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思考

【作者】 缪小山

【机构】 四川省蓬安中学校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受到很大的改变,教师的“教”需要学生的协同配合,学生的“学”需要教师的科学指点。有效教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课堂之中的教师、学生等要素之间真正运动起来,真正交流起来。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推动下,很多高中数学教师都在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希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真正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教学
【正文】当前新课改成为课堂教育教学的主流趋势,有效教学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目标愿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课堂之中的教师、学生等要素之间真正运动起来,真正交流起来。就目前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多教师甚至学生都认为数学课堂就应该是严肃谨慎的,所以数学课堂往往都显得比较一本正经,很多教师也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一站上讲台就开始滔滔不绝,给学生的知识都像是强制灌输的。而高中数学课堂互动型教学就很好的改变了这一教学困境。
  一、高中教师要树立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意识
  虽然高中阶段的数学任务繁重,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效率,经常在课堂上马不停蹄的讲授,但是,如果教师发现课堂出现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讲课而其他学生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话或者跟着教师的话,教师就要引起重视了。虽然我们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强调要遵守纪律要安静,但是如果是过度的安静反而会影响教学,因为可能是学生觉得教师的教学太过于无趣,在下面坐着走神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学生根本就不想听,在座位上做其他的事情。而我们都知道,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部分组成的,缺一不可,高效课堂的产生必定是两者都高度热情的参与其中,教师的教学必须要学生给予同样的回应才能使教学有效进行。所以,为了能够让数学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课堂,教师就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互动教学的基础。就传统的师生关系来看,教师和学生之间始终有着身份的明显界定,感觉教师就应该讲课,学生就应该听课,像各司其职又互不打扰的两个部分。但是,高中数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事情,需要这两个部分一起相互协作和配合,所以,为了使教学真正的落到实处,我们新时代下的师生观相对来说更加的灵活,也更加的人性化,我们提倡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另外,高中生接近成年,相对于初中来说,他们无论是在年龄还是在性格上都更加成熟,他们正处于年轻气盛的阶段,脑海里的想法会比教师的想法更加丰富,对不同的事物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教师就更要和学生打好关系,让学生认为教师不一定就是严肃和高高在上的,同样,教师也可以通过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获得更加多的教学想法,从而丰富自己的认知,以便更好的用到教学中去。而想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就要以平等的思想和姿态去和学生相处,走进学生的生活,并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真正的爱护自己的学生。另外,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学识,培养自我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并尊重自己,从而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三、利用互动沟通传授解析案例方略
  案例教学始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必需环节。数学案例教学活动,为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深入沟通以及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交流探讨等提供了条件和有利时机。因此,教师在数学案例教学中,不能局限于教师单边讲或学生单独做的范畴,而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双边特性,借助于数学案例这一载体,推动和深化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入沟通、探讨、交流等双边活动,围绕问题解答的思路、解析的依据、解答的策略以及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沟通和激烈的讨论,从而在有效的互动沟通进程中实现对数学案例解析基本方法和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如“一直线被两直线l1:4x+y+6=0,l2:3x-5y-6=0截得线段的中点是P点,当P点分别为(0,0),(0,1)时,求此直线方程”案例教学时,教师为了达成学生对“两直线相交”类型问题解题策略有效理解和掌握的目标,采取了探究式和互动式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先让高中生结合解题要求,组建合作探究小组开展题意探知和解题思路探寻活动,通过合作探究、集体探寻,学生认为:“本题的考察重点是: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课堂观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开展师生互动探究指导活动,针对高中生探寻解题思路中出现的“对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运用不清”等不足,强调指出,“本题解答比较有技巧,两次利用过原点这一条件,同时点的坐标适合方程来求直线方程”,引发高中生进行深入思考,完善解题的思路,从而认识到解答该问题案例要抓住“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恰好是坐标原点,直线l与l1:4x+y+6=0,l2:3x-5y-6=0的交点关于原点对称,交点适合两直线,联立方程,又直线过原点,因而消去常数可得所求直线方程”。这一过程中,教师、学生等教学要素之间贯穿着双边交流、深刻沟通等实践活动,为数学问题案例的有效、有序解决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宝贵经验。
  四、利用互动沟通调整课堂教学节奏
  一篇优秀的教学案例,其标准是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发展完美结合、无缝对接。但笔者发现,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认知实际之间始终处于不对等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付诸教学实践时,必须高度关注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时地调节和改变,以期达到教与学之间的协调、有序和对等。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融入师与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活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谈话,设置针对性、典型性的问题或任务,组织高中生开展实践解析活动,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交流谈话,及时掌握他们的认知见解和解题实际,在掌握第一手学教资料的同时,针对具体情况或突出问题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内容,调节教学步伐,实现学教活动的持续健康运行。
  在以上所述内容的基础上,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强化互动沟通的平等性,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对话、交流,而应该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以此推动高中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师设计的互动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高珍志.高效课堂教学下的师生沟通活动高效实施的认识与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9).
  [2]王光辉.高效课堂教学要求真求实更要互动交流[J].校长阅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