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汤玉梅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靠语文教师的引导、激发、拓展,同时要多给学生质疑,多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大胆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课堂教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入激趣,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才能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学生才能产生创新的欲望。而创设情境正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的心灵恰如一泓明净的潮水,需要教师投入一颗激情的石子,从而当起学生感情的涟漪,唤起学生们产生求知、探索、创新的强烈欲望。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学习内驱力就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学生就会产生极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创新的欲望。从而主动地探求知识,发现知识。如:笔者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开始,学生齐读课题后,笔者提问学生:“同学们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这个问题一题出,就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的同学问:“谁向谁借简?是怎样借箭的?最后借到箭了吗?”还有的同学问:“为什么要借箭?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呢?……”学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笔者让学生带着这些好奇的疑问,独立地去阅读课文,寻求答案,从而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进化的源泉。”结合材料内容,让学生大胆而充分地展开想象。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的火花。如笔者在教学《艰苦岁月》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同学大胆地展开想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战斗的岁月非常艰苦和经军战士对胜利充满了信心?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红军听着笛声,出神地望着远方。他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希望。那么小红军看的“未来”和“希望”是什么呢?这些合理的想象提出后。学生思维得到发挥,产生各种各样的合理想象。学生仿佛被带入了那艰苦的战争岁月。使学生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使学生更加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这些合理想象,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他新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凡响,发表不同意见,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笔者在上《称象》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办法呢?”让学生们去赞叹古代曹冲聪明之外,还要有信心向曹冲挑战,做一个比曹冲更聪明的孩子。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浪花。有的学生回答说:“曹冲用石头太麻烦了,不如用人来代替石头,因为人听指挥,说上就上,说下就下,既省力又方便。”再如:教学《司马光》一课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司马光用石头砸缸救出了缸里的小伙伴,谁还有比司马光更好的办法吗?有一个学生说:“司马光砸缸虽然救出了小伙伴,但是,却把缸砸碎了,这太浪费,不如叫来其他朋友一起把缸推翻,缸还不会破,也能救出缸里的小朋友”。小学生的回答处处闪烁着创新的火花。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作出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