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怎么做好高中文科班班主任

【作者】 赵淇琛

【机构】 河南省鹤壁高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中文科班主任面临文科班的“管理难,出成绩难”的问题,应该巧用班级文化、抓住教育契机并能坚持进行学法指导。利用智慧和恒心,做好高中文科班班主任,以帮助打开学生未来发展之门。
  关键词:高中;文科班;主任
  一、文科班的问题
  不少地区的高中都存在“重理轻文”的倾向,在此倾向的影响下,多数成绩优异的学生主动选择了理科,很多选择文科的学生是“被迫”选择了文科。这样就导致了新组建的文科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难题。比如,部分学生在分科前理化生学习吃力才选择了文科,这样的学生相对来说自信力不足,经常忧患自己的实力。而这类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科学的学习思维。分科后,理科班大多是原来的固定班级,没有重大变动,而文科班全是新组建的班级,学生纪律相比来说较为涣散,凝聚力不强。一言以蔽之,文科班有两难:管理难,出成绩难。带好高中文科班,需要班主任的恒心和智慧。
  二、巧用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班委组建、班风建设、教室设计,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我把班委组建放到了第一位置。一个干练、优秀的班委班子不仅能辅助班主任工作、给班级带来活力,更能培养学生自身的主人翁意识,锻炼学生的自治能力,提升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水平,从而推动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新班成立后,利用第一天的自习课,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参选、班主任了解和学生投票的选举程序,最终我们班选出班长1名,副班长2名,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各1名和各科的课代表。并且事先给班委说明,各个班委有一个月的考察期,在月末通过全班师生评价后,才为正式的班委。班委除了各自负责的工作外,每周有两会。一是学习委员需要组织各科课代表召开学科问题讨论会,提出收集并解决学生在各个学科上的一些重要问题;二是班长需要召开班委会,收集班级问题、商讨解决办法并反映给班主任。通过班委组建,班级就有了一个凝聚班集体的核心力量。
  在班风建设方面,我首先让学生明确班级发展目标,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我们确立了“创最优班级,做最好自己”的目标,并将这个目标制作标语贴在教室的最前方,以便能更好地提醒每位学生。目标能否达成,最重要的是大家的行动。然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需要制定班规。班规既是班级管理必备,也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纪律意识和制度意识的重要条件。在制定班规时,我向全班提出了“简洁”“可操作”“人性化”等原则,由班委先议定班规的大致方面,分配给各个小组制定细则,再由班委会议、宿舍会议等民主协商会议讨论,最后交给全班讨论通过。另外有卫生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和学习委员制定卫生、纪律、体育和学习方面的班规,主要由相应班委负责监督落实。通过班级目标和班规的制定,大家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以及共同的行为规范,这就为营造良好的班风提供了条件,也有利于增加同学们的融入感。为了迅速增强学生的班级融入感,班里还安排了一个小演讲活动:每天让一位同学用不超过3分钟的时间,讲一讲班级正能量,主要说某位同学在学习习惯、卫生、纪律、班级活动等方面的闪光点。这样就使得表现优秀的同学得到了认同,也使其他同学有了努力的方向。
  在教室设计方面,我主要布置了班级标语、图书架和绿色植物。首先面向全班征集班级标语,经过班委和我的讨论,我们选取了“心甘情愿,不折不扣”,置于前黑板上,将“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让集体因为我的存在而温暖”置于后黑板上。教室两侧的墙壁也有对称的标语。作为文科生,在高中的基础年级应该适当拓宽知识面,我们专门布置了图书架,选取了部分人文社科名著置于图书架上。此外,为了增加班级的绿色景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一些家长捐赠了绿色植物。经过一番布置,教室充满了学习和生活气息,这是一种无形的催人奋进的氛围。
  三、强调优秀的学习习惯及方法
  通过创设班级文化,为新组建的文科班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然而,很多文科生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仍有不少误区。想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关键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不得不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进行细致又到位的指点。
  班会是给学生比较系统地、有步骤地介绍学习方法和优秀习惯的重要阵地。首先,通过班会课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通过一系列励志典型介绍,学生能够体会到:有志者,事竟成。有了目标和方向,就要有相应的学习计划,要事优先是学习计划的重要准则。随后,给学生强调预习和复习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课堂第一”的原则。
  当然,除了班会课,还有其他诸多重要的教育契机。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抓好教育契机,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指点会更加及时有效。比如,面对新组建班级的诸多问题,我注重加强与其他任课老师的交流。通过沟通,我得到了不少学生缺乏课前准备,在即将上课时,一些学生仍然在收发作业。收发作业虽然是为班级做工作,但是这表明了学生仍然缺乏对课堂重要性的认识。在随后我上课的时候,专门进教室早一点,给学生强调了课前准备对快速进入课堂的积极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调,学生渐渐养成的课前三分钟复习或者预习的好习惯。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对于多数高中生来说,自制力不强,养成良好习惯需要毅力和别人的督促。因此,在文科班刚组建的时候,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机,这个时候,班主任需要更多的耐心,需要反复地结合具体生动的事例去强调,去提醒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文科生们提升自己的自制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修权.创建优秀班级文化 用优秀班级文化引领学生成长[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165-166
  [2]朱学尧.班级自治的优化策略[J].《江苏教育》,2018(11):59-61
  [3]陶玉肖.抓住教育契机做智慧型班主任[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