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者】 李 渝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白坪乡叶家庵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我们创新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施教。本文探讨了氛围激励策略、合作探究策略、直观媒体策略和丰富课堂练习策略在提效增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实践策略
  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发展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根本所在。在全面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新课改背景下,一线教师为了达成新课标目标,都在不断探策寻略,寻找新颖有趣教学策略。在这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形成了一套自认为能实现高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下面,结合实践,谈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运用氛围激励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我们要善于创设给人以实感的教学情境,这种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像生活在最适宜的气温下一样心旷神怡、情绪高涨。通过有效的调控,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情感和思维畅通交流的课堂气氛之中,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蹲下来,做学生的朋友。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更主要的是通过心灵进行平等的沟通。比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1)老师也有个想法,可以说一说吗?(2)老师也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3)你愿意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想的吗?(4)谢谢你,教给我们这个好方法。(5)老师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你愿意再说一遍吗?在这种状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共鸣,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实施常识激励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教学中,即使学生答不对问题,教师也不需全盘否定,而是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体验进步。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课堂上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平静。对于智力发展较迟缓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要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教师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赞美,来温暖学生渴求得到认可和理解的心。对于智力发展较好的学生不要轻易表扬,要通过评价来拓展他们的学习思路,并帮助他们提升学习经验。评价不仅仅是一种判断、一种认可、一种检验,也是一种引领、一种开启、一种拓展。如“你真会观察,能不能从侧面进行观察,发现什么呢?”“你真会动脑,是否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呢?”这样来打开学生运用语言、开动脑筋的思路,总结感悟和思考收获,从而让学生们的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
  二、运用合作探究策略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更是我们激励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方式。实践证明,探究性学习是最有效、最主动、最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合作学习则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能力。只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才能获取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开展这两种学习。作为教师,就要化教为导,多创设诱思诱学情境,催发他们学习欲,从而让他们产生“我要学”需求。这样才让学生获得自主化、最大化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去探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和产生“可能性”的原因。
  三、运用直观媒体策略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实施,多媒体为核心的直观媒体进入课堂,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提升教学有效性方面是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这一点是我们不争的事实。因此,作为一线数学教学的我们来说,一定要选择这种直观性强,能有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直观媒体,来帮助我们实现数学教学效果最优化。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把边长短不一的两个角进行重合,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特效,突出角的大小,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直观演示过程中加深印象,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这样教学,快速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增强了教学形象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丰富课堂练习策略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有效平台,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们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融趣味性、实用性、探究性为一体,练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典型性、练习安排要有坡度、有层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数学的乐趣,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学习了平移与旋转,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学习了长度单位后,让学生写一篇有关长度的数学日记:学习了《年、月、日》后,让学生自制年历和月历。这样的课堂练习,比传统在本子上反复计算更具有实践意义,更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我们就要树立现代学习观和学生观,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以学定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发挥学习主动性,从而让师生共同探究数学的未知领域。
  参考文献:
  [1]张志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