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作者】 罗向春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横江镇五宝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他们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他们就可以运用自如地探求课外知识,吸收生活的养料,汲取文学的雨露阳光,从而形成扎实的语文根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自学能力的养成不仅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还可使语文成为学生得心应手的工具。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来促进他们语文素质的提高?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从本质上讲就是做学习的主人。所以自学本身就是创造力的培养和锻炼,善于自学的人将来也善于研究、善于工作、善于生活。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适时地把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教学过程,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是,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
  如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我引导学生注意敌人说的“飞过来吧的”“飞”和题目中的“飞”,使学生对两个“飞”字的含义产生疑问,经过查字典,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阅读课文、议论,终于弄明白两个“飞”字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但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自学、钻研的兴趣,使他们懂得在阅读课文时,要善于捕捉突出中心的关键字眼,并抓住反复推敲,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以境引趣: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对《梅雨潭》《桂林山水》《可爱的草塘》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以读生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注重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自学的关键环节,也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
  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由课前扎实的预习和课后复习而逐步培养起来的。所以,教师在每次开新课之前,都应该让学生们汇报一下课前预习的情况,对每名学生的学习进度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和了解,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的解答。当学生看到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被逐一解答,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学习感受,就会对课前预习更为重视和更感兴趣了,从而自学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1.教给学生学会倾听的方法。倾听就是认真地听、专注地听、用心地听。学会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方法。我们在倾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可以汲取知识、获取信息,从而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怎样做到倾听呢?学生必须做到:一要聚精会神地听;二要边听边想;三要边听边记;四要听后质疑。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比如在学习新课文时,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即出示学习的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自主学习。叶圣陶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具有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使课堂教学往后进行,不动情感的努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趣。
  四、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提高自学能力
  独立完成作业是小学生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具体化,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过程。因此,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就成为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指导小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要做到三方面:解决问题,应该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的结果;布置作业时应精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综合题,以便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切忌搞题海战术;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综合题,目的是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于难题,经过独立思考后,如果还不能理解、解决,就要鼓励学生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引导他们做一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小学生提高了自学能力,就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够终身受益,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可能达到不需要教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