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王业春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北城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为教育量身定制的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还能化抽象为直观,突破难点教学,起到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有效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走进了学校课堂,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我们知道,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硬件支撑,以信息技术为内核的一种现代教育工具,在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有着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是我们提高数学育人效果的不可多得的工具手段。而初中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在学校教育中是奠基学科,把多媒体运用于数学课堂中,是我们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推动教学方法的更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探究方向。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数学,谈谈多媒体在其间的有效运用。
一、将多媒体有效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新课改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体性是我们的常用做法。但实现这一效果的方法却各不相同。作为一线教师,自然要把多媒体作为实现这种效果的首选,特别是在新课导入教学。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正能创设趣味教学情境,通过集成的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且动静结合的、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情境来,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生初次接触几何图形时,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而教师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图形运动”,对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运用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这些图形运动比较直观,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以教师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这样,引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二、将多媒体有效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有利于知识形成过程呈现,突破教学重难点
不同呈现方式,有不同呈现效果,不同时间点呈现,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艺术。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性,往往有些知识很难理解,光凭老师一张口头讲解是不能让学生听懂明白。例如,在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这一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课程的难点,主要在于二次函数知识的比较抽象。解决二次函数问题的关键在于数形结合,因而二次函数图象的认识十分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局限性很大,只能是在老师的描述下想象图象的形成,用所描述的仅有的几个点的连接,牵强的对抛物线的概念进行灌输,因而其性质就更只能强行记忆,至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不敢解决与二次函数有关的问题。运用多媒体,则可采用先播放NBA的篮球直播,高尔夫球或世界杯足球比赛,让学生观看后,再利用Flash动画模拟球从发出到落地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观察球运行的轨迹,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会出抛物线的概念。再观察球运行过程中飞行的最高点,发射点到落地点的距离等,无形中将抛物线的顶点,对称性等知识让学生“意会”。接着再正式引入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而这时候学生内心对这一知识其实已经有所领悟,便不会觉得有多难,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内容运动化,并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创设情境,展现知识形成的过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妙的突破难点,就有利于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将多媒体有效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扩充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表明了”其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教学优势,不仅在化抽象为直观时作用明显——减少了学生思考理解的时间,还优化了板书时间,减少了知识呈现时间。这与我们教师课前备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成正比的。体现在课堂上,就能扩充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按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我们知道,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空间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的设计,让图形的某些部分出现闪烁,强化视觉效果,增加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这样做形象直观,既能讲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快速以化解难点带来的直观效果就是教学效率提高了,课堂容量增大了,在相同时间需要更多的内容或练习设计来开展。
总之,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用巨大,是我们提高数学教育质量,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有效工具。但在实践中,我们也要注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为教育量身定制的多媒体也不例外,克弊扬长仍是我们重要追求,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成为我们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助力器,成为让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刘平,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年。
[2]史显友,初中数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几点注意[J].学生之友,2011年。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有效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走进了学校课堂,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我们知道,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硬件支撑,以信息技术为内核的一种现代教育工具,在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有着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是我们提高数学育人效果的不可多得的工具手段。而初中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在学校教育中是奠基学科,把多媒体运用于数学课堂中,是我们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推动教学方法的更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探究方向。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数学,谈谈多媒体在其间的有效运用。
一、将多媒体有效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新课改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体性是我们的常用做法。但实现这一效果的方法却各不相同。作为一线教师,自然要把多媒体作为实现这种效果的首选,特别是在新课导入教学。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正能创设趣味教学情境,通过集成的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且动静结合的、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情境来,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生初次接触几何图形时,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而教师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图形运动”,对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运用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这些图形运动比较直观,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以教师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这样,引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二、将多媒体有效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有利于知识形成过程呈现,突破教学重难点
不同呈现方式,有不同呈现效果,不同时间点呈现,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艺术。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性,往往有些知识很难理解,光凭老师一张口头讲解是不能让学生听懂明白。例如,在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这一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课程的难点,主要在于二次函数知识的比较抽象。解决二次函数问题的关键在于数形结合,因而二次函数图象的认识十分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局限性很大,只能是在老师的描述下想象图象的形成,用所描述的仅有的几个点的连接,牵强的对抛物线的概念进行灌输,因而其性质就更只能强行记忆,至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不敢解决与二次函数有关的问题。运用多媒体,则可采用先播放NBA的篮球直播,高尔夫球或世界杯足球比赛,让学生观看后,再利用Flash动画模拟球从发出到落地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观察球运行的轨迹,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会出抛物线的概念。再观察球运行过程中飞行的最高点,发射点到落地点的距离等,无形中将抛物线的顶点,对称性等知识让学生“意会”。接着再正式引入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而这时候学生内心对这一知识其实已经有所领悟,便不会觉得有多难,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内容运动化,并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创设情境,展现知识形成的过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妙的突破难点,就有利于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将多媒体有效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扩充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表明了”其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教学优势,不仅在化抽象为直观时作用明显——减少了学生思考理解的时间,还优化了板书时间,减少了知识呈现时间。这与我们教师课前备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成正比的。体现在课堂上,就能扩充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按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我们知道,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空间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的设计,让图形的某些部分出现闪烁,强化视觉效果,增加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这样做形象直观,既能讲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快速以化解难点带来的直观效果就是教学效率提高了,课堂容量增大了,在相同时间需要更多的内容或练习设计来开展。
总之,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用巨大,是我们提高数学教育质量,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有效工具。但在实践中,我们也要注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为教育量身定制的多媒体也不例外,克弊扬长仍是我们重要追求,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成为我们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助力器,成为让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刘平,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年。
[2]史显友,初中数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几点注意[J].学生之友,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