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作者】 黄正高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农村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无效现象大量存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甚至也厌学。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
  关键词:创设;探究;交流;总结;练习
  作为农村的一线教师,受传统教学影响,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无效现象大量存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甚至也厌学。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所以,如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使教学实现师生双赢,让学生对于学习数学产生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最后达到会学博学的效果是广大一线教师一直探究的话题。
  实行了新的教学课堂后,学校将推行新的课堂模式,那就是建构“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总结——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遗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农村学校新课改,提升农村学校的数学整体水平,经过这几年的新的教学后和自己在课堂的摸索,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教学情境创设:把数学问题融于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关心的是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学生的学习认识是:“具体实践活动的体验”过程而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的纯理论的推理过程。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创设适宜的直观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持、为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把数学融合于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世界的密切关系,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和理解知识。比如:我在给孩子们上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时候,先课前让孩子们利用农村的条件,用泥土做一个圆柱体,上课时让他们去观察侧面和底面,这样的情景导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不会给他们造成经济压力。在自己的教学中我了解到用图画、教具或学具、多媒体等立体展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背景、故事情节等,会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把握情境,进入情境。因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特别是后进生对数学往往不感兴趣,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常常是在“要我学”,“逼我学”的压力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联系生活事例创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其实这也是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良好的方式。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学,提问的模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创设民主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教学环境,从学生的疑问开始,以学生的“学”贯穿始终,观察、引导学生和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提升、升华学生的学习经验,保证自主探究的时间,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的指导,逐步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总结规律,从活动中激发对数学的爱好。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中的教学。”教育家苏霍姆林提出:“教师要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学生,并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找规律的。这样使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三)合作交流:出现问题,小组内讨论
  全课交流结晶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差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疑难的目的。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言、主动好学的习惯,但合作交流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培养好小组长的组织作用,提前就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教师也要成为合作交流中的参与者、指导者、调控者。这样才有把握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合作交流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强迫,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合作交流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交流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等等。一般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运用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二是遇到大家都期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易或不能解决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在我的教学中我也尝试到合作的愉快,同龄人有共同的见解又有不同的思路通过交流得到的知识是最牢固的、最可靠的。
  (四)师生总结:学生总结,老师补充,归纳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共同总结课堂中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和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反思学习与教学过程,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的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以方便以后更高效率的教学。
  (五)课堂练习:当堂内容,当堂检测
  这个环节也是尤为重要的,这个环节是马上检验本节课内容究竟学生掌握没有的重要依据,老师可以从这个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以做好相应的查漏补缺,突破重点和难点。如在我给孩子们讲圆锥的体积的时候,学生在完成课堂检测时总爱出现错误,给他们批改作业时发现了他们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忘记圆锥体积还要乘以三分之一,所以我及时给他们补缺,在以后的作业和练习中在也没有这样的情况
  (六)课后练习:家庭作业
  课后练习是对今天所学内容的复习与巩固,也是相当重要的,缺一不可的环节。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在给孩子们有的放矢的补充讲解他们容易出错的问题,需要这么改进,让每个孩子都能将本节的知识掌握牢固。
  总之,新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既重视个性和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体和科学性,既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注重“落实双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促进教师学习新课堂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流于形式的教学模式,审视主导与主体关系,摆正自身位置,实现大容量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的转变。推进农村学校数学高效课堂的发展。当然新的教学模式还需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与升华,构建一种确切适应农村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让老师走出传统的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