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 欧银燕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安平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试想一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的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习惯,而不应该产生距离,因为:小学数学是最接近生活的。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成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开始
小学数学,是学生认识数学这门课的开始,如果开始就给学生不好的感觉,那么,他学起数学是会感到非常困难的。一年级数学,学生学会了看时间,学会了用直尺,学会了认识人民币,学会了图形的分类等等这些,而这些内容不正是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就是从生活中来的吗?小学数学。成为了学生理解数学的开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就是从生活中升华来的,数学不是抽象的,那么他还会觉得数学没有用吗?除非他不食人间烟火。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很有意思,数学肯定也有意思,这就是学生对数学的第一印象,成为了数学兴趣培养的开始。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数学教学,概念教学不能模糊不清
前面讲过:小学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但是也不能背离了数学教学的严谨性。不能让概念性的问题模凌两可。
教师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姓的认知的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适当的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准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
但是,在让学生学习图形的归类时,小学生对于平面和立体这两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我们要慎重的选择讲解的词语,使得学生明白“球与圆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一样,每次我教我外孙图形分类,总是问他:你确定球是圆形的吗?他是毫不犹豫的说:“是的,老师说的。”我相信:老师不会这么讲,但是是什么问题使得学生认为球就是圆呢?应该值得我们老师好好思考一下:不能让定义不清不楚,一定要明明白白,但是如何讲解呢?老师是要好好商榷一下的。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疑来培养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注意力不能持久,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及时、巧妙地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从而集中注意力。如在教学“看实物口说应用题时”,要求学生注意抓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三大要素,这些概念对低年级学生比较抽象,我就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我问“老师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4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我又问“一共有9支铅笔,老师右手拿5支,左手拿几支?”学生又回答对了。接着我把一部分铅笔放在铅笔盒里,一部分放到手里,随之设疑提出:“你们猜一猜,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这时,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便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说:“铅笔盒里有5支。”有的说:“铅笔盒里有4支。”等等,此时,我惋惜地告诉他们:“你们猜的数都不对,你们知道为什么猜不对吗?”学生们一脸茫然。这时我说:“这不是一道完整的题,它缺少一个总数条件,所以你们算不出来,如果老师说一共有8支铅笔,手里拿着2支铅笔,铅笔盒里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人人积极思考争着发言。这样,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六、利用表扬评价来培养学习兴趣
荣誉感可以强化学习兴趣。小学生的荣誉感特别强,其学习兴趣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社会效果。他们常常由于获得好成绩受到老师、家长、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赞赏而引起荣誉感,为保持已获荣誉而更加努力学习。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正确、恰当的表扬。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眼睛注视着他们,以一种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要注意不失时机给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几个鼓励的眼神,一朵小红花,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对我们整个数学教学的影响非常深刻,不是每个人都能教小学数学,但是,教小学数学的老师一定要把握以上几点,包括平时在对小朋友的课后作业辅导时,家长不能乱加数学知识给学生,毕竟,家长的数学是生活的,而学校数学是生活升华之后的数学,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教育从小开始,兴趣从小开始培养,相信: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充满创造性,充满乐趣的。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成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开始
小学数学,是学生认识数学这门课的开始,如果开始就给学生不好的感觉,那么,他学起数学是会感到非常困难的。一年级数学,学生学会了看时间,学会了用直尺,学会了认识人民币,学会了图形的分类等等这些,而这些内容不正是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就是从生活中来的吗?小学数学。成为了学生理解数学的开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就是从生活中升华来的,数学不是抽象的,那么他还会觉得数学没有用吗?除非他不食人间烟火。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很有意思,数学肯定也有意思,这就是学生对数学的第一印象,成为了数学兴趣培养的开始。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数学教学,概念教学不能模糊不清
前面讲过:小学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但是也不能背离了数学教学的严谨性。不能让概念性的问题模凌两可。
教师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姓的认知的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适当的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准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
但是,在让学生学习图形的归类时,小学生对于平面和立体这两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我们要慎重的选择讲解的词语,使得学生明白“球与圆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一样,每次我教我外孙图形分类,总是问他:你确定球是圆形的吗?他是毫不犹豫的说:“是的,老师说的。”我相信:老师不会这么讲,但是是什么问题使得学生认为球就是圆呢?应该值得我们老师好好思考一下:不能让定义不清不楚,一定要明明白白,但是如何讲解呢?老师是要好好商榷一下的。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疑来培养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注意力不能持久,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及时、巧妙地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从而集中注意力。如在教学“看实物口说应用题时”,要求学生注意抓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三大要素,这些概念对低年级学生比较抽象,我就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我问“老师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4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我又问“一共有9支铅笔,老师右手拿5支,左手拿几支?”学生又回答对了。接着我把一部分铅笔放在铅笔盒里,一部分放到手里,随之设疑提出:“你们猜一猜,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这时,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便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说:“铅笔盒里有5支。”有的说:“铅笔盒里有4支。”等等,此时,我惋惜地告诉他们:“你们猜的数都不对,你们知道为什么猜不对吗?”学生们一脸茫然。这时我说:“这不是一道完整的题,它缺少一个总数条件,所以你们算不出来,如果老师说一共有8支铅笔,手里拿着2支铅笔,铅笔盒里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人人积极思考争着发言。这样,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六、利用表扬评价来培养学习兴趣
荣誉感可以强化学习兴趣。小学生的荣誉感特别强,其学习兴趣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社会效果。他们常常由于获得好成绩受到老师、家长、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赞赏而引起荣誉感,为保持已获荣誉而更加努力学习。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正确、恰当的表扬。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眼睛注视着他们,以一种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要注意不失时机给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几个鼓励的眼神,一朵小红花,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对我们整个数学教学的影响非常深刻,不是每个人都能教小学数学,但是,教小学数学的老师一定要把握以上几点,包括平时在对小朋友的课后作业辅导时,家长不能乱加数学知识给学生,毕竟,家长的数学是生活的,而学校数学是生活升华之后的数学,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教育从小开始,兴趣从小开始培养,相信: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充满创造性,充满乐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