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探究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有效教学

【作者】 杨琼英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南隆镇金星小学

【摘要】初中是一个过渡的时期,也是一种思想的递进时期,中考成为学生生命之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这个时期也是学生真正意识到“分分逼人”这个概念的。因此针对诗歌鉴赏这样重要的考试题型,我们在教学中更应当格外上心,运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并且更快地对于课本上的诗歌进行背诵。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正文】诗歌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具有重要意义。从事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本人深深感受到诗歌鉴赏教学之难。为了全面达成教学目标,本人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下面,就与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分享一下。
  一、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问题
  当下的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由于诗歌理解难度较大,学生缺少鉴赏技巧,不懂得如何进行鉴赏活动。久而久之,很多人形成畏学心理,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第二,教师忽略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不善于通过朗读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大多数教师将朗读一带而过,影响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进一步理解。第三,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凸显。教师在课堂上所开展的诗歌鉴赏教学活动不是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而是将固定答案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诗歌鉴赏活动毫无意义。第四,教师人文教育意识淡薄。大多数诗歌鉴赏教学活动仅仅停留于对诗歌创作技巧的鉴赏方面,教师没有从作品背后蕴含的情感内涵角度进行适当拓展,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活动淡化了诗歌鉴赏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二、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有效教学策略
  1、增加学生阅读兴趣,加强学生主动性
  学习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所以我们诗歌的教学同样也需要学生自己去努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应该自己更主动地去学习,这样他们的学习情况才能有所改善。通过我们的课堂,我们应该给予学生一种灵活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诗歌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枯燥。比如说,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讲一讲与诗人相关联的一些小故事,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归园田居》这样的诗的时候,在讲解诗歌的时候说一说关于陶渊明的一些身世,以及他的志向,他为什么要放弃做官而归隐山林。这样既是对于学生学习古诗的一种铺垫,因为只有在了解作家的人物形象之后,我们才能对于他的作品的主要风格做一个方向性的定位。而且,这样的小介绍可以引起学生和诗人的一种共鸣,学生对诗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方便他们提升对于诗人诗歌的兴趣。这就好像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就想要与这个人更加亲密,爱屋及乌的思想,与我们的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是一样的道理。
  2、增长课堂的画面感
  现在有些学生会反映,他们觉得他们离古人太远了,不能够达到“眼见为实”的感受,因此因为时代感和距离感,学生往往不能够很好地感受到诗歌中的内涵。所以,我们不妨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现一种这样的画面感,拉近古人和我们的距离,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更加清晰地理解了。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简单的诗词进行扩展,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读几遍,针对于一些关键的字词,让学生自行进行感受,以此增加学生的主动地思考能力。
  很多人说,读古诗就好像是与古人进行以此心灵访谈,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增强这样的一种代入感,让学生能够站在诗人的角度去思考,明白诗人的那种错综复杂的情怀。课堂上,通过我们文章底下的注释,以及原来我们学习过的一些相近的诗歌进行对比学习型诗,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会上升一个高度上面,而不是浅显的只是理解一个片面的字词意思。就像我们学习李白的诗一样,我们不能只是看到他华丽与浪漫的辞藻,我们更应该看到他的豪情满怀与一腔热血。
  诗歌的学习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不能安排的太少,一篇诗歌从课外补充、字词解释、全诗翻译到最后的感情揭露一定要给予充分的教学时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型记忆。有时候,只要教学上能够清晰地给学生讲解清楚,学生在课下会惊喜地发现,他们下了课后就能够背诵了,或者读一两遍就能够背诵下来了,所以背古诗并不是一件难事。
  3、把握诗歌鉴赏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对诗歌的鉴赏也是有技巧可寻的。初中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语文测试,在测试中学生想要拿到高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答题技巧想要拿到高分还是有可能的。数学题有解题的答题模板,语文诗歌鉴赏同样也有相应的答题模板。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有:描写了什么景象,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方法、表现手法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很完整的一个诗歌鉴赏的答题模板,学生通过对诗歌的解读,再加之适合的语言和答题模板,就可以将诗歌鉴赏这一部分的分数得到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学生想象力,学生在对诗歌阅读的同时,教他们对诗歌内容进行情景回放即:让同学们站在诗人的角度,体会诗人的处境,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情景再现,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容易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教给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在不断地授课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4、鼓励学生创作,提升对诗歌的理解
  诗歌是被人创作出来的,任何人都拥有诗歌创作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对诗歌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教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自主创作。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进行创作,学生在创作自己的诗歌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以往的诗人创作文章时的心境,学生创作完之后,我们再对学生的诗歌进行修改,将他们所创作的诗歌在课堂进行展示,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更多有关诗歌的知识。在不断地进行诗歌的阅读、理解、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相关知识进行积累,这样他们就可以学会如何更好地鉴赏诗歌,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就逐步得到了提高。
  结束语
  诗歌在初中阶段的要求的提高,导致了我们的教学的重心变化,教学时间也进一步地加强了很多,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诗歌的压力增加了,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的难度提升了。所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课堂对于诗歌的教学应该目标明确,直接、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周晓燕.关注诗歌教学,呵护学生灵性——关于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思考[J].教育艺术,2007,(11).
  [2]陈国仁.为诗歌教学插上读双翅—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初探[J].魅力中国,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