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媒体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浅谈
【作者】 王朝兰
【机构】 四川省会东县新街中学
【摘要】要有效运用多媒体,我们就得遵循一定原则,才能使多媒体功能优势变教学优势,让语文教学沿着更有效的途径上发展。【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原则;遵循;运用
【正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教学。这种科技手段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确,在更新传统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方面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但正是由于其独特作用,很多教师对此非常依赖,过渡利用了多媒体,甚至超过了“辅助”界线,让多媒体主宰了课堂,这样的教学,由传统的“教师牵着学生走”变成了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脑牵着学生走”,成了我们所说的“机灌”课堂,学生也只是被动的“看电影”,看着多媒体一步步演示知识。对于这样的课堂,看似“现代”,甚至“花哨”,但意义不大,语文教学效果不明显,不值得我们称赞。这几年实践告诉我们,要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我们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否则,得不偿失,用了时间,花了力气,没有报酬。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语文教学,谈谈有效运用多媒体应遵循的原则。
一、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必须进行有机整合
整合,不是组合。所谓有机整合,简而言之是把多媒体技术,与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三者之间进行互相关联协调、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形成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其它学科的,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必须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使语文学科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有利于学生更大限度地获取新的知识,使语文教学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让二者有机、融洽地整合。
二、多媒体技术必须服务于语文教学目标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势在必行,但并不是说语文教学就完全可以由多媒体代替。要知道,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手段总是为目标服务的。也就是说,如果教学目标达成有难度,而多媒体又能很好地化解难度,那我们就可以选用多媒体来辅助。从目前来看,如今科技还欠发达,多媒体技术还存有其致命的缺陷,即缺乏人文性、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明显不如传统教学。因此,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完全服务于语文教学,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绝不能为多媒体使用而改变语文的教学常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无法实现语文学科功能,更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性,不能保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形成了新的课堂模式—-人机对话。这种人机对话虽然直接明了,但缺乏情感交流。因此,在语文课件制作时,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特别是在全面倡导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的今天。我们在制作课件之前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谈对课文学习的看法,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件制作之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他们不仅是接受者,还是制作者、参与者。教师不能再以单维的思考方式、统一的标准答案宰制学生在阅读中的多维质疑,在写作中的自由抒怀。语文教师必须以宽容的胸怀、开阔的视野、丰厚的学养,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的天地,从而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
四、多媒体运用须适应探究性学习的需要
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常用的事,教师给出阅读任务主题,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页和资源,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选择、评判。每个学生有可能获取不同的信息,对学习主题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网上讨论交流,通过共同建构完成阅读学习任务。这种协作学习方式具有方便的搜索引擎,快捷的导航系统,合理的学习指导建议,是理想的课文课堂网络阅读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网络阅读习惯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多媒体运用应突出学生主体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我们语文课堂仍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全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和运用,也决定着课堂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展。因此,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适合、适度为原则,并在课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操作培训,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在课堂上的顺利实现。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理念的充分体现。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恰当的使用好信息技术。因为信息技术只是辅助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只有在其“不可替代”的情况下才有它的使用价值,它绝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所在。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切实需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即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创造的激情,获取创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戎文军,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原则[J].中国教育学术论坛,2006年。
[2]王慧,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4年。
[3]刘瑞昌,浅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教育界,2012年。
一、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必须进行有机整合
整合,不是组合。所谓有机整合,简而言之是把多媒体技术,与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三者之间进行互相关联协调、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形成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其它学科的,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必须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使语文学科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有利于学生更大限度地获取新的知识,使语文教学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让二者有机、融洽地整合。
二、多媒体技术必须服务于语文教学目标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势在必行,但并不是说语文教学就完全可以由多媒体代替。要知道,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手段总是为目标服务的。也就是说,如果教学目标达成有难度,而多媒体又能很好地化解难度,那我们就可以选用多媒体来辅助。从目前来看,如今科技还欠发达,多媒体技术还存有其致命的缺陷,即缺乏人文性、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明显不如传统教学。因此,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完全服务于语文教学,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绝不能为多媒体使用而改变语文的教学常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无法实现语文学科功能,更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性,不能保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形成了新的课堂模式—-人机对话。这种人机对话虽然直接明了,但缺乏情感交流。因此,在语文课件制作时,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特别是在全面倡导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的今天。我们在制作课件之前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谈对课文学习的看法,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件制作之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他们不仅是接受者,还是制作者、参与者。教师不能再以单维的思考方式、统一的标准答案宰制学生在阅读中的多维质疑,在写作中的自由抒怀。语文教师必须以宽容的胸怀、开阔的视野、丰厚的学养,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的天地,从而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
四、多媒体运用须适应探究性学习的需要
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常用的事,教师给出阅读任务主题,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页和资源,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选择、评判。每个学生有可能获取不同的信息,对学习主题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网上讨论交流,通过共同建构完成阅读学习任务。这种协作学习方式具有方便的搜索引擎,快捷的导航系统,合理的学习指导建议,是理想的课文课堂网络阅读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网络阅读习惯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多媒体运用应突出学生主体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我们语文课堂仍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全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和运用,也决定着课堂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展。因此,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适合、适度为原则,并在课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操作培训,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在课堂上的顺利实现。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理念的充分体现。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恰当的使用好信息技术。因为信息技术只是辅助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只有在其“不可替代”的情况下才有它的使用价值,它绝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所在。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切实需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即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创造的激情,获取创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戎文军,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原则[J].中国教育学术论坛,2006年。
[2]王慧,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4年。
[3]刘瑞昌,浅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教育界,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