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措并举,不断提升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 刘 凯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石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但是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师生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设施设备不足,师资力量欠缺,教学理念落后,面对这些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想方设法,逐一突破,下面谈谈我的做法与感悟,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改善措施
一、努力改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条件
由于学校设施设备明显不足,导致各班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两人或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对此,我们必须力求改变,通过各种途径,打好信息技术教育硬件建设的基础。要在坚持以办学单位投资和学校开源节流投资为主的同时,积极吸收诸如校友捐赠和援助等社会资金与设备,及时充分地运用上级有关政策,抢抓信息技术发展机遇和国家项目的支持,多管齐下,多方筹措,配齐机器,完善设备,有效改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条件。
二、倾力打造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
一是积极为学校争取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让其作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带头人和引领者。二是让广大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并且通过信息技术教师教、传、帮、带,通过外出培训、学习、参观等多种形式来不断壮大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和应用队伍,进一步养成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习惯,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一支懂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管理者队伍,由其制定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计划、培训规划、活动安排与评价体系,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学校领导、计算机房管理员、专任教师的职责,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三、强力推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缺乏长期稳定的学习兴趣,最初只对上机操作表现出兴趣,但更多地集中在一些游戏和动画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上机操作也逐渐产生厌烦情绪而失去了兴趣,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强力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是教师要真正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去了解学生兴趣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做到激发学生兴趣;二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调整学习内容。只要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因此,仅仅满足于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师去补充更丰富的内容;三是采取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兴趣。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教师要运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热情。让学生多上机实践,多动手操作,使其在学中做,做中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四是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广泛地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不仅可以使他们积极配合,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能促进他们客观地检查和评价自己,吸取他人的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四、着力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师生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信息技术评价标准。
一是杜绝评价上的几个误区,即1、评价认识上的“缺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2、评价方式上的“越位”——只以考试分数来评价;3、评价功能上的“不到位”——忽视对过程的评价;
二是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评价。1、做好教学前的评价——将“预先评价”写入教案。在进行新授前,教师首先要知道:面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学生的基础如何?对新知识学习的结果,学生能达到何种程度?教师要认真的思考这两个问题,制订预先评价;2、做好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括(1)即时评价,捕捉学生的闪光点。(2)延时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教师灵活运用“延时评价”的方式,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地抒发见解,无拘无束地开展积极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3)多标准评价,促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各层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学生能达到他们各自最近的发展区域目标。(4)多方式评价——自评、互评、师评有机结合。3、教学后阶段性评价。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教学结束后的阶段性评价是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补充。
三是做好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评价与激励。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评价应与其他学科教师公平同等地、科学全面地进行,既要明确其目标任务,严格考核量化,又要充分保障其各项权益和福利,努力调动工作积极性。
总之,提高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一如既往的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力争上好每一堂信息技术课。
关键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改善措施
一、努力改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条件
由于学校设施设备明显不足,导致各班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两人或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对此,我们必须力求改变,通过各种途径,打好信息技术教育硬件建设的基础。要在坚持以办学单位投资和学校开源节流投资为主的同时,积极吸收诸如校友捐赠和援助等社会资金与设备,及时充分地运用上级有关政策,抢抓信息技术发展机遇和国家项目的支持,多管齐下,多方筹措,配齐机器,完善设备,有效改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条件。
二、倾力打造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
一是积极为学校争取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让其作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带头人和引领者。二是让广大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并且通过信息技术教师教、传、帮、带,通过外出培训、学习、参观等多种形式来不断壮大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和应用队伍,进一步养成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习惯,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一支懂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管理者队伍,由其制定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计划、培训规划、活动安排与评价体系,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学校领导、计算机房管理员、专任教师的职责,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三、强力推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缺乏长期稳定的学习兴趣,最初只对上机操作表现出兴趣,但更多地集中在一些游戏和动画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上机操作也逐渐产生厌烦情绪而失去了兴趣,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强力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是教师要真正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去了解学生兴趣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做到激发学生兴趣;二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调整学习内容。只要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因此,仅仅满足于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师去补充更丰富的内容;三是采取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兴趣。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教师要运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热情。让学生多上机实践,多动手操作,使其在学中做,做中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四是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广泛地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不仅可以使他们积极配合,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能促进他们客观地检查和评价自己,吸取他人的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四、着力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师生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信息技术评价标准。
一是杜绝评价上的几个误区,即1、评价认识上的“缺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2、评价方式上的“越位”——只以考试分数来评价;3、评价功能上的“不到位”——忽视对过程的评价;
二是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评价。1、做好教学前的评价——将“预先评价”写入教案。在进行新授前,教师首先要知道:面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学生的基础如何?对新知识学习的结果,学生能达到何种程度?教师要认真的思考这两个问题,制订预先评价;2、做好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括(1)即时评价,捕捉学生的闪光点。(2)延时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教师灵活运用“延时评价”的方式,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地抒发见解,无拘无束地开展积极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3)多标准评价,促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各层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学生能达到他们各自最近的发展区域目标。(4)多方式评价——自评、互评、师评有机结合。3、教学后阶段性评价。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教学结束后的阶段性评价是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补充。
三是做好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评价与激励。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评价应与其他学科教师公平同等地、科学全面地进行,既要明确其目标任务,严格考核量化,又要充分保障其各项权益和福利,努力调动工作积极性。
总之,提高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一如既往的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力争上好每一堂信息技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