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作者】 宗 巴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仁钦则乡小学

【摘要】班级管理中,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一位教师担任低年级班主任,他会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如果担任高年级的班主任,却接二连三的出现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班主任的管理策略没有随着学生的身心变化进行实时调整,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首先比较了高、中、低不同学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着重分析了高年级学生发生的巨大变化。其次面对高年级学生发生的这些变化,老师应该采取怎样的班级管理对策,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高年级;变化;班级管理;策略
【正文】班级管理中,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一位教师担任低年级班主任,他会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如果担任高年级的班主任,却接二连三的出现问题,同样的学生,同样的班级管理,在中年级段温驯乖巧,而一到高年级却变得桀骜不驯,这是让很多班主任感到棘手的问题。分析起来原因颇多,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班主任的管理策略没有随着学生的身心变化进行实时调整,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一、生理上的变化
  五、六年级的学生是十至十二岁的。过去,12岁到18岁,被叫做青春发育期,认为是青少年发育的狂飙时期。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发育期有点提前。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高年级学生一个暑假过后,会长高了许多。男同学的嗓音粗了,女同学第二性征也日益明显。
  二、心理上的变化
  1、自我观念逐渐增强
  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对外界事物开始有自己的认识,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家长或者老师,开始尝试自己独立做出判断。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德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情感不再像低年级那样外露、浅显、不自觉,学会了包装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感情。
  2、思维方式发生转变
  到了小学高年级,由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越来越小,逻辑思维开始在思维中占优势,想象力也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比如搜集物品、制作玩具、学习某种特长等,但往往见异思迁,朝秦暮楚;他们常常把某些脱离实际的幻想当作将来的人生目标,盲目崇拜某些明星;他们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常常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甚至比大人们还高明,因此爱自作主张,顶撞老师和家长。
  3、竞争心日益增强
  高年级的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为了得到褒奖开始努力,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开始产生敬佩心理,有些同学因为成绩不优秀开始产生自卑情绪,还有些同学因为成绩不突出,开始注重外表打扮以引起同学的注意。因此这个阶段的班主任应当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对学习成绩有正确的认识,不要产生压力,孩子正确对待成绩和缺点、先进与落后,避免把羡慕变成嫉妒,还要注意不能因为一时的落后就灰心丧气;也不能因为一时的优秀就骄傲自满。
  4、玩“转”语言嘲弄人
  高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大部分同学能够完整地描述一件事情,还能加上自己的观点,同时嘲弄人的“本事”增长也很快。有时一句俏皮话开头,后面就会层出不穷。这是学会开玩笑以后形成的一种语言习惯,引导好了,会形成许多幽默体裁的“作品”。但是由玩笑引出对他人的嘲弄就不值得提倡。要提醒孩子:不能因为开玩笑而伤害他人的感情。例如身体有缺陷,体胖或着装等。
  三、班级管理的对策
  面对高年级学生发生的这些变化,显然班主任还是沿用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制度是行不通的,采取怎样的班级管理对策,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呢?
  1、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民主管理
  高年级学生心智日渐成熟,要求被尊重、重视的意识增强,我们不妨顺着学生的心理要求向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学习,班级事务和学生“商量、再商量。”学期初,和学生商量制定班级目标、班规班纪,探讨实施措施;制度实施中,和学生一起查漏补缺;学期结束,和学生一起总结得失。
  2、保证教师的以身作则,评价公平
  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向师性”发生变化,不再向中低段的学生那样,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学生已经学会了“听其言,观其行”评价教师。在高年级的学生的班级管理中,尤其要重视教师的身教作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比如在晨扫时,一些孩子开始学会偷懒,老师在一旁指手画脚,不如亲身力行,给孩子们做示范,才带动他们的劳动热情。另外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学生们开始关注教师是否公平公正,例如在一些市级三好生,市级文明生的推选中,应采用投票选举学生唱票的形式,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凝聚向心力,达到和谐班集体。,教师教育学生还要做到诚信,教师在学生中不可说大话,说漂亮话,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也不可随便许诺。而要言行一致,说话算数,以诚育诚。
  3、创设健康的竞争机制,积极向上
  高年级的学生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可以在班内建立一些“今日之星”、“智力直通车”“雏鹰争章”等活动,把孩子的精力和时间吸引到班级管理、自主学习、思想竞争中来,避免学生有时间精力和外界的不良习气接触。但是也要控制好班内的竞争氛围,不因小小的成功而骄傲自满,也不因一时的失败而灰头丧气,大家同进步同快乐,享受友谊、合作、进步和成功,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质。
  4、促进有效的师生交流,广开渠道
  高年级的学生情感开始变得含蓄,心理性格发生巨大变化,有些班主任采用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其实师生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孩子们呆在一起,通过聊天来了解其他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处理方法,也可以和孩子进行书信、小纸条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前提要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敬。
  总之,作为高年级的班主任尤其是那些由低段跟上来的班主任,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在班级管路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特点,采取不同班级管理策略,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做一名真正的托起明天太阳的人。