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作者】 汤晓红
【机构】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明月镇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需要我们创新方法,运用多种方法施教。实践中,我们应充分发挥语言课堂主阵地作用,强化幼儿说与听的能力培养,让幼儿敢说,能说。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实践策略
幼儿期是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这个时候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是见效非常快的。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主阵地在语言教育学科上,只有充分发挥这个平台优势,才能使之获得良好发展。我们知道,加强语言教育,对于3至6的幼儿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在这个阶段,强化幼儿语言发展,不仅提升了表达能力,也促进了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强语言教育,就成为我们学前教育的重要使命。那么,如何才能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呢?带着这个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探究。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实践策略。
一、充分发挥语言课堂主阵地作用,让幼儿学说
幼儿语言教育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作用,在课堂教学与口语训练之间架设一座平台,营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在获得心理自由与安全的前提下,产生“我想说的”语言表达需求,进而在“我能说”的语言实践中进行锻炼提高。
(一)以图激趣,想象语言。现行教材图文并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种绘本教材的作用,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诱发幼儿表达需求。为此,在课堂上,我们要结合插图让幼儿进行说话练习,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使幼儿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二)融入生活,拓展语言。语言教育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因为语言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实践交际工具。只有语言与生活中的优美事物相联系,语言才具有了生命与活力。因此,把语言教育融入生活中,实施生活化教育才是培养幼儿语言的有效策略。如让幼儿说说春天来了,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孩子们通过自己平时在春天看到的点点滴滴积极发言:小草绿了,桃花开了,温度高了,等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融入平时生活的问题使每一个孩子都畅所欲言。
(三)创设情境,诱发语言。情境具有煽情性和趣味性,是诱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很好载体。我们知道,幼儿的行为常受情绪的主导,利用他们的情绪和兴趣顺势展开活动,创设一个幼儿可以自主的语言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作用下产生表达欲,进而“说”出来。如我们利用《小老鼠造房子》的故事创设情境,孩子们对造房子失败的小老鼠深表同情,迫切想为小老鼠造一所房子,于是课堂上就出现这样的表达:“我给它造楼房,有漂亮的屋顶、好看的门窗。”“我们搬新家了,小老鼠可以住我们的房子。”“我让小老鼠住我那个房间,我们一起玩。”由此可见,利用情境诱发幼儿语言表达,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二、强化幼儿倾听能力培养,让学生能说善听
听觉是重要的信息通道,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行为的主要途径。俗话说:“十聋九哑”,造成这种现象除了生理缺陷的因素外,听觉信息输入刺激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可想而知,听在语言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加强幼儿倾听能力培养在语言教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对此明确规定:“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听懂普通话。”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对幼儿倾听行为的培养,重点应放在这两方面。
一是要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这是幼儿进行有效倾听的保证,也是结果,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是集中注意、有礼貌、安静地倾听。在幼儿良好倾听培习惯的养中,老师的作用至观重要,老师要经常提醒幼儿,让幼儿明白倾听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可以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让幼儿认识到倾听的价值。同时,可以用实例让幼儿体验注意倾听和不注意倾听的不同结果。另外,对于幼儿一些不良的倾听行为,老师要及时指出以帮助其纠正。
二是要培养幼儿对语音、语调的感知力与对语意的理解力。学前期幼儿的思维水平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老师在帮助幼儿理解语意时要注意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并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的发展来确定这种联系的密切度。对于一些较难辨别理解的词句,老师要做到多次重复,耐心解释。
三、共同担当,结合其他学科促进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又是母语教育,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应担当这个培养责任。因为幼儿学习,首先就是要接受这个学科所具有的学科语言,这些都是丰富幼儿语言内容,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种学科教学活动之中。这儿,我们仅以幼儿乐于接受的音乐和体育学科进行探讨。
(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音乐是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凭借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可在大班音乐活动中适当加入听音乐、学语言的内容。这种活动应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如可让幼儿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后,对孩子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不仅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
(二)在体育活动中渗透。体育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抓住这个活动,引导他们进行说话表达,是非常有利于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我们知道,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兴趣很高,可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做游戏,让幼儿在玩玩闹闹中自然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我们应加强语言教育。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要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琼,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2016年。
[2]王春,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究[J].社会教育,2017年。
[3]张小梅,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6年。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实践策略
幼儿期是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这个时候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是见效非常快的。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主阵地在语言教育学科上,只有充分发挥这个平台优势,才能使之获得良好发展。我们知道,加强语言教育,对于3至6的幼儿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在这个阶段,强化幼儿语言发展,不仅提升了表达能力,也促进了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强语言教育,就成为我们学前教育的重要使命。那么,如何才能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呢?带着这个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探究。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实践策略。
一、充分发挥语言课堂主阵地作用,让幼儿学说
幼儿语言教育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作用,在课堂教学与口语训练之间架设一座平台,营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在获得心理自由与安全的前提下,产生“我想说的”语言表达需求,进而在“我能说”的语言实践中进行锻炼提高。
(一)以图激趣,想象语言。现行教材图文并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种绘本教材的作用,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诱发幼儿表达需求。为此,在课堂上,我们要结合插图让幼儿进行说话练习,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使幼儿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二)融入生活,拓展语言。语言教育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因为语言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实践交际工具。只有语言与生活中的优美事物相联系,语言才具有了生命与活力。因此,把语言教育融入生活中,实施生活化教育才是培养幼儿语言的有效策略。如让幼儿说说春天来了,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孩子们通过自己平时在春天看到的点点滴滴积极发言:小草绿了,桃花开了,温度高了,等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融入平时生活的问题使每一个孩子都畅所欲言。
(三)创设情境,诱发语言。情境具有煽情性和趣味性,是诱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很好载体。我们知道,幼儿的行为常受情绪的主导,利用他们的情绪和兴趣顺势展开活动,创设一个幼儿可以自主的语言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作用下产生表达欲,进而“说”出来。如我们利用《小老鼠造房子》的故事创设情境,孩子们对造房子失败的小老鼠深表同情,迫切想为小老鼠造一所房子,于是课堂上就出现这样的表达:“我给它造楼房,有漂亮的屋顶、好看的门窗。”“我们搬新家了,小老鼠可以住我们的房子。”“我让小老鼠住我那个房间,我们一起玩。”由此可见,利用情境诱发幼儿语言表达,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二、强化幼儿倾听能力培养,让学生能说善听
听觉是重要的信息通道,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行为的主要途径。俗话说:“十聋九哑”,造成这种现象除了生理缺陷的因素外,听觉信息输入刺激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可想而知,听在语言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加强幼儿倾听能力培养在语言教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对此明确规定:“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听懂普通话。”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对幼儿倾听行为的培养,重点应放在这两方面。
一是要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这是幼儿进行有效倾听的保证,也是结果,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是集中注意、有礼貌、安静地倾听。在幼儿良好倾听培习惯的养中,老师的作用至观重要,老师要经常提醒幼儿,让幼儿明白倾听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可以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让幼儿认识到倾听的价值。同时,可以用实例让幼儿体验注意倾听和不注意倾听的不同结果。另外,对于幼儿一些不良的倾听行为,老师要及时指出以帮助其纠正。
二是要培养幼儿对语音、语调的感知力与对语意的理解力。学前期幼儿的思维水平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老师在帮助幼儿理解语意时要注意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并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的发展来确定这种联系的密切度。对于一些较难辨别理解的词句,老师要做到多次重复,耐心解释。
三、共同担当,结合其他学科促进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又是母语教育,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应担当这个培养责任。因为幼儿学习,首先就是要接受这个学科所具有的学科语言,这些都是丰富幼儿语言内容,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种学科教学活动之中。这儿,我们仅以幼儿乐于接受的音乐和体育学科进行探讨。
(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音乐是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凭借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可在大班音乐活动中适当加入听音乐、学语言的内容。这种活动应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如可让幼儿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后,对孩子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不仅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
(二)在体育活动中渗透。体育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抓住这个活动,引导他们进行说话表达,是非常有利于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我们知道,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兴趣很高,可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做游戏,让幼儿在玩玩闹闹中自然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我们应加强语言教育。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要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琼,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2016年。
[2]王春,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究[J].社会教育,2017年。
[3]张小梅,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