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职业技术学校舞蹈课堂教学的创新

【作者】 吴 帆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职业技术学校舞蹈课堂教学创新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能、优化教学过程为其归宿。对于如何进行职业技术学校舞蹈教学创新,提高舞蹈课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控制和教法的创新,促使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是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舞蹈;课堂教学;创新;职业技术学校
【正文】一切的创新源于对对象的热爱,热爱势必离不开职业技术生舞蹈意识的培养,因为只有有意识地去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创新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唯有遵循原则按照规律去创新,才能把握创新的本质,实现创新的有效价值。
  一、在享受中激发、培养兴趣
  众所周知,艺术是从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异化中超越出来的,并“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物种。舞蹈课无趣无味的原因就是过分功利化的教学范式所导致的。激发学生学习舞蹈兴趣的内在动力应该是“享受艺术,享受舞蹈”。艺术的本质不是压抑人性,而是让人快乐。从心理的角度来分析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就要进行疏导和校正。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重舞蹈艺术文化的培养与熏陶。
  二、课前准备要做好
  在职业技术学校舞蹈教学中,教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老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尤其是自己尚且不太熟悉的领域。比如如今很多学生都对爵士舞比较感兴趣,而舞蹈老师对爵士舞了解不深,若想教授学生爵士舞,老师就要多做一些准备,包括查找爵士舞方面的相关资料,如起源、发展历程等,学习专业爵士舞,掌握爵士舞学习注意事项等等,在确保自己的舞蹈动作正确后再教授学生,保证学生学习到规范、正确的爵士舞
  三、以学生为中心
  舞蹈教学要始终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中心,学习理论知识、培养舞感、加强艺术修养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舞蹈的教学训练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和强化,对学生在理论教学和舞蹈动作中不规范的地方,及时的指出和纠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学习专业化的知识,更快的达到高品质的舞蹈水平。身体的姿态和位置,如手和头在不同动作的姿势,教师可以及时的进行示范动作和触摸纠正。利用录像带和经典舞蹈演出,强化动作和理论的学习。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不能让学生一直停留在模仿和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创新动作。利用编排的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的作品和节目,进行展示创作。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释放,引导学生的灵感迸发,进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四、开发新的有针对性的情感教育措施
  在教师教授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产生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主人翁的意识,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对此进行充分的利用,去以此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先播放一段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然后在音乐中教授学生各种动作技巧,做好示范,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不同的掌握程度给予不同的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舞蹈的美。又或者由舞蹈老师在网上找一些知名的舞蹈演员的视频,比如:杨丽萍的《孔雀舞》,刘岩的《胭脂扣》等,然后对学生讲解各种的舞蹈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舞蹈。同时在教学期间,教师也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语表达,要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词语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处于放松的状态,从而更好的学习。在教学时候,学生们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失误,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避重就轻,让学生知道错误的同时尽量不要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避免学生产生逆反抵触的心理,当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之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提出表扬,使其能了解教师的苦心并更加刻苦的训练。
  五、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职业技术舞蹈教学一般都是从单一的动作教起,如同一个单字,一个单词,舞蹈教学上承认模仿,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希望学生永远停留在模仿阶段。俗话说“熟能生巧”,模仿到十分熟练的程度,人就不满足于模仿了。学生在长期的模仿中,逐渐掌握了身体的运动规律,而且到了可以随意发挥而不走样的程度。当学生学习和掌握了各种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后,她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动作规律进行再次创编,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多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每个舞种组合结束时,教师要组织学生白己创编一些此舞种的新组合等等。
  在高年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多做一些舞用小品练习,如:即兴舞、创编短小律动、创作动机练习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即兴舞就是即刻、即席的随着兴致来舞蹈。它具有无准备(无法准备)、无重复(或者不必记忆的舞蹈)的特征。对于幼师学生,即兴舞练习的训练有以下目的:⒈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⒉训练可以打开感觉器官,成为一个感觉灵敏的人,能时刻感受到外界信息。3.开发学生的肢体动作。4.增强学生对编舞的信心。幼师学生应具备想象力、构思能力,以恰当方式表达创作思想。“律动”两个字是希腊语Rhymes变化发展而来的。律动一般指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等变化做出不同的律动性动作,它可以是单一动作重复练习,也可将几个关联的动作连接组合成律动组合练习。从幼师学生的培养目的来看,教师应启发学生多做一些幼儿形象模仿律动组合,模仿成人劳动,幼儿基本舞步练习。如:鸟飞、兔跳、排球、跳绳、打锤、拉锯等等的创编,打开思维。
  六、在学生学习了各组舞蹈后,教师要针对具体的动作进行点评
  教师在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点评的过程中,针对编舞中对动作,造型,队形,舞蹈构图方面的要求为学生进行讲解,最终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舞蹈想象能力与舞蹈编排能力,鼓励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尝试改进发展所掌握的技能,让学生自己的舞蹈动作的协调性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例如,在教授胶州秧歌上肢类基本动作时,学生学会上推扇动作,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用学过的编舞发展动作技法延伸想象,进行空间节奏,力度变化想象,产生出比教材中更新颖与更独特的推扇动作,通过配合不同的步伐进行表演,将即兴创造出的动作进行评价总结,实现与教材中的上肢类动作动作对比与分析,最终培养学生的编舞创造能力。
  只有让学生对舞蹈拥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教育学生舞蹈学习的深层次技巧。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以实践来抬升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时间能够充分的检验教学成果,也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