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媒体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作者】 高雪兰
【机构】 四川省简阳市三合镇塘坝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与多媒体相整合,就是把多媒体强大的功能优势转化为数学更好育人的助力器,在激趣、化解难点、拓充容量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有效运用
多媒体是提效增质的重要工具,是经过众多一线教师反复实践证明的心得感受。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程度越来越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仅可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主体性,还能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教育。这对于数学教学改革,创新模式都有积极意义。下面,我结合这几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与其整合的有效实践。
一、数学教学整合多媒体辅助,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实践告诉我们,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来做。当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也就有了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为了我们首要追求。如在讲授“垂直”这一节概念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一段大型比赛的跳水录像,出示问题:当选手入水时,水花的大小说明什么?所有学生几乎同时说出来:“不垂直”水花就大,“垂直”水花就小教师问:“什么叫垂直呢?”接着教师讲解了有关垂直的概念这节课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完整的进行下来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什么叫“垂直”,与传统的画图观察讲授教学方式相比较,可见这样的情境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降低了学习难度,并且学生了解了知识形成过程,揭示了规律,并理解其本质属性。把枯燥的数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催发了无限的探索动力。
二、数学教学整合多媒体辅助,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突破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追求,也是我们整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所在。多媒体的功能优势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化抽象为直观,利于降低学习难点的作用上。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性——抽象性强、逻辑性强,往往有些知识很难理解,特别是传统中的讲解法更苍白。而在多媒体的辅助中,却变得易如反掌。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难以快速掌握。多年实践告诉我,解决二次函数问题的关键在于数形结合,加强二次函数图象的认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局限性很大,只能是在老师的描述下想象图象的形成,用所描述的仅有的几个点的连接,牵强的对抛物线的概念进行灌输,因而其性质就更只能强行记忆,至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不敢解决与二次函数有关的问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采用先播放NBA的篮球直播,高尔夫球或世界杯足球比赛,让学生观看后,再利用Flash动画模拟球从发出到落地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观察球运行的轨迹,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会出抛物线的概念。再观察球运行过程中飞行的最高点,发射点到落地点的距离等,无形中将抛物线的顶点,对称性等知识让学生“意会”。接着再正式引入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而这时候学生内心对这一知识其实已经有所领悟,便不会觉得有多难,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内容运动化,并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创设情境,展现知识形成的过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妙的突破难点。
三、数学教学整合多媒体辅助,有利于扩充课堂容量
传统课堂信息不够丰富,就是教材上的知识。而运用多媒体教学,结合网络技术,可实现资源拓展,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引进到课堂上来。和以往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功能,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它省去了大量板书的时间,文字说明的时间,在用到某一板书或板图时,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象直观,扩展了课堂的知识容量,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相当美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如在初中几何的图形变换知识——轴对称,旋转对称,平移是三种基本的图形变换。若是按传统教学只能空洞的举些事例,然后便是灌输作图,本来很有趣味的一块内容被上的索然无味,学生掌握的情况也不理想。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展示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图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通过动画设计,将对折重合,旋转重合,平移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轻松的掌握对称概念,并在观察动画演示的过程中领会对称图形的特点和画法。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特有的图像功能,视频功能,动画功能,节省了大量板书和老师口授的时间,展示出足够多的图案和动画展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整合多媒体,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让数学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新课标“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理念影响下,运用多媒体更是提供了快捷方便,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双向提升,在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基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多媒体虽是高科技产物,但同样有不利的一面,容易让课堂师生互动变成“人机互动”,不利于师生情感沟通和对话交流。其次是过多的“花哨”元素的运用,容易让学生注意力转向,影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1]郑志英,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科学,2015年。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有效运用
多媒体是提效增质的重要工具,是经过众多一线教师反复实践证明的心得感受。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程度越来越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仅可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主体性,还能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教育。这对于数学教学改革,创新模式都有积极意义。下面,我结合这几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与其整合的有效实践。
一、数学教学整合多媒体辅助,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实践告诉我们,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来做。当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也就有了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为了我们首要追求。如在讲授“垂直”这一节概念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一段大型比赛的跳水录像,出示问题:当选手入水时,水花的大小说明什么?所有学生几乎同时说出来:“不垂直”水花就大,“垂直”水花就小教师问:“什么叫垂直呢?”接着教师讲解了有关垂直的概念这节课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完整的进行下来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什么叫“垂直”,与传统的画图观察讲授教学方式相比较,可见这样的情境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降低了学习难度,并且学生了解了知识形成过程,揭示了规律,并理解其本质属性。把枯燥的数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催发了无限的探索动力。
二、数学教学整合多媒体辅助,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突破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追求,也是我们整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所在。多媒体的功能优势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化抽象为直观,利于降低学习难点的作用上。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性——抽象性强、逻辑性强,往往有些知识很难理解,特别是传统中的讲解法更苍白。而在多媒体的辅助中,却变得易如反掌。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难以快速掌握。多年实践告诉我,解决二次函数问题的关键在于数形结合,加强二次函数图象的认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局限性很大,只能是在老师的描述下想象图象的形成,用所描述的仅有的几个点的连接,牵强的对抛物线的概念进行灌输,因而其性质就更只能强行记忆,至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不敢解决与二次函数有关的问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采用先播放NBA的篮球直播,高尔夫球或世界杯足球比赛,让学生观看后,再利用Flash动画模拟球从发出到落地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观察球运行的轨迹,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会出抛物线的概念。再观察球运行过程中飞行的最高点,发射点到落地点的距离等,无形中将抛物线的顶点,对称性等知识让学生“意会”。接着再正式引入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而这时候学生内心对这一知识其实已经有所领悟,便不会觉得有多难,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内容运动化,并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创设情境,展现知识形成的过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妙的突破难点。
三、数学教学整合多媒体辅助,有利于扩充课堂容量
传统课堂信息不够丰富,就是教材上的知识。而运用多媒体教学,结合网络技术,可实现资源拓展,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引进到课堂上来。和以往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功能,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它省去了大量板书的时间,文字说明的时间,在用到某一板书或板图时,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象直观,扩展了课堂的知识容量,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相当美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如在初中几何的图形变换知识——轴对称,旋转对称,平移是三种基本的图形变换。若是按传统教学只能空洞的举些事例,然后便是灌输作图,本来很有趣味的一块内容被上的索然无味,学生掌握的情况也不理想。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展示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图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通过动画设计,将对折重合,旋转重合,平移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轻松的掌握对称概念,并在观察动画演示的过程中领会对称图形的特点和画法。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特有的图像功能,视频功能,动画功能,节省了大量板书和老师口授的时间,展示出足够多的图案和动画展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整合多媒体,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让数学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新课标“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理念影响下,运用多媒体更是提供了快捷方便,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双向提升,在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基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多媒体虽是高科技产物,但同样有不利的一面,容易让课堂师生互动变成“人机互动”,不利于师生情感沟通和对话交流。其次是过多的“花哨”元素的运用,容易让学生注意力转向,影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1]郑志英,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科学,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