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策略探寻
【作者】 李 艳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取得良好效果的动力源泉。小学体育作为奠基教育平台,加强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是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持续参与活动的动力源泉。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就应加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力度,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兴趣基础。新课标明确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作为奠基的小学体育教学,我们就必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激发和培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体育教学,谈谈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运用氛围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融洽的运动气氛,作为学习的一种外因,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如优美的场地器材的布置、恰当的音乐的选择、教师优美的动作示范,给学生美的享受,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学习、运动,学生会有一种激昂愉悦、跃跃欲试的情绪体验,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从目前的教学形式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较重视,积极性还是比较高,但由于我们体育教学也有抽象的理论知识,即使动作技能培养,在关键点上也有抽象的知识,如前滚翻等动作教学,其动作要领的掌握也是很难的,需要我们创设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降低学习的枯燥性,提高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利用竞争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抓住这个年龄特征,我们就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搭建竞争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满足好动好胜的心理需求。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有较强的竞争心理和团体意识,表现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渴求表现自己的特点。而体育课中刚好又有很多项目可以通过竞争方式来促进,特别是况技体育项目,更可以实现竞争法教学。为此,我们教师可在教学中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活动,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为获得成功和赞赏而努力拼搏,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着良好的作用。例如,让学生比一比跳远谁跳得远,他们都想得第一,于是就不断地练习,渐渐地就会对体育产生兴趣。在篮球传接球练习中可以分小组比赛传接球速度和方法。采用竞争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确实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主动性。在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我们教师也要注意,必须要做好必要的心理指导,防止学生为了竞赛产生一些阴暗心理,特别是一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
三、利用情境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情境法,又称情境策略,在新课改实践中,这种策略应用得较为广泛,在各个学科,甚至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本身就集成了良好的激趣性和诱思性,是调动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策略。而且,随着现行教研的研究,情境法还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更能促进学生身心愉悦,为其终身学习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因为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小学生天真活泼、幼稚、好动,喜欢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特别喜爱做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活动性游戏。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就可以让学生沉浸在一定的情境氛围内。例如,开展“老鹰抓小鸡”、“短跑接龙”、“火车赛跑”、“呼啦圈”等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创设游戏,即可以在新课伊始处,也可在新授之后的练习处,运用这种方法施教,既满足了学生好动好玩需求,又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课堂氛围活跃,陶冶身心。因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积极地开展创设情境,特别是利用体育游戏来整合课堂,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人们对情境法研究的深入,目前应用于体育课堂中的情境法样式越来越多,如问题情境、音乐情境、故事情境、媒体情境等,都是有效的教学策略。
四、利用激励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可引导学生在体验体育学习快乐的过程中扬起学习信心,从而达到增强体育学习兴趣的目的。我们知道,小学教学还处于教学的基础阶段,在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应多用激励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教师表扬在体育活动中取到优越成绩的学生,鼓励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劳逸结合,做到学习锻炼两不误。值得注意的是,在激励中,我们教师要中肯,要出于关心和爱的角度来进行,让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广志,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J].中华少年,2017年。
[2]邱云生,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探析[J].新课程,2009年。
[3]吴秋华,如何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持续参与活动的动力源泉。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就应加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力度,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兴趣基础。新课标明确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作为奠基的小学体育教学,我们就必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激发和培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体育教学,谈谈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运用氛围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融洽的运动气氛,作为学习的一种外因,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如优美的场地器材的布置、恰当的音乐的选择、教师优美的动作示范,给学生美的享受,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学习、运动,学生会有一种激昂愉悦、跃跃欲试的情绪体验,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从目前的教学形式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较重视,积极性还是比较高,但由于我们体育教学也有抽象的理论知识,即使动作技能培养,在关键点上也有抽象的知识,如前滚翻等动作教学,其动作要领的掌握也是很难的,需要我们创设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降低学习的枯燥性,提高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利用竞争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抓住这个年龄特征,我们就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搭建竞争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满足好动好胜的心理需求。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有较强的竞争心理和团体意识,表现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渴求表现自己的特点。而体育课中刚好又有很多项目可以通过竞争方式来促进,特别是况技体育项目,更可以实现竞争法教学。为此,我们教师可在教学中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活动,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为获得成功和赞赏而努力拼搏,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着良好的作用。例如,让学生比一比跳远谁跳得远,他们都想得第一,于是就不断地练习,渐渐地就会对体育产生兴趣。在篮球传接球练习中可以分小组比赛传接球速度和方法。采用竞争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确实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主动性。在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我们教师也要注意,必须要做好必要的心理指导,防止学生为了竞赛产生一些阴暗心理,特别是一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
三、利用情境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情境法,又称情境策略,在新课改实践中,这种策略应用得较为广泛,在各个学科,甚至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本身就集成了良好的激趣性和诱思性,是调动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策略。而且,随着现行教研的研究,情境法还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更能促进学生身心愉悦,为其终身学习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因为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小学生天真活泼、幼稚、好动,喜欢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特别喜爱做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活动性游戏。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就可以让学生沉浸在一定的情境氛围内。例如,开展“老鹰抓小鸡”、“短跑接龙”、“火车赛跑”、“呼啦圈”等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创设游戏,即可以在新课伊始处,也可在新授之后的练习处,运用这种方法施教,既满足了学生好动好玩需求,又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课堂氛围活跃,陶冶身心。因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积极地开展创设情境,特别是利用体育游戏来整合课堂,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人们对情境法研究的深入,目前应用于体育课堂中的情境法样式越来越多,如问题情境、音乐情境、故事情境、媒体情境等,都是有效的教学策略。
四、利用激励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可引导学生在体验体育学习快乐的过程中扬起学习信心,从而达到增强体育学习兴趣的目的。我们知道,小学教学还处于教学的基础阶段,在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应多用激励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教师表扬在体育活动中取到优越成绩的学生,鼓励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劳逸结合,做到学习锻炼两不误。值得注意的是,在激励中,我们教师要中肯,要出于关心和爱的角度来进行,让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广志,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J].中华少年,2017年。
[2]邱云生,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探析[J].新课程,2009年。
[3]吴秋华,如何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