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探寻
【作者】 李文颖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悦来镇马坝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阵地。教学中,我们要创新方法,多措并举,让他们得到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抓住这个特定时期,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不仅对其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以后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是有好处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语言培养非常重视,提出了教育培养策略:“创造一个自由的宽松的语言环境,注重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发展语言的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正确想法和主观感受。”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必须抓好这个时期,努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幼儿教学工作,谈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表达氛围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到:“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我们要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就应加强良好的语言表达氛围的营造创设,让他们获得心理自由感,进而敢说、想说。为了能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就可创设语言表述情境,通过情境的激趣性和诱思性,让他们产生“想说”欲望。我们知道,情境表演有场景、情节、角色体验,表演过程中有动作,有对话,有思考,强烈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能直接诱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讲述的愿望,以“观”促“思”,以“思”促“讲”,由此打开幼儿表达的“话匣子”。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训练幼儿语言表达时,应要求其把话讲完整,讲得体。在丰富和巩固词汇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说话完整、连贯,使他们能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讲述,把事情说清楚,把看到的事物进行恰当的描述。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主题按人物出场和情节发展顺序,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幼儿连贯语言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口语的发展。
二、运用直观化教学手段施教
随着园内教育装备的快速发展,我校近几年也配备了很多装备,特别是多媒体入教室,让我们进行现代化教学有了更好的工具支撑,特别是直观化策略的实施,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幼儿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快乐。教学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和动画,开展直观化教学。实践中,我们可选择一些有情节图片,如《分苹果》、《猫医生过河》、《明亮的玻璃窗》、《捉迷藏》等,这些图片,既利于指导学生语言发展,又能训练幼儿思维。教学时,我们可以设问来引发,让幼儿对画面有感性认识,问一些比较直观性的问题:如“是什么?”“有什么?”“有谁?”“在做什么?”“是什么表情?”“是什么样的?”“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等等,这些简单的判断性问题或补充性问题,在引导幼儿回答过程中,注意让他们一句句说完整,把句子的主谓宾尽量地表达出来。再通过图片的情节性,引导幼儿由表及里,由里到外地深入思考,从而达到幼儿讲述有头有尾,进一步理解图片内涵,促使他们言之有序。
三、加强字词拓展训练
幼儿语言是从最基本的字词起步的,他们处于词汇贫乏期,没有素材的语言表达,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为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我们可进行“字的延伸”的词汇拓展训练,也就是以一个字为延伸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词汇量,又起到了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例如“花”字,开展“花”字“找朋友比赛”,看谁找的朋友最多。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我们可以看到此活动下的课堂变得异常活跃,他们积极动脑思考,迅速举起小手,积极发言:“小花”、“菊花”、“白花”、“红花”。这时,再引导他们说出一些与此有关系的句子,如“我得了一朵小红花。”“我家有一盆月季花,很好看。”“园里有很多的花:有红的花,黄的花,还有粉的花。”等等,这种口头连句是词汇拓展,训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他们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教学: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
四、不要随便打断他们说话
让幼儿语言表达,我们就不要随便打断他们说话,或者阻止他们表达。作为幼儿老师,我们要做一名善于倾听的老师,认真倾听他们的讲述,从讲述中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关心和帮助,提高他们表达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倾听要有细心,善于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没有表达的欲望和说话兴趣,就很难让他们讲出自己的心里话。虽然我们可以从孩子面部表情、动作、身体的姿势、行为的变化等方面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变化,但不能帮助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说通过搭建“说心理话”、“说悄悄”等平台,鼓励他们用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如一向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忽然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此时我没有不理不睬或急于哄孩子开心,而是引导他将内心的情感倾诉出来。我轻轻的跟他说,“告诉我今天和小朋友玩得怎样?”“为什么今天没有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吧?”通过如此关心的引导,他们自然就会把内心的想法告诉我们。在倾听过程中,我们就要耐心听,不要打断他们,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内心真实世界。
当然,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很多方法策略,我们不可能一一讲述。在众多方法策略中,我们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加强教学针对性,这样才能让最好的语言教育惠及幼儿,让他们得到生动有效的发展,为他们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吴芸,浅析如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中外交流,2018年。
[2]沙玉环,关于幼儿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探讨[J].科学咨询,2018年。
[3]吴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与策略[J].新教育,2016年。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抓住这个特定时期,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不仅对其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以后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是有好处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语言培养非常重视,提出了教育培养策略:“创造一个自由的宽松的语言环境,注重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发展语言的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正确想法和主观感受。”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必须抓好这个时期,努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幼儿教学工作,谈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表达氛围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到:“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我们要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就应加强良好的语言表达氛围的营造创设,让他们获得心理自由感,进而敢说、想说。为了能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就可创设语言表述情境,通过情境的激趣性和诱思性,让他们产生“想说”欲望。我们知道,情境表演有场景、情节、角色体验,表演过程中有动作,有对话,有思考,强烈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能直接诱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讲述的愿望,以“观”促“思”,以“思”促“讲”,由此打开幼儿表达的“话匣子”。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训练幼儿语言表达时,应要求其把话讲完整,讲得体。在丰富和巩固词汇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说话完整、连贯,使他们能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讲述,把事情说清楚,把看到的事物进行恰当的描述。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主题按人物出场和情节发展顺序,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幼儿连贯语言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口语的发展。
二、运用直观化教学手段施教
随着园内教育装备的快速发展,我校近几年也配备了很多装备,特别是多媒体入教室,让我们进行现代化教学有了更好的工具支撑,特别是直观化策略的实施,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幼儿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快乐。教学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和动画,开展直观化教学。实践中,我们可选择一些有情节图片,如《分苹果》、《猫医生过河》、《明亮的玻璃窗》、《捉迷藏》等,这些图片,既利于指导学生语言发展,又能训练幼儿思维。教学时,我们可以设问来引发,让幼儿对画面有感性认识,问一些比较直观性的问题:如“是什么?”“有什么?”“有谁?”“在做什么?”“是什么表情?”“是什么样的?”“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等等,这些简单的判断性问题或补充性问题,在引导幼儿回答过程中,注意让他们一句句说完整,把句子的主谓宾尽量地表达出来。再通过图片的情节性,引导幼儿由表及里,由里到外地深入思考,从而达到幼儿讲述有头有尾,进一步理解图片内涵,促使他们言之有序。
三、加强字词拓展训练
幼儿语言是从最基本的字词起步的,他们处于词汇贫乏期,没有素材的语言表达,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为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我们可进行“字的延伸”的词汇拓展训练,也就是以一个字为延伸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词汇量,又起到了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例如“花”字,开展“花”字“找朋友比赛”,看谁找的朋友最多。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我们可以看到此活动下的课堂变得异常活跃,他们积极动脑思考,迅速举起小手,积极发言:“小花”、“菊花”、“白花”、“红花”。这时,再引导他们说出一些与此有关系的句子,如“我得了一朵小红花。”“我家有一盆月季花,很好看。”“园里有很多的花:有红的花,黄的花,还有粉的花。”等等,这种口头连句是词汇拓展,训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他们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教学: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
四、不要随便打断他们说话
让幼儿语言表达,我们就不要随便打断他们说话,或者阻止他们表达。作为幼儿老师,我们要做一名善于倾听的老师,认真倾听他们的讲述,从讲述中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关心和帮助,提高他们表达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倾听要有细心,善于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没有表达的欲望和说话兴趣,就很难让他们讲出自己的心里话。虽然我们可以从孩子面部表情、动作、身体的姿势、行为的变化等方面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变化,但不能帮助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说通过搭建“说心理话”、“说悄悄”等平台,鼓励他们用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如一向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忽然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此时我没有不理不睬或急于哄孩子开心,而是引导他将内心的情感倾诉出来。我轻轻的跟他说,“告诉我今天和小朋友玩得怎样?”“为什么今天没有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吧?”通过如此关心的引导,他们自然就会把内心的想法告诉我们。在倾听过程中,我们就要耐心听,不要打断他们,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内心真实世界。
当然,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很多方法策略,我们不可能一一讲述。在众多方法策略中,我们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加强教学针对性,这样才能让最好的语言教育惠及幼儿,让他们得到生动有效的发展,为他们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吴芸,浅析如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中外交流,2018年。
[2]沙玉环,关于幼儿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探讨[J].科学咨询,2018年。
[3]吴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与策略[J].新教育,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