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作者】 敖生梅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万善镇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灵活教学方式,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更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当今课改的主旋律,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追求。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丰富教学手段。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提高其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实践也证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我们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学生在朴实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教师在朴实的课堂生活中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给各个小组很多长长短短颜色不一的角。当课上到后半阶段的时候,有几个调皮的学生竟然用角摆了一架飞机。我对他们微笑了一下,然后对全班学生说:“小朋友们,请看这几个小朋友拼的图形像什么呀?”“飞机。”“现在请大家当回设计师,每组拼一幅图,比一比哪组设计的最好,行不行?”孩子们一听说当设计师,各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课后,我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在轻松的谈话中,体验着丰富的数学内容,而且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二、灵活教学方式,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
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等强弱都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新课标践行中的数学教学,不再是“一言堂”,更不再是“满堂灌”,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策略,尽可能地让数学教与学在组织的大量的数学活动中进行,能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又富有人情味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玩”好数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唤起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真奇妙!这样的教学,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维的碰撞,使学生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玩”好数学的愿望,从而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在数学世界里自由翱翔。
三、更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数学
随着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整合程度的加深,其在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这种手段的直观性强的特点,能让数学在“数与形结合”中通过“形”的呈现,增强“数”的直观性,从而满足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的思维学习需要。传统数学教学,由于手段缺乏,学生对数学领悟能力差,理解难度大,缺少了一个具体感受过程,自然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激情。在今天,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呈现出集语言、声音、图像于一体的数学环境,将所教数学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演示,从素材库“取出”圆规画圆,动态呈现过程,化原本静态的圆为屏幕上动态性圆,使学生看完之后能明白到圆是怎样形成的。通过这样的动态显示,将静止事物生命化,使学生能直接感知到与之相关的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再如,在”圆的面积”一课教学时,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软件展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圆平均分裂成8份的过程以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然后展示对这些圆分裂的这些部分进行拼图的过程,显示出拼图结果是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然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共同探究圆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参与了圆分裂形成长方形的直观过程,这对他们进行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帮助。这时,老师从旁就行引导,在学生的共同探究下,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自然就易如反掌了。
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我们就要创新教学策略。而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课改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应进一步更新理念,挖掘数学这魅力无穷的王国中的趣味元素,在丰富课堂内容中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提高他们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素平,管窥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学周刊,2013年。
[2]韩冬云,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选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当今课改的主旋律,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追求。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丰富教学手段。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提高其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实践也证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我们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学生在朴实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教师在朴实的课堂生活中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给各个小组很多长长短短颜色不一的角。当课上到后半阶段的时候,有几个调皮的学生竟然用角摆了一架飞机。我对他们微笑了一下,然后对全班学生说:“小朋友们,请看这几个小朋友拼的图形像什么呀?”“飞机。”“现在请大家当回设计师,每组拼一幅图,比一比哪组设计的最好,行不行?”孩子们一听说当设计师,各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课后,我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在轻松的谈话中,体验着丰富的数学内容,而且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二、灵活教学方式,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
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等强弱都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新课标践行中的数学教学,不再是“一言堂”,更不再是“满堂灌”,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策略,尽可能地让数学教与学在组织的大量的数学活动中进行,能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又富有人情味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玩”好数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唤起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真奇妙!这样的教学,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维的碰撞,使学生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玩”好数学的愿望,从而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在数学世界里自由翱翔。
三、更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数学
随着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整合程度的加深,其在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这种手段的直观性强的特点,能让数学在“数与形结合”中通过“形”的呈现,增强“数”的直观性,从而满足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的思维学习需要。传统数学教学,由于手段缺乏,学生对数学领悟能力差,理解难度大,缺少了一个具体感受过程,自然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激情。在今天,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呈现出集语言、声音、图像于一体的数学环境,将所教数学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演示,从素材库“取出”圆规画圆,动态呈现过程,化原本静态的圆为屏幕上动态性圆,使学生看完之后能明白到圆是怎样形成的。通过这样的动态显示,将静止事物生命化,使学生能直接感知到与之相关的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再如,在”圆的面积”一课教学时,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软件展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圆平均分裂成8份的过程以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然后展示对这些圆分裂的这些部分进行拼图的过程,显示出拼图结果是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然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共同探究圆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参与了圆分裂形成长方形的直观过程,这对他们进行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帮助。这时,老师从旁就行引导,在学生的共同探究下,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自然就易如反掌了。
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我们就要创新教学策略。而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课改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应进一步更新理念,挖掘数学这魅力无穷的王国中的趣味元素,在丰富课堂内容中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提高他们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素平,管窥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学周刊,2013年。
[2]韩冬云,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选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