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

【作者】 姜春梅

【机构】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当前世界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科学技术知识量正在越来越快的速度增长,而科学技术知识的增加离不开人的创新能力。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一些措施,并指出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具有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人才正成为当前市场上不可多得的香饽饽,为了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建立一个相应的科学培养体系,由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工程技术性质比较明显,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系时,应注重结合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计算机专业是当今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其技术发展速度异常迅猛,每隔两三年就会进行一次技术革新,若学校培养的学生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面对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高速态势,我国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暴露出以下种种问题:首先,学生教材普遍较为陈旧,不能反映当前当前学科发展前沿和现状;其次,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第三,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不能满足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第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落后,当前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教师还在沿用板书式教学,不能适应时代潮流,教学效率低下;第五,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强,更多的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只知死记硬背,根本不是出于喜好兴趣。很明显,在这种状态下,学院是培养不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必须对当前学生创新培养体系作出改革,做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与时俱进。
  二、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系
  (一)采用问题式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问题式教学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它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开始,也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所在。问题提出以后,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围绕兴趣,展开积极思考,通过积极主动地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自身各项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离不开一个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是建立创新培养体系的基础,因此,学校应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无论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都在其中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具体来说,高水平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首先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自己的工作本质和责任有深刻的理解;其次,教师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多元的知识结构,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教师还要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述一些比较使用的知识;第三,教师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做好教师、学生、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各种教育力量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
  (三)加强专业课程设计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专业课程设计改革是指结合当前实践环节,将一门课或多门课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设计内容,他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独立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实习课程设计。独立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单一学科的课程设计,主要是用以牢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课程设计则是将多种知识能力综合到一个实验当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课程设计则是通过多种方式将实习与毕业设计进行相互结合,在实习当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大学校园中各种各样的活动兴趣小组,对活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各种课外活动,比如程序设计竞赛,电脑文化节、网络文化周等方式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总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建立应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兴趣为主,加强学生将自身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为目的,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时的乐趣。
  三、创新能力体系构建当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设想最终是要落实到实践当中去,若不能落实到实践上,最后只能是一项失败的改革。笔者以为,在学生创新培养体系建设实践当中,首先,应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强化教务处、督导处等在教学监督中的作用;其次,对教学教育内容和模式的改革应因材制宜,不能片面的为了改革而改革;第三,教学改革实施应“以人文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将改革深入的推进下去;第四,能力培养体系改革的实施应结合现实生活,因为,创新源于生活。
  结束语:
  总之,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上,我们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革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育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设,从而为学生创立一个舒适的创新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爱娥.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12).
  [2]杨雅清.参与式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浅议[J].?教育理论研究,2008,(9).
  [3]肖云龙.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