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遨游童心庄园受语文之美
【作者】 平雨川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童心庄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无穷的魅力,里面充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里面有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里面有我们许多的秘密......
童心庄园就像一座桥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生活的课堂同语文的课堂结合起来,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走进大自然相对比较缺乏,而童心庄园恰好弥补这一欠缺。
一、观察的基地,说写的源泉
记得这学期刚开始,我们都在想一个寒假童心庄园,无人管理会是什么样呢?带着担忧和期待,我们来到童心庄园,不禁惊呆了,眼前明明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寒假里的红油菜,萝卜等,都已经开花了,有红的.粉的.白的.紫的......五颜六色,还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吸引了一只只蜜蜂在花间采蜜,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我们不禁赞叹不已,这是多么宝贵的作文素材啊。一番观察之后回到教室,孩子们马上来了一场说写就写的作文盛宴,不用过多的指导,轻轻松松就能写出有特色的作文。以后每周一大早会后,很多老师都会带着孩子们去观察,童心庄园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孩子们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在快乐中观察,快乐中引导,回到教室彼此兴奋地交流着。这样的交流,这样的观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找到了习作的突破口。
二、丰收的喜悦,分享的乐趣
阳光明媚的三月,是我们童心庄园首获丰收的日子。一个个金灿灿、圆滚滚的土豆娃娃在孩子们的眼帘中翻滚、跳跃,也标志着我们的种植园课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时至今日,那一个个在庄园中浇灌、翻地、施肥的身影依然在我眼前浮现,那一张张手捧着小小土豆,洋溢着幸福与喜悦的笑脸也依旧灿烂。三月,是我们丰收的日子,也是孩子们分享土豆带来的快乐的日子,他们在田坎间享受着辛勤劳作带来的快乐,也在不久之后的“土豆盛宴”上感受着分享的情趣。
孩子们在那一日的中午,使出了浑身解数,将一个个调皮的小土豆化作一道道经典的土豆菜肴。那一日,校园里满溢着土豆的香气。而这一个个小吃货也把自己吃下的土豆变作一篇篇香气扑鼻的习作送到我们的眼前——有些孩子沉醉于土豆盛宴的美妙滋味,更将这滋味写入文字,在纸笔之间依然流淌着让人望之便垂涎三尺的芬芳;有些孩子则追根寻底,宛如大厨一般思索这一道道土豆佳肴的前世今生;还有的孩子,俨然化身成了个真正的“吃货”,正在细细地回味那一日吃出的种种滋味......不过一次短暂的土豆盛宴,却使得孩子们的文思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平时里有些说写困难的孩子这一次竟然也能写一篇让人感到颇为不错的文章来,大概确实应了那句话:文学从来都是从生活中走出来,如果缺少实实在在的经历,再美好的文字也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一次盛宴着实让孩子们走进了生活,感悟到了一些只有生活才能赋予他们的独特滋味。
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家长们纷纷感叹:没有什么菜能比孩子亲手种、摘、洗、切、炒的菜更有幸福的味道。没有什么文章能比孩子亲身体验后写出的文字更有活力。
三、庄园的植物,孩子的课本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在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各班的一小块地里种出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让本来生机勃勃的童心庄园更加充满活力。在童心庄园里孩子们认识了很多的蔬菜,比如茄子、丝瓜、南瓜、黄瓜、番茄、辣椒、花生、山药等。知道了,原来平时吃的蔬菜是这样长出来的。孩子们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扩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让孩子们的学习更有趣,更生动,这学期大家种的西红柿较多,西红柿又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起初西红柿由一株株绿油油的小苗慢慢长高、长壮,挂满了圆圆的果实,孩子们每每观察都要和西红柿比高矮,都要摸叶子,闻闻清香味,都要赞叹一番,甚至有的孩子偷偷在果实上掐了一个指甲印。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我们缺乏对西红柿挂果的了解,缺乏管理的经验。西红柿的叶子慢慢枯萎,果实也慢慢凋落,只有极少数红了。都红的不正常,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们进行了农谚知识的引导,节气歌的学习,气象谚语的学习,上网查询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等,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童心庄园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童心庄园中还有很多的惊喜,居然长蘑菇了,开学没挖完的土豆居然又长出来了,鸟儿们在童心庄园里觅食,甚至在里面嬉戏、歌唱。另外童心庄园也成了孩子们的实验乐园,花生究竟在哪里,结果没有?我们扯来看看,这些藤怎么到处爬呢?童心庄园激起了孩子们探索新知的欲望。可以说有了童心庄园,我们的作文轻松了,有内容写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越来越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更丰富了,抽象的知识也不再枯燥。孩子们学习的激情更高了……
四、种植的体验,阅读的滋味
还是在烟花曼妙的三月,因为童心庄园旅程的开启,雷老师和王老师和孩子在语文课堂又再次收获到了新的喜悦。教过语文的老师们肯定都教过《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而这篇课文有个特别让人烦闷的地方——那便是文中那段关于种树的连续性动作描写。还记得以前带着孩子在这篇文章中漫步的时候,任凭说到口干舌燥,也总有孩子把是“先填土”还是“先栽树苗”这个问题傻傻得分不清楚,甚至还有孩子呆呆地问:“老师啊,为什么把树苗种下去之后还要填土呢?我们用力插下去不就行了吗?”至于如何去理解文中的连续性动作那更是个噩梦了。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觉得那是一篇让人上起来充满挫败感的课文。
而这次,当我走上讲台的时候,心里依旧揣揣不安,脑海飘荡的都是孩子们也许会问出来的那一个个稀奇古怪的问题。然而出乎我意外的是,这堂课上得异常轻松,孩子们宛如行云流水一般地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清晰地分辨了出来,甚至还有几个孩子抢着说了自己的看法,更能似模似样地把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表演出来。最后,有个孩子悄悄地拉着我衣袖说:“老师,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和我们种花生米的样子好像呢!都是先挖坑,再移入树苗或者种子,接着填土保护种子啊!”到这儿,我突然有了些想法:学语文不应该是一门光靠闭门造车就能完成的工作,还得走出门去看看大自然,看看这个世界,才能造出一辆“出门合辙”的好车。
五、遨游的路途,探索的旅程
经过两学期的实践,我们对童心庄园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根据童心庄园现在的情况,制定了童心庄园管理条例。
为了更好地种植,带着孩子们进行长期的对土地的分析。
孩子们每次把观察到的内容进行交流或写成日记,为了更好地观察,更好地搜集素材,进行比对等,制成了植物生长记录表。
童心庄园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素材,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鲜活起来,形象起来……
在下期我们结合课程纲要将进行童心庄园小报的评比,我和童心庄园共成长的作文竞赛,摄影评比等活动。遨游童心庄园,探索的旅程期待邂逅语文之美。
童心庄园就像一座桥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生活的课堂同语文的课堂结合起来,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走进大自然相对比较缺乏,而童心庄园恰好弥补这一欠缺。
一、观察的基地,说写的源泉
记得这学期刚开始,我们都在想一个寒假童心庄园,无人管理会是什么样呢?带着担忧和期待,我们来到童心庄园,不禁惊呆了,眼前明明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寒假里的红油菜,萝卜等,都已经开花了,有红的.粉的.白的.紫的......五颜六色,还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吸引了一只只蜜蜂在花间采蜜,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我们不禁赞叹不已,这是多么宝贵的作文素材啊。一番观察之后回到教室,孩子们马上来了一场说写就写的作文盛宴,不用过多的指导,轻轻松松就能写出有特色的作文。以后每周一大早会后,很多老师都会带着孩子们去观察,童心庄园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孩子们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在快乐中观察,快乐中引导,回到教室彼此兴奋地交流着。这样的交流,这样的观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找到了习作的突破口。
二、丰收的喜悦,分享的乐趣
阳光明媚的三月,是我们童心庄园首获丰收的日子。一个个金灿灿、圆滚滚的土豆娃娃在孩子们的眼帘中翻滚、跳跃,也标志着我们的种植园课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时至今日,那一个个在庄园中浇灌、翻地、施肥的身影依然在我眼前浮现,那一张张手捧着小小土豆,洋溢着幸福与喜悦的笑脸也依旧灿烂。三月,是我们丰收的日子,也是孩子们分享土豆带来的快乐的日子,他们在田坎间享受着辛勤劳作带来的快乐,也在不久之后的“土豆盛宴”上感受着分享的情趣。
孩子们在那一日的中午,使出了浑身解数,将一个个调皮的小土豆化作一道道经典的土豆菜肴。那一日,校园里满溢着土豆的香气。而这一个个小吃货也把自己吃下的土豆变作一篇篇香气扑鼻的习作送到我们的眼前——有些孩子沉醉于土豆盛宴的美妙滋味,更将这滋味写入文字,在纸笔之间依然流淌着让人望之便垂涎三尺的芬芳;有些孩子则追根寻底,宛如大厨一般思索这一道道土豆佳肴的前世今生;还有的孩子,俨然化身成了个真正的“吃货”,正在细细地回味那一日吃出的种种滋味......不过一次短暂的土豆盛宴,却使得孩子们的文思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平时里有些说写困难的孩子这一次竟然也能写一篇让人感到颇为不错的文章来,大概确实应了那句话:文学从来都是从生活中走出来,如果缺少实实在在的经历,再美好的文字也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一次盛宴着实让孩子们走进了生活,感悟到了一些只有生活才能赋予他们的独特滋味。
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家长们纷纷感叹:没有什么菜能比孩子亲手种、摘、洗、切、炒的菜更有幸福的味道。没有什么文章能比孩子亲身体验后写出的文字更有活力。
三、庄园的植物,孩子的课本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在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各班的一小块地里种出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让本来生机勃勃的童心庄园更加充满活力。在童心庄园里孩子们认识了很多的蔬菜,比如茄子、丝瓜、南瓜、黄瓜、番茄、辣椒、花生、山药等。知道了,原来平时吃的蔬菜是这样长出来的。孩子们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扩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让孩子们的学习更有趣,更生动,这学期大家种的西红柿较多,西红柿又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起初西红柿由一株株绿油油的小苗慢慢长高、长壮,挂满了圆圆的果实,孩子们每每观察都要和西红柿比高矮,都要摸叶子,闻闻清香味,都要赞叹一番,甚至有的孩子偷偷在果实上掐了一个指甲印。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我们缺乏对西红柿挂果的了解,缺乏管理的经验。西红柿的叶子慢慢枯萎,果实也慢慢凋落,只有极少数红了。都红的不正常,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们进行了农谚知识的引导,节气歌的学习,气象谚语的学习,上网查询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等,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童心庄园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童心庄园中还有很多的惊喜,居然长蘑菇了,开学没挖完的土豆居然又长出来了,鸟儿们在童心庄园里觅食,甚至在里面嬉戏、歌唱。另外童心庄园也成了孩子们的实验乐园,花生究竟在哪里,结果没有?我们扯来看看,这些藤怎么到处爬呢?童心庄园激起了孩子们探索新知的欲望。可以说有了童心庄园,我们的作文轻松了,有内容写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越来越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更丰富了,抽象的知识也不再枯燥。孩子们学习的激情更高了……
四、种植的体验,阅读的滋味
还是在烟花曼妙的三月,因为童心庄园旅程的开启,雷老师和王老师和孩子在语文课堂又再次收获到了新的喜悦。教过语文的老师们肯定都教过《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而这篇课文有个特别让人烦闷的地方——那便是文中那段关于种树的连续性动作描写。还记得以前带着孩子在这篇文章中漫步的时候,任凭说到口干舌燥,也总有孩子把是“先填土”还是“先栽树苗”这个问题傻傻得分不清楚,甚至还有孩子呆呆地问:“老师啊,为什么把树苗种下去之后还要填土呢?我们用力插下去不就行了吗?”至于如何去理解文中的连续性动作那更是个噩梦了。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觉得那是一篇让人上起来充满挫败感的课文。
而这次,当我走上讲台的时候,心里依旧揣揣不安,脑海飘荡的都是孩子们也许会问出来的那一个个稀奇古怪的问题。然而出乎我意外的是,这堂课上得异常轻松,孩子们宛如行云流水一般地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清晰地分辨了出来,甚至还有几个孩子抢着说了自己的看法,更能似模似样地把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表演出来。最后,有个孩子悄悄地拉着我衣袖说:“老师,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和我们种花生米的样子好像呢!都是先挖坑,再移入树苗或者种子,接着填土保护种子啊!”到这儿,我突然有了些想法:学语文不应该是一门光靠闭门造车就能完成的工作,还得走出门去看看大自然,看看这个世界,才能造出一辆“出门合辙”的好车。
五、遨游的路途,探索的旅程
经过两学期的实践,我们对童心庄园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根据童心庄园现在的情况,制定了童心庄园管理条例。
为了更好地种植,带着孩子们进行长期的对土地的分析。
孩子们每次把观察到的内容进行交流或写成日记,为了更好地观察,更好地搜集素材,进行比对等,制成了植物生长记录表。
童心庄园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素材,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鲜活起来,形象起来……
在下期我们结合课程纲要将进行童心庄园小报的评比,我和童心庄园共成长的作文竞赛,摄影评比等活动。遨游童心庄园,探索的旅程期待邂逅语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