生可适当“拔高”,对中等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低”。这样的层次性设计和梯度实施,既增强了提问教学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更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例如,在教学《Ways to go to school?》一课时,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出示课文中的地图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幅地图。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How can I get to the bank?②How can I get to the post office?③How can I get to the cinema?由于这组问题是分层设计的,具有梯度性,不同学力的学生分别回答。实践证明,层次性强的这些问题,在教师引导组织下,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文本对话,从而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不仅获得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英语语感的发展。
三、英语课堂提问要方法灵活多样
课堂中的提问策略,涉及到多个环节,说是一项系统工程,也一点不假。不仅体现在不同流程中的提问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阶段提问,也有不同的提高方法,不同方法提出的问题,在诱发思考思考的方面,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专家学者研究指出,课堂提问可以有多种分类。从提问的程式分,提问有判断式(是什么?)、描述式(怎么样?)、分析式(为什么?)和评论式(你认为怎么样?);从认识目标出发,提问又可分为认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掌握性提问和应用性提问;从提问形式来看,提问又可分为导入性提问、疑问性提问、判断性提问、填空性提问、对比性提问和讨论性提问等。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到底采取哪种形式的提问,我们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而不是随意而选的。多年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只有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采用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如提供True or False(判断性提问),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如,一些介绍人物生平的课文,如Madame Curie, Charlie Chaplin,Gandhi等,以及Office Equipment 等可让学生通过阅读完成的讨论回答,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提问才更具有效果,更能促进学生教学方法的灵活和提问策略的多样性。
总之,英语课堂中的提问策略,是一种教学艺术,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加强提问创新,使其更符合学生思维要求、英语学科要求,更能促进学生良好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君,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
[2]王佳宜,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
[3]王枭,思之以疑,启之有道——论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16年。
关键词:小学英语;提问;有效;提高
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作为奠基平台的小学英语教学,我们就应加强质疑意识培养,让他们有主动思考的问题意识。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很多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习惯,没有质疑意识。面对这种情况,南宋教育家朱熹告诉我们:“学生无疑需教有疑。”这就是说,我们要激发学生质疑主动性,增强问题意识就可以通过“教有疑”策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培养。
我们知道,思维参与的学习是高效的学习,但我们现行学生很多懒于思考,不愿动脑,没有主动质疑的习惯。特别是小学生,不仅思考积极性差,还没有良好的思维方法。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采取“提问”策略,就正好践行了“学生无疑须教有疑”理念,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启良好的思维模式。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那什么方法可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英语课堂提问可以问题情境方式呈现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是点燃学生探究欲望的火把,也是新旧知识点衔接的纽带。因此,在新课导入阶段,我们除了要激趣外,就要加强学生思维激发,使其高度参与。其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达到像磁石一样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收心”,把注意力全部聚焦到课堂新知学习上来。例如,在教学SBⅡ,Lesson 58—59A Famous Detective一文中时,我们就可这样来设计开课导入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从旧知走向新知:
① Why was the young lady worried?
② Why was Holmes worried?
③ Where was the red bell rope connected?
④ Why did Holmes ask if her uncle kept pets?
⑤ Why did Holmes and Wasten sit with the light on for half an hour? And Why did they turn it off later?
⑥ What did they find in the uncle’s room?
Which of them do you think are related to the murder?
⑦ Can you make a description about how the uncle was killed?
这样很快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不仅有浓厚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能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启思维运转,起到了“投石激浪”的良好教学效果。但在注意趣味性的同时,绝不可忽视问题的真实性,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甚至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
二、英语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注重层次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落实到课堂提问上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因材施问”。因此,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就要胸怀全体学生,通过设计出深浅不一的问题,让不同学力学生来进行回答,体现“点面结合”,这样提问,既能顾及到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也兼顾到了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实现了让优生飞、差生“吃得饱”的效果。体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就要对不同心态、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启发式引导方式,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思考积极性。同时,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规律,对优生可适当“拔高”,对中等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低”。这样的层次性设计和梯度实施,既增强了提问教学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更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例如,在教学《Ways to go to school?》一课时,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出示课文中的地图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幅地图。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How can I get to the bank?②How can I get to the post office?③How can I get to the cinema?由于这组问题是分层设计的,具有梯度性,不同学力的学生分别回答。实践证明,层次性强的这些问题,在教师引导组织下,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文本对话,从而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不仅获得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英语语感的发展。
三、英语课堂提问要方法灵活多样
课堂中的提问策略,涉及到多个环节,说是一项系统工程,也一点不假。不仅体现在不同流程中的提问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阶段提问,也有不同的提高方法,不同方法提出的问题,在诱发思考思考的方面,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专家学者研究指出,课堂提问可以有多种分类。从提问的程式分,提问有判断式(是什么?)、描述式(怎么样?)、分析式(为什么?)和评论式(你认为怎么样?);从认识目标出发,提问又可分为认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掌握性提问和应用性提问;从提问形式来看,提问又可分为导入性提问、疑问性提问、判断性提问、填空性提问、对比性提问和讨论性提问等。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到底采取哪种形式的提问,我们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而不是随意而选的。多年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只有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采用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如提供True or False(判断性提问),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如,一些介绍人物生平的课文,如Madame Curie, Charlie Chaplin,Gandhi等,以及Office Equipment 等可让学生通过阅读完成的讨论回答,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提问才更具有效果,更能促进学生教学方法的灵活和提问策略的多样性。
总之,英语课堂中的提问策略,是一种教学艺术,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加强提问创新,使其更符合学生思维要求、英语学科要求,更能促进学生良好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君,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
[2]王佳宜,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
[3]王枭,思之以疑,启之有道——论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