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集的运用策略
【作者】 贺晓琼
【机构】 四川省旺苍县佰章小学校
【摘要】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生长发育正处于关键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由于受制于知识经验缺乏和思维发展阶段的低下,会经常犯一些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错题集”能够把小学生的易错题总结在一起,从而加深学生对易错题的理解与记忆,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正确地应用数学“错题集”,把“错题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错题集;运用策略
【正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小学生解决错误,不仅会使小学生不能理解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还会使小学生产生对数学的畏惧和恐惧心理,阻碍小学生对数学的进一步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错题的重视,能够充分利用错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一、小学数学错题集的整理思路
1.分类整理错题的类型,找出原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错题集”,不仅仅是把错题写在错题本上,最重要的是需要分析出错的原因,并且科学、合理地规避错误。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类整理错题的类型,这样可以防止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在整理数学错题的时候,学生要利用有色笔做标记,做好备注工作,认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充分提升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2.整理错题方法,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学生除了要定期地整理错题,还要具备整理错题的方法,提高整理错题的效率。在分析错题的原因,并且得出正确答案之后,教师要变换题型,把之前的错题换一种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考查学生是否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较多的数学题属于开放型的例题,其解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理错题的时候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思维能力。
3.特殊题要进行特殊归纳,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当学生拥有较为全面的数学知识时,就能够运用一种思路去解答多种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一些特殊的数学题型,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
4.注重错题集内容的实用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错题集的实用性,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应用错题集,把错题集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要用自己比较熟悉、擅长的方式来建立、整理错题集,其次,教师还要定期地检查学生的错题集,一一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错题集。
二、有效利用错题集的方法
1.教师利用错题集进行教学反思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题集不仅仅是让学生反思自身学习问题的工具,也是教师用来反映自身教学问题的关键工具,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错题集来进行教学反思,寻找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点,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方案;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错题集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能够掌握多种数学解题方法。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典型的错题着重讲解,把易错题的知识点反馈给小学生,充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45-45÷9=0这个错题,学生是因为对四则运算顺序掌握不透彻,这时候教师就要反思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开展对“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复习。
2.利用错题集因材施教
教师要利用学生的错题集因材施教,因为数学错题集既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教师要针对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着重讲解,设定为难点、重点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巩固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解答(8×6)×125的时候,学生总以为这是乘法分配律,但是实际上是乘法结合律,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加强对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属于两个数的和、差和其他数的相乘运算。
三、错题集对于小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的课堂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体系,是很多的教育教学专家们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而编制的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课程。小学数学的各个知识和方法间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错题集就是帮助把这些内在联系进行表面化、进行显露的过程,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生通过自己整理错题集,再经常性及时地进行复习巩固,对错题集上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在头脑中形成自己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积少成多,最终促进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错题集并不是简单的错题的累积,教师要交给学生正确地建立自己的错题集的方法和步骤。错题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分析错题的原因,找出是知识性错误还是方法性的错误,或是粗心马虎之类的主观性的错误;接着,要定期对错题集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消化巩固。因为小学生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对于错题,如果不加以经常性的练习和巩固,就会忘记。因此,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经常翻开错题集,查找自己不熟悉,或是不理解的数学问题。例如,在进行路程问题的教学中,如果一开始遇到的是相同方向的路程问题,两人相向而行之类的路程问题,学生没有做正确。教师要求学生积累在错题集上,分析错误的原因,写出自己的错误答案,在答案旁边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必然还会遇到类似的路程类的数学问题。如果是两人的行驶方向是相反的,这就和以前的错题是同一类,只是稍微有一点变化。但是仍然有许多小学生会做错,这时候,教师就不能让学生把错误题记在错题集的随意的位置,而是写在两人行驶方向相同的哪一题的下面,通过比较和分析,让学生彻底理解路程类问题的解题方法策略。
总而言之,小学生坚持做错题集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小学生建立错题集的形式也可以进行创新。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建立错题集,及时更新题库,运用数据分析,能够更加明确地看出自己在学习数学时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监督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因为小学生还不能够有足够的自觉能力和自学能力,需要教师进行具体明确的指导,引导学生对错题集进行分类和归纳,并要定期回顾错题。
参考文献:
[1]朱艳春.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错题集[J].考试周刊,2011(39):86-87.
[2]邵何霞.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应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0):6.
一、小学数学错题集的整理思路
1.分类整理错题的类型,找出原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错题集”,不仅仅是把错题写在错题本上,最重要的是需要分析出错的原因,并且科学、合理地规避错误。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类整理错题的类型,这样可以防止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在整理数学错题的时候,学生要利用有色笔做标记,做好备注工作,认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充分提升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2.整理错题方法,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学生除了要定期地整理错题,还要具备整理错题的方法,提高整理错题的效率。在分析错题的原因,并且得出正确答案之后,教师要变换题型,把之前的错题换一种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考查学生是否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较多的数学题属于开放型的例题,其解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理错题的时候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思维能力。
3.特殊题要进行特殊归纳,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当学生拥有较为全面的数学知识时,就能够运用一种思路去解答多种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一些特殊的数学题型,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
4.注重错题集内容的实用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错题集的实用性,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应用错题集,把错题集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要用自己比较熟悉、擅长的方式来建立、整理错题集,其次,教师还要定期地检查学生的错题集,一一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错题集。
二、有效利用错题集的方法
1.教师利用错题集进行教学反思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题集不仅仅是让学生反思自身学习问题的工具,也是教师用来反映自身教学问题的关键工具,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错题集来进行教学反思,寻找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点,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方案;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错题集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能够掌握多种数学解题方法。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典型的错题着重讲解,把易错题的知识点反馈给小学生,充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45-45÷9=0这个错题,学生是因为对四则运算顺序掌握不透彻,这时候教师就要反思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开展对“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复习。
2.利用错题集因材施教
教师要利用学生的错题集因材施教,因为数学错题集既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教师要针对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着重讲解,设定为难点、重点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巩固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解答(8×6)×125的时候,学生总以为这是乘法分配律,但是实际上是乘法结合律,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加强对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属于两个数的和、差和其他数的相乘运算。
三、错题集对于小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的课堂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体系,是很多的教育教学专家们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而编制的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课程。小学数学的各个知识和方法间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错题集就是帮助把这些内在联系进行表面化、进行显露的过程,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生通过自己整理错题集,再经常性及时地进行复习巩固,对错题集上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在头脑中形成自己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积少成多,最终促进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错题集并不是简单的错题的累积,教师要交给学生正确地建立自己的错题集的方法和步骤。错题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分析错题的原因,找出是知识性错误还是方法性的错误,或是粗心马虎之类的主观性的错误;接着,要定期对错题集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消化巩固。因为小学生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对于错题,如果不加以经常性的练习和巩固,就会忘记。因此,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经常翻开错题集,查找自己不熟悉,或是不理解的数学问题。例如,在进行路程问题的教学中,如果一开始遇到的是相同方向的路程问题,两人相向而行之类的路程问题,学生没有做正确。教师要求学生积累在错题集上,分析错误的原因,写出自己的错误答案,在答案旁边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必然还会遇到类似的路程类的数学问题。如果是两人的行驶方向是相反的,这就和以前的错题是同一类,只是稍微有一点变化。但是仍然有许多小学生会做错,这时候,教师就不能让学生把错误题记在错题集的随意的位置,而是写在两人行驶方向相同的哪一题的下面,通过比较和分析,让学生彻底理解路程类问题的解题方法策略。
总而言之,小学生坚持做错题集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小学生建立错题集的形式也可以进行创新。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建立错题集,及时更新题库,运用数据分析,能够更加明确地看出自己在学习数学时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监督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因为小学生还不能够有足够的自觉能力和自学能力,需要教师进行具体明确的指导,引导学生对错题集进行分类和归纳,并要定期回顾错题。
参考文献:
[1]朱艳春.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错题集[J].考试周刊,2011(39):86-87.
[2]邵何霞.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应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