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者】 杨端荣

【机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南宁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联系得相当紧密。学习并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是一个拓展视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物理;融入;科学思维;科学意识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将物理知识渗透到现代生产生活中去,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现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就生活中涉及到的初中物理知识,简单概括如下:
  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及举例
  (一)热学知识应用。
  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很多应用到热学方面的知识。如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而水泥路浇筑好后会切割出一条条缝隙是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冬天室外很冷,人口呼出气体温度近于人的体温,对手哈气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双手互相摩擦做功增加手的内能,,都可以使手变得温暖。大夏天有些人在时常往地上洒水降低室温,汽车行驶时间长了发动机变热也采用洒水的方式给发动机降温,些都利用了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吸热。去过海边的人也应该知道,夏季白天海水凉,沙滩热,而晚上时海水温,沙滩凉,这就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自身温度变化幅度小。
  (二)光学知识应用。
  太阳被视为万物之灵,就充分说明了光对于人类自己自然界的重要性。俗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日常的生产劳作都离不开太阳光。反之来说,假如有一天没有了太阳光,那么一定会出现混乱,人们将无法正常生活。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索,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如学人们能看到美丽的彩虹、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同的介质或不均匀介质中传播发生折射形成的。校教室大多会采用日光灯,极少使用白炽灯,其原因之一是可以节省电源开支,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白炽灯会出现阴影面,焦点是集中的,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相对来说,日光灯的光束是平行的,可以避免产生阴影区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电学知识应用。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现代生活同样也离不开电。例如炒菜用电磁炉、加热用微波炉、洗衣服用洗衣机、洗澡用热水器、调节室温用空调、储存食物用冰箱,另外电视机、电脑的使用也需要用电,家用电器这么多,必然存在用电安全隐患。人体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家庭用电电压一般是是220伏,这已经远远超出安全电压范围,我们必须了解安全用电知识,防止漏电、触电事故发生,危害我们的生命安全。例如尽量避免同时启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使用大功率用电器要接地;不要用湿抹布去擦拭用电器的外壳;家里插电板以及电线要定期更换,要准备一些必要的电路维修工具;电线一定要条理装置,切不可缠绕不清,私拉乱接等。
  (四)力学知识应用。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力,教师上课时多举例使学生了解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学以致用。如地球及其表面附近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我们能够平稳站在地面上。由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建筑工人会使用重锤线测量墙壁是否竖直。摩擦力也很重要,就拿人们的走路来说吧,在比较粗糙的陆地上更好行走,因为此时摩擦力作为一种推动力来帮助我们前行,而在光滑的路面上很难行走,因为没有摩擦力所以容易滑倒,可以这么说没有摩擦人们是寸步难行。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小小称砣压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的轻松应对社会生活工作中各种问题做到游刃有余,这就不仅仅是课堂内的简单学习了,已经上升到学以致用的层面。学生把一些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不仅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而且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让学生把一些物理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模拟生活场景。
  不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些是比较容易解决的。教师可利用实验室中器材模拟再现生活中场景让学生解决。比如在学习了初中电学之后,就会了解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常见的电路故障,教师可利用实验器材设计家庭电路故障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故障并进行简单的维修处理。这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还有沟通表达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呈现生活中的现象,营造问题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如摩擦力影响因素讲完后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几张生活中增大或减少摩擦的图片,提问学生图中是为了增大还是减少摩擦、通过什么方式。
  3、设立社会实践板块。
  社会实践模拟是为了让学生积极思考社会问题,通过模拟尽量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这些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学生在看待社会问题时要全面多角度看待,不能太片面,避免一概而论现象的发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小结:物理源于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走向社会。物理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经验,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只有在现实情境中挖掘出的问题,才更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探究能力。最终实现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又应用到生活中去。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想法设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实现对于具体知识点的 更好认识与理解,并进一步升华到社会生活实践运用之中。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双提高、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礼春;浅谈初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2期
  [2]李雪燕;浅谈初中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J];关爱明天;2014,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