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农村小学低段群文阅读策略
【作者】 王 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低段孩子处于想象力与创作力异常丰富的阶段,群文课堂倡导的多元发散思维,能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都得到尽情释放。小学语文低段的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培养其对语文的兴趣,同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扩展学生的眼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创新。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深层次拓展语文知识。那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如何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呢?结合教学实际,我想就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渗透这种教育理念,逐步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些初步探索和体会,和大家共同分享以共勉。
一、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的一种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是扩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速度,同时使学生在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材料中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低段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更易于激发阅读的兴趣。低段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他们对一切都很新奇,也乐于尝试。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为孩子呈现了更多的文章,能使学生得到更多元、丰富的阅读体验,也更易于唤醒他们的阅读兴趣。群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同时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阅读的时间,而学生只有在大量阅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真正爱上阅读。
(二)更有效实现阅读的保底量。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低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五万字。这五万字对于低段孩子而言是十分不易的。因为低段的孩子受识字量的限制,课外阅读较有难度,需要家长陪读。如果重视家校配合,那么孩子的阅读量必定不在话下,但对一些工作忙碌或对阅读本身不重视、不感兴趣的家长而言,要让孩子阅读完这五万字,却犹如水中捞月一般。在群文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有序组织下可通过“听读”“看拼音读”“分享读”等形式,阅读到大量课外的文本。
(三)更好地促进思维发展。群文课堂倡导多元发散思维,让孩子在丰富的交流碰撞中去构建自己对议题的认知。低段小朋友处于想象力与创作力异常丰富的阶段,群文课堂的教学能为他们的灵动思维提供最好出口,让他们诗一般的语言和天才一般的创造力得到尽情释放,也能推动他们更快更好地建立学习间的联系,发现学习方法,感受学习乐趣。
三、议题选择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一个核心词,指的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讨论的话题。它是开启群文阅读的钥匙,是组织群文阅读的中心线索。文本因它而选,教学因它而立,建构因它而生。群文阅读的主题具备可议性和开放性。它有多种选择角度:例如“作家”、“体裁”等,结合低段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进行如下思考。
(一)紧扣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课标第一学段的“识字与写字”要求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从这一标准出发,可以确定议题“趣味汉字”,选择《汉字是怎样来的》、《破解汉字中的密码》、《能干的辨与辩》一组课文,用这一组课文来展示汉字的特点。学生在这个议题的指引下,探索汉字的奥秘,激发对汉字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 以教材为“本”
教材是践行课程标准的依托,入选教材的每篇文章都是专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新课标精心选编而成的。因此,结合教材中文本的主题、体裁等进行延伸,确定议题,能够起到深化巩固学习成果,促进死亡发散、提高系统认知能力等效果。
(三)贴近时代
群文阅读是单篇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使阅读教学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更“接地气”。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题材往往是学习最好的素材,如果教师能够敏感地捕捉到,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小学低段群文阅读的操作方法
(一)主题有“趣”
低段群文阅读教学的主题应当具有趣味性。低段的学生对于生动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以及拟人化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在确定主题的时候可以挑选一些有趣的童话、儿歌、寓言、歇后语、谜语等等。如主题“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中,选择《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小猫钓鱼》三篇故事为一组,感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再比如“颠倒歌”,在孩子们兴趣高涨的学习状态下,引导他们发现“错误”,感受颠倒歌的乐趣以及儿歌的韵律。
(二)文本选择力求简洁
群文阅读教学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选择一组内容相近的文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个文本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阅读效率。因此,群文阅读在课堂中一般要同时推进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文本。低段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必将弱。因此,所选文章不能太长,内容力求浅显易懂且优美。
(三)方式求活
低段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比较差,但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却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活泼新颖的教学方式,如游戏、竞赛、情境营造、表演、动手操等,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曹海棠执教的二年级群文阅读课《一圈一圈往下绕》时,选择了五个文本:《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打瞌睡的房子》,让学生感受环绕诗的好玩有趣。教学中,老师先拿出一个俄罗斯套娃,让学生演示体会套娃的特点。然后出示一组诗歌:《沙发》《房子里有箱子》《花一朵》,让学生找出具有俄罗斯套娃特点的文本,并试着将自己的发现画成图。然后借用手势的大小和声音的高低读出《房子里有箱子》“一圈一圈往下绕”这一特点。
五、低段群文阅读教学教学中的几点注意
(一)“群文阅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教师在整合群文教材时可以从文章主题,文章结构,文章题材,文章体裁;可以横向整合,也可以纵向整合。但低年级学生毕竟知识积累量有限,再整合教材时要特别注意教材内容要适合学生阅读。
(二)群文阅读要充分让娃娃们读,老师讲得越多,学生读的时间就越少, 但由于低年级孩子的阅读方法还很单一,对阅读内容的领悟能力也很弱,就算能领悟,也未必能正确表述出来,因此,教师得牵着扶着领着,逐步放手。
(三)低年级孩子的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学会放弃,因为小孩子专注力有限,精力也有限。
(四)群文阅读,教师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要做到少而精,要具有代表意义,并不是每组课文都适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否则就会本末倒臵,群文阅读教学也就就成了花架子。
崔峦老师说:用教科书教阅读,有不小的改革空间,但毕竟是有限的,而推进儿童阅读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低段孩子处于想象力与创作力异常丰富的阶段,群文课堂倡导的多元发散思维,能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都得到尽情释放。想要做好低年段的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当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眼睛去观察、去感受、去体悟这个世界。“我阅读,我快乐”——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发现文学艺术之美,收获幸福和快乐的童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创新。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深层次拓展语文知识。那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如何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呢?结合教学实际,我想就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渗透这种教育理念,逐步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些初步探索和体会,和大家共同分享以共勉。
一、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的一种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是扩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速度,同时使学生在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材料中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低段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更易于激发阅读的兴趣。低段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他们对一切都很新奇,也乐于尝试。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为孩子呈现了更多的文章,能使学生得到更多元、丰富的阅读体验,也更易于唤醒他们的阅读兴趣。群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同时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阅读的时间,而学生只有在大量阅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真正爱上阅读。
(二)更有效实现阅读的保底量。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低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五万字。这五万字对于低段孩子而言是十分不易的。因为低段的孩子受识字量的限制,课外阅读较有难度,需要家长陪读。如果重视家校配合,那么孩子的阅读量必定不在话下,但对一些工作忙碌或对阅读本身不重视、不感兴趣的家长而言,要让孩子阅读完这五万字,却犹如水中捞月一般。在群文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有序组织下可通过“听读”“看拼音读”“分享读”等形式,阅读到大量课外的文本。
(三)更好地促进思维发展。群文课堂倡导多元发散思维,让孩子在丰富的交流碰撞中去构建自己对议题的认知。低段小朋友处于想象力与创作力异常丰富的阶段,群文课堂的教学能为他们的灵动思维提供最好出口,让他们诗一般的语言和天才一般的创造力得到尽情释放,也能推动他们更快更好地建立学习间的联系,发现学习方法,感受学习乐趣。
三、议题选择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一个核心词,指的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讨论的话题。它是开启群文阅读的钥匙,是组织群文阅读的中心线索。文本因它而选,教学因它而立,建构因它而生。群文阅读的主题具备可议性和开放性。它有多种选择角度:例如“作家”、“体裁”等,结合低段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进行如下思考。
(一)紧扣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课标第一学段的“识字与写字”要求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从这一标准出发,可以确定议题“趣味汉字”,选择《汉字是怎样来的》、《破解汉字中的密码》、《能干的辨与辩》一组课文,用这一组课文来展示汉字的特点。学生在这个议题的指引下,探索汉字的奥秘,激发对汉字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 以教材为“本”
教材是践行课程标准的依托,入选教材的每篇文章都是专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新课标精心选编而成的。因此,结合教材中文本的主题、体裁等进行延伸,确定议题,能够起到深化巩固学习成果,促进死亡发散、提高系统认知能力等效果。
(三)贴近时代
群文阅读是单篇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使阅读教学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更“接地气”。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题材往往是学习最好的素材,如果教师能够敏感地捕捉到,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小学低段群文阅读的操作方法
(一)主题有“趣”
低段群文阅读教学的主题应当具有趣味性。低段的学生对于生动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以及拟人化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在确定主题的时候可以挑选一些有趣的童话、儿歌、寓言、歇后语、谜语等等。如主题“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中,选择《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小猫钓鱼》三篇故事为一组,感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再比如“颠倒歌”,在孩子们兴趣高涨的学习状态下,引导他们发现“错误”,感受颠倒歌的乐趣以及儿歌的韵律。
(二)文本选择力求简洁
群文阅读教学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选择一组内容相近的文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个文本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阅读效率。因此,群文阅读在课堂中一般要同时推进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文本。低段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必将弱。因此,所选文章不能太长,内容力求浅显易懂且优美。
(三)方式求活
低段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比较差,但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却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活泼新颖的教学方式,如游戏、竞赛、情境营造、表演、动手操等,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曹海棠执教的二年级群文阅读课《一圈一圈往下绕》时,选择了五个文本:《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打瞌睡的房子》,让学生感受环绕诗的好玩有趣。教学中,老师先拿出一个俄罗斯套娃,让学生演示体会套娃的特点。然后出示一组诗歌:《沙发》《房子里有箱子》《花一朵》,让学生找出具有俄罗斯套娃特点的文本,并试着将自己的发现画成图。然后借用手势的大小和声音的高低读出《房子里有箱子》“一圈一圈往下绕”这一特点。
五、低段群文阅读教学教学中的几点注意
(一)“群文阅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教师在整合群文教材时可以从文章主题,文章结构,文章题材,文章体裁;可以横向整合,也可以纵向整合。但低年级学生毕竟知识积累量有限,再整合教材时要特别注意教材内容要适合学生阅读。
(二)群文阅读要充分让娃娃们读,老师讲得越多,学生读的时间就越少, 但由于低年级孩子的阅读方法还很单一,对阅读内容的领悟能力也很弱,就算能领悟,也未必能正确表述出来,因此,教师得牵着扶着领着,逐步放手。
(三)低年级孩子的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学会放弃,因为小孩子专注力有限,精力也有限。
(四)群文阅读,教师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要做到少而精,要具有代表意义,并不是每组课文都适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否则就会本末倒臵,群文阅读教学也就就成了花架子。
崔峦老师说:用教科书教阅读,有不小的改革空间,但毕竟是有限的,而推进儿童阅读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低段孩子处于想象力与创作力异常丰富的阶段,群文课堂倡导的多元发散思维,能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都得到尽情释放。想要做好低年段的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当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眼睛去观察、去感受、去体悟这个世界。“我阅读,我快乐”——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发现文学艺术之美,收获幸福和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