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策略研究

【作者】 王晓红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第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生生性活泼,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同时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各种影视材料,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促使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文章。课程的有效整合对现代化教学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影视资源;小学语文;课程整合
  就目前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按照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而教材内容比较单一,很难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要想让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影视资源的价值逐渐被教师认可,并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整合影视资源,可以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意义
  小学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学好语文意义重大。在教学过程中,将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高效教学;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借助影视资源,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学,同时有利于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继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影视资源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发挥影视资源的积极作用,就必须遵循主体性这一原则,在教学应用影视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
  2.匹配性原则
  现行形势下,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将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更好发展。将影视资源应用到小学语文课程中去,有利于实现小学语文课程高效发展。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保证影视资源展示内容与课程内容相符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影视资源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以教师为主,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不仅限制了教师的教,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学。而要想实现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影视资源的应用需求,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影视资源,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如在《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聆听课文朗读或观看动画视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2.深化小学语文课程学习的目标
  小学语文的课程学习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中学到更多的文学知识,体会更多的文学情感,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影视资源与课程的有效整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确立学习目标,使目标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例如,我们学习《景阳冈》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截取电视剧《水浒传》中关于这一环节的片段。在课前给学生播放这一片段,让学生对这个片段的人物、情感、主线有一个大概得了解,再让学生自行阅读文章。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观看过影视片段后对情感表达了解的更深了,读文章时也更加的认真。而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文章情感的表达掌握的更加深刻。可见,影视资源的整合对我们深化课程目标有重要的作用。
  3.培养学生感官结合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学习时总是只使用一种感官去体会文章,那就是眼睛,通过眼睛的阅读去理解文章,这难免有些片面了。影视资源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全方位的感受文章内容的情感表达。借此也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感官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我们在学习《詹天佑》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找一些关于詹天佑先生的纪录片给学生播放,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体会文章。首先让学生去阅读文章,了解基本脉络和情感主线。等学生将文章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后,我们在找时间给学生播放纪录片,可能学生不是很理解,但是单纯的阅读和直观的影视刺激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观看过纪录片之后,我们再去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自主的解决问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展开,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4.以现代化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运用是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直接体现。传统教学中想要利用这种教学模式也没有很好的机会。但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给了我们如此丰富的资源和机会,让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方式去展开教学。对当代的小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有利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方式。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5.链接影视作品,比较鉴别,深化思维能力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为了改善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将文章的内容和与之有关的视频资料放在一起展示,促使学生在对比鉴别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形象,分析文字和影视剧作品的展现方式有何不同之处。久而久之,学生的分析能力便会得到提升。
  在指导学生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童话音乐剧《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相应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看看两者如何展现小女孩的形象。有学生提出文字作品中主要展现的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很形象化地展現了小女孩看到的幻象。然而这对于音乐剧来说表现比较困难,于是音乐剧作品便将“烤鹅”、“火精灵”等用具体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出来,这样便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具体化了。在分析和鉴别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影视剧作品和文字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性,对两者的优劣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合适的影视剧资料,并有条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理解从形象思维逐步上升到理性化的认知。
  影视资料是一种十分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在引导小学生学习时巧妙运用这些资料,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促使学生更全面地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冬官,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J].语文建设,2018年第10期.
  [2]陆玉才,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整合研究[J]基础教育,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