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物理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
【作者】 江丙飞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激素,是创造性产生的原动力,要使学生学好物理这门学科,培养其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首要目标。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物理兴趣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认知、分析与理解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学习效果自然好。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浅谈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 结合物理史事培养学习兴趣
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可表达的方式是可以多样的。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可结合科学成果和科学思想,从教材中精选一些物理学史故事及科学家的趣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如讲《光的传播规律》我们可以结合“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再如《能量》教学中,结合我国成功发射的“神州”载人飞船按时返回指定地点,让学生思考火箭在上升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同时号召学生向航天英雄学习。介绍屡立奇功的长征火箭,让学生了解在运载火箭发动机高空二次启动技术的国家,第三个掌握低温高能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学生听了这些介绍会兴趣倍增。这不仅有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更让学生知识看似枯燥的物理世界竟也会如此丰富多彩,从而对物理学习又平添几分亲近之感,大大增强了学习物理的主动性。
二、 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做支撑的学科,物理的各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物理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有很大帮助。初中生好奇心强,好问好动,教师要利用好物理实验,抓住初中生的心里特点,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物理实验。例如,学习大气压强时,老师可以将一张硬纸片放在装满水的烧杯上面,然后将烧杯倒立过来,这时学生会惊奇的发现烧杯里的水没有流出来,硬纸片没有被满杯水冲掉。通过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来展开大气压强的讲解,可以很大程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趣味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会认真地跟随老师的步伐寻找这一现象背后的答案。在课堂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学生只用眼睛看实验,和自己亲手做实验,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的神奇,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三、 注重学用结合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是物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对物理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才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物理。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感觉到这部分知识很有趣很实用,自然兴趣盎然。对“杠杆平衡条件”也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可看看自行车,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物理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创造学习的乐趣,饱尝成功的喜悦。
四、 运用现代技术培养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大大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物理教师要善于把现先进的教学设施运用于教学中,从而使物理教学不再枯燥,而变得其乐无穷。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错综复杂,许多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被发现的。如分子运动、磁感线以及核裂变等必须借助想象才能被理解,在物理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模拟这些物理过程,播放给学生观看。还有一些物理知识虽然课本中做了很详细的阐述,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描述清楚,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以便于学生跟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运动与静止的物理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抽象的知识进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从中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这既符合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认知过程,同时又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 加强成功体验培养学习兴趣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物理学习中,学生同样渴望成功,获得了成功,便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特别是平时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多加关注,如果教师忽略了他们,他们的学习困难越来越大,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对物理课失去信心,成绩也会越来越差。为此,教师在讲到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必须紧紧抓住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教师要适时的多鼓励,多表扬,使每一个学生都沉浸在成功的愉悦之中,去尽情体验成功的喜悦。实践证明,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学好物理才有可能。在平时的测验中,试题的易、中、难要比例适中,使“学困生”也能得到一个好分数;平时上课,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又如课堂提问,依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层次,让学生回答的问题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张晓玲 《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j] 2012
[3] 张顶兵 - 《读写算:教育导刊》[j] 2014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学习效果自然好。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浅谈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 结合物理史事培养学习兴趣
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可表达的方式是可以多样的。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可结合科学成果和科学思想,从教材中精选一些物理学史故事及科学家的趣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如讲《光的传播规律》我们可以结合“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再如《能量》教学中,结合我国成功发射的“神州”载人飞船按时返回指定地点,让学生思考火箭在上升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同时号召学生向航天英雄学习。介绍屡立奇功的长征火箭,让学生了解在运载火箭发动机高空二次启动技术的国家,第三个掌握低温高能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学生听了这些介绍会兴趣倍增。这不仅有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更让学生知识看似枯燥的物理世界竟也会如此丰富多彩,从而对物理学习又平添几分亲近之感,大大增强了学习物理的主动性。
二、 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做支撑的学科,物理的各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物理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有很大帮助。初中生好奇心强,好问好动,教师要利用好物理实验,抓住初中生的心里特点,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物理实验。例如,学习大气压强时,老师可以将一张硬纸片放在装满水的烧杯上面,然后将烧杯倒立过来,这时学生会惊奇的发现烧杯里的水没有流出来,硬纸片没有被满杯水冲掉。通过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来展开大气压强的讲解,可以很大程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趣味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会认真地跟随老师的步伐寻找这一现象背后的答案。在课堂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学生只用眼睛看实验,和自己亲手做实验,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的神奇,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三、 注重学用结合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是物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对物理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才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物理。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感觉到这部分知识很有趣很实用,自然兴趣盎然。对“杠杆平衡条件”也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可看看自行车,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物理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创造学习的乐趣,饱尝成功的喜悦。
四、 运用现代技术培养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大大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物理教师要善于把现先进的教学设施运用于教学中,从而使物理教学不再枯燥,而变得其乐无穷。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错综复杂,许多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被发现的。如分子运动、磁感线以及核裂变等必须借助想象才能被理解,在物理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模拟这些物理过程,播放给学生观看。还有一些物理知识虽然课本中做了很详细的阐述,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描述清楚,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以便于学生跟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运动与静止的物理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抽象的知识进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从中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这既符合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认知过程,同时又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 加强成功体验培养学习兴趣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物理学习中,学生同样渴望成功,获得了成功,便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特别是平时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多加关注,如果教师忽略了他们,他们的学习困难越来越大,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对物理课失去信心,成绩也会越来越差。为此,教师在讲到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必须紧紧抓住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教师要适时的多鼓励,多表扬,使每一个学生都沉浸在成功的愉悦之中,去尽情体验成功的喜悦。实践证明,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学好物理才有可能。在平时的测验中,试题的易、中、难要比例适中,使“学困生”也能得到一个好分数;平时上课,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又如课堂提问,依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层次,让学生回答的问题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张晓玲 《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j] 2012
[3] 张顶兵 - 《读写算:教育导刊》[j]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